電影《聽見歌再唱》中的教練方雅各(馬志翔 飾)和音樂老師黃韻芬(陳嘉樺 Ella 飾),帶領一群國小的孩子,唱出屬於自己傳統布農族文化的美麗合唱。

文|蔡秀娟諮商心理師

在電影《聽見歌再唱》劇情裡,合唱團比賽失利後,男主角方雅各(馬志翔 飾)鼓起勇氣,去問大學時期敬畏的陳老師。

方雅各:「老師,我們輸在哪裡?」

陳老師:「那群孩子都是布農族的嗎?」

方雅各:「我們都是布農族的!」

陳老師:「那為什麼他們唱歌跟平地的小孩一樣?」

這句話讓人開始思考著,是阿,為什麼他們明明擁有歌唱的天賦,但卻選擇掩蓋它呢?

從電影中,可以發現,布農族學生努力地讓自己跟其他兒童樂團一樣,不管是在姿態或是聲音的表現亦是如此。但為什麼,我們會想掩蓋自己真實的樣貌,而選擇跟他人相同的樣子呢?

對自己的看法,是從每一次與他人的互動中形成

其實這可以從心理學中的自我概念來思考,一個人對自我的看法,有一部分源自社會文化,因為我們的文化其實內建許多的角色規範。

因此,我們會在成長過程中去觀察及模仿,並對我們所演的角色有進一步的認識,同時,透過他人及環境的正負向回饋,讓我們發現外在對角色期待為何?進而決定自己要投入多少比例來回應這個外在的期待。

這個過程就是自己概念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諮商心理學中心理劇談的角色目錄。

所以,也就是說,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其實是從每一次與他人的互動中形成,進而讓我們慢慢學會,什麼是被喜歡什麼是討厭,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在別人一次次的回應裡,學會欣賞以及不欣賞自己。

所以,你會發現,一個人對自我的懷疑其實並非偶然,它可能來自社會文化的評價,以及我們身處其中的自我內化,它不見得顯而易見,有時候是以一些隱微的方式發生在生活之中。

如:他人的一個神情、一個姿勢或非語言的訊息,這會讓人擔心著若自己真實的樣子被看見,我會不會被拒絕、不被喜歡,對於表現真正的自己有著好多擔憂。


圖片|《聽見歌再唱》劇照

當我們急著想成為別人,也就是否定了自己

這樣的心理學狀態,可以從電影《聽見歌再唱》中,久埔國小在看到其它學校表演後的這一幕來思考。

學生對著方雅各教練及黃韻芬老師(Ella 陳嘉樺 飾)說:「教練我們不要唱了」、「我們的聲音又跟他們不一樣」。這種內化於心中自我懷疑及挫敗感,其實也代表著每人心中都渴望自己能被他人及環境所接納及認可。

另外,布農族小學生努力想學會兒童合唱團的角色規範,是因為在他們的心中,「跟其它學校學生一樣」是很重要的,除了意味著「被看見」及「被肯定」外,也代表著自已值得鼓勵及掌聲;更重要的是,這會讓一個人感覺到,原來自己可以做到、原來自己值得這樣的掌聲。

不過,很多時候,即便我們再怎麼努力去達成其它人的期待,表現的再怎麼好,若過程中少了自己原本的特質,也就只是心理學中的「有條件的接納」。

有條件接納,意味著自己必須符合社會文化期待中的某種樣子,才值得擁有回應;然而,很弔詭的是,如果一個人所呈現的樣子並不是自己真實的樣貌,那麼即便獲得再多掌聲,心中都會有種不踏實的感覺,那個感覺裡頭潛藏著害怕及擔憂,擔心著自己若是哪一天不一樣了,會不會就失去了這些關注以及肯定了呢?


圖片|《聽見歌再唱》劇照

同場加映:「小時候,你想在睡前聽見的話」Ella 陳嘉樺〈晚安歌〉:晚安了,謝謝你今天也很努力

我們終究要從模仿別人中走出來,成為自己

這群久埔國小的布農族學生是不是真的只能模仿別人呢?

在電影的最後出現了一些轉變,女主角黃韻芬老師在一次的部落聚會中發現,其實布農族人人能唱,校長說:「掌聲可以擦亮這群孩子的自信,但發現我們給予孩子的肯定太少。」

方雅各與校長提到:「過去他們模仿著平地的小孩唱歌,模仿的再像也只是一樣而已,並不能凸顯出布農族孩子們的特色,這次,想讓孩子們用自己的樣子去展現,讓他們去享受掌聲。」

最後,孩子們開始從中長出自信、開始喜歡自己,從最後這幾幕,可以感覺得出來,孩子周遭的大人們逐漸有些轉變,他們開始重視這群孩子原本的樣子,希望他們能夠展現出自己。


圖片|《聽見歌再唱》劇照

如何創造讓更多不同的聲音被聽見的機會?

如何讓身處在主流文化中的我們,允許不一樣的差異存在,進而給出一種不一樣也可以的氛圍,讓很多因不同而選擇模仿、放棄的人願意為自己踏出一步呢?我想這關鍵在於「理解與支持」。

就像是電影中,黃韻芬看見布農族孩子的生活型態以及唱歌天賦;方雅各發現孩子們需要舞台展現自己;陳老師提醒孩子要忠於自己的聲音特質;校長看見孩子們的自信可以透過掌聲擦亮。

他們四人對學生及其布農族身份有一定的理解,而這份理解往往可以鬆動原本的一些認知,因此帶來更彈性的視野及態度,進而營造出一個友善的氛圍,使周遭的人感受到並能慢慢的展現他們真實的樣子。

你會喜歡:專訪唐鳳:缺口就是光的入口,你的不一樣很有貢獻

我們常說不一樣也沒關係,你就做自己。但這件事其實跟一個人內在的心理強度有關,也就是說,我們要一個人做自己,那我們就必須創造出一個友善包容的環境,讓他們在其中扮演著自己。在他們因現實感到沮喪時,我們能溫柔且耐心的告訴他們,凡事不是只有好與不好的解釋,也許是適不適合的問題。

鼓勵他們再去找尋一個適合自己的舞台,而不是要他們做自己但卻無法在生活中給予他支持,因為這樣會讓一個人在現實中感覺到挫敗與膽怯,人際與環境的支持其實就是讓人養成自信的關鍵!

電影的最後,在上舞台前,黃韻芬與方雅各提議,希望在這一次舞台,孩子們可以唱出自己的聲音、展現自己樣子。

他們放下了主流文化中的合唱團及指揮的角色規範,學生們在老師的允許下,唱出屬於自己的聲音,快樂的唱著,秉持著布農族的精神,仔細聆聽別人的歌聲再唱出相對應的聲音,我想這是一種專注在當下,真心想把自己所擁有一切分享給台下觀眾的心意,這對我而言,就是無與倫比的美與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