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鬱症的女孩來做心理諮商,原本以為是工作不順而導致情緒低落,然而真正的原因出在她的家庭⋯⋯

她 23 歲時我第一次見到她。她大學畢業工作半年後,因為工作不順,開始失眠、吃不下飯,於是來看精神科,醫生診斷是重鬱症。

她跟我說︰「我覺得我這輩子是為了心疼我媽來的⋯⋯」

剛開始我不懂這句話,後來我懂了!

她的媽媽是傳統婦女,強勢、能幹、刻骨耐勞且任勞任怨,家中所有家事如煮三餐、掃地拖地、洗衣曬衣全都一手包辦,還照顧生病臥床的公公十年。她的外公外婆過世後,媽媽接著把智能不足的舅舅接回家裡照顧。

媽媽心裡的苦,總往她身上傾倒,像是婆媳衝突、家中經濟壓力⋯⋯等。因為知道媽媽很辛苦,她從小就是個乖巧、不用人操心的好孩子。

她心疼媽媽的辛苦卻又無法說出口,因為媽媽總是說︰「不用你擔心,我自己來就好,你去忙你的!」她想要幫忙分擔家事,媽媽卻嫌她礙手礙腳,自己做還比較快。

爸爸呢?她苦笑著說︰「爸爸和媽媽應該是兩個極端的互補。」

爸爸很古意、憨厚老實,總是被人欺負,像是工作上被同事推工作、搶功勞、被主管責備、被詐騙集團騙了二十萬,還有朋友借錢不還,還有一次⋯⋯。

媽媽時常和她抱怨爸爸動作慢、笨手笨腳,幫不了家裡什麼忙,還惹了一堆麻煩回來,爸爸常常說︰「對不起,都是我的錯。」媽媽說︰「你只會說對不起,還會做什麼?」她心疼爸爸被欺負,卻也打從心底瞧不起爸爸。

哥哥和她完全不同,彷彿活在另一個世界。媽媽幫哥哥把能做的事情都「款便便」,哥哥下班後吃飽飯就回房間看電視、打電動,不用分擔任何家務。她覺得媽媽根本就把哥哥給寵壞了!

有一次她看不下去,忍不住跟媽媽說︰「你也讓哥哥做點家事吧!你那麼辛苦,他每天回到家就是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媽媽卻勃然大怒︰「你哥上班回家很累,就讓他多休息。你幹嘛老是針對你哥哥!」

她氣媽媽為什麼讓自己這麼辛苦;心疼爸爸被欺負,又氣爸爸怎麼這麼笨,自責自己怎麼可以瞧不起爸爸;氣哥哥很自私、不會幫忙;再加上剛開始工作的不順,導致憂鬱症發作。


圖片|Photo by Ushico on PIXTA

小時候的她好想要趕快長大,她想要多幫忙分擔一點媽媽的辛勞;她長大後才發現,她沒有辦法改變她的家庭⋯⋯

當你討厭回家、過年過節想到要回家就壓力大、一回家就心情不好,你可以如何療癒原生家庭帶給你的傷?

1. 接納自己所有的情緒

她有好多好多複雜的情緒悶在心裡,她氣家中所有人,那個生氣的背後是心疼,卻又無法說出口。

她說,她看爸爸笨手笨腳的樣子,忍不住在心裡翻白眼,對爸爸態度冷淡。但她又會氣自己怎麼可以這樣,畢竟他是辛苦養大自己的爸爸啊!這兩種情緒多麼矛盾,她常常糾結在其中⋯⋯

我告訴她,想翻白眼就翻白眼吧!想生氣就生氣,想自責就自責吧!

當你好好地接納所有的情緒,才不會繼續糾結,才能真正鬆一口氣;唯有好好宣洩情緒,好好的翻白眼、好好的生氣、好好的自責之後,情緒才能真正的過去。唯有情緒過去了,理性才能長出來。

同場加映:「早知道就該那樣⋯⋯」5 個放過自己的冥想練習:關注自己、接納情緒

2. 練習「放過自己」

她因為重鬱症請假在家休養,結果她卻發現自己待在家感到更痛苦。因為她好希望媽媽可以多休息,但媽媽卻停不下來,堅持什麼事情都要親力親為。她希望哥哥可以多幫忙分擔,但哥哥卻一副不想幫忙的樣子,而且只要哥哥一動,媽媽就會說︰「你上班累,我來就好,去休息吧!」

有一次她跟我說︰「好像大家都不認為家裡要有什麼改變,只有我在那裡糾結⋯⋯」

是啊!這個家已經這樣運作了 23 年,沒有那麼輕易能被改變。那我們是不是能先尊重家庭已經運作多年的互動模式,也先放過自己呢?

3. 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他人,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去年我開始學習家族治療,我很喜歡家族治療說的「系統中只要一個人動,系統就會改變了!」就像俗話說的「牽一髮而動全身」,系統中有一個人動了,就會牽動另一個人。

當她能心情好一些,給爸爸多一個笑臉或是給爸爸一點肯定,讓爸爸看見自己不是做任何事情都笨手笨腳,也有能幫上家裡的地方,或許就能緩解一下爸媽之間緊繃的氣氛,爸媽關係可能變得好一些。當她不會看哥哥那麼不順眼,或許就能比較好聲好氣的和哥哥說話,哥哥也能更聽進去一些,就能主動幫家裡一些。

當她有了一點點的改變,這個互動系統自然就改變了!而且,就像連鎖效應般,一個小改變會帶來另一個小改變。

推薦閱讀:薩提爾治療|面對親密關係,不再複製原生家庭的模式

4. 看見「個人行為背後的脈絡」

人不是無緣無故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會長成這個樣子是「先天氣質」和「後天環境」交互作用形成的。

她的媽媽是長女,外婆常常叫媽媽做東做西,還要照顧智能不足的舅舅。於是媽媽小時候就要承擔家中很多事情,做事能力被訓練得很強,媽媽曾和她說,她很討厭外婆叫自己跑東跑西、收拾一堆爛攤子,於是她暗自決定絕對不要當一個麻煩孩子的媽媽,因此,她才會變成今天這麼能幹、凡事親力親為的媽媽。

而爸爸是老么,小時候阿公外遇,阿公阿嬤離婚,阿嬤常常和爸爸訴說自己的不甘心和憤恨,爸爸變成了阿嬤需要的聽話的乖兒子。

阿嬤個性強勢且能幹,爸爸娶的太太也是能幹而強勢,所以他不需要很會做事,但卻是個很隨和、願意配合他人的人。爸爸在工作上和家庭中做事不夠俐落能幹,但卻是個很好的配合者、按部就班的乖乖牌。

以上我們可以看到,我們今天會長成這個樣子背後都有原因的,原生家庭影響我們好大,如果我們能看見這個脈絡,是不是就能對他人的行為有多一份理解呢?當我們能多一份理解,就能有多一份包容。也因為看懂了,心結能鬆開一些。

最後一次晤談是媽媽和她一起來的,我跟媽媽說︰「媽媽你只要把自己照顧好,你的女兒自然會好起來的,你有個貼心的女兒,你女兒是為你而活的!如果你沒有好好休息,一直都那麼辛苦,她會因為擔心你的身體而睡不好⋯⋯」

那一刻,我看見媽媽眼眶泛紅。

我相信幾乎所有家庭給孩子的愛都遠遠大於傷,願愛能將傷痕緊緊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