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在「權威導向」下生活的我們,習慣從父母老師那邊得到一個正確答案;然而若想發現自己的人生意義,得從「自主導向」做起⋯⋯

「把握時間,掌握方向」,是榮獲第 56 屆金馬獎最佳影片《陽光普照》貫串整場的兩句話,旨在勉人向著有前途的方向,不浪費時間地前進著。然而,在劇情的發展下,這段標語卻顯得諷刺唏噓。

在疫情依然膠著的這個階段,也適逢畢業季與大學入學分發的階段,不論是莘莘學子或職涯鬥士們,都在這個時間點面臨了人生的分岔路口。

「我該選擇 A 或 B 哪個工作呢?哪個工作比較有前途呢?哪個工作比較符合我的身價呢?哪一個又是爸媽喜歡的呢?」

「我該選擇讀研究所還是進入職場呢?研究所可以帶給我什麼好處?進職場我有什麼優勢?」

「我該選擇 A 或 B 哪個學系呢?哪個學系比較有未來性呢?哪個學系比較好找到體面且薪水高的工作呢?」

這些選擇難題彷彿每年都在差不多的季節都會置換一批人們,甚至夾帶著同一群人,再次浮現。

人們彷彿都秉持著「把握時間,掌握方向」的精神,希望以最短的時間,踏上人生最正確的方向。然而,經歷了季節遞嬗,類似的選擇題依然重新輪迴著。

「把握時間,掌握方向」怎麼沒有發揮它期望中的效果呢?


圖片|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我們渴望尋找生命中最正確、完美的終極目標,但它可能從來不存在

人們盡其所能地在眼前的兩三個選項中,設法挑選到一個完美無誤的選擇。日日夜夜就為了取得一個想像中的「最優解」,而那個「最優解」可能帶給人們永遠不失敗的錯覺。

然而,這樣永遠不失敗的選擇,從觀察世界運作的原理之一:「永遠不變的就是持續的變動」,永遠一直處於成功或心想事情的狀態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可以得知,這樣完美的答案可以說僅存在於每個人的幻想中罷了。

但也就是因為緊抓這樣的幻想不放,人們遲遲不願做出一個足夠有勇氣的選擇。

耶魯大學教育評論家威廉・德舍維茲在其著作《優秀的綿羊》中提到:「大人總是叫他們(這些優秀的學生)相信自己有無限的可塑性,偏偏人生的選項都是某種程度的『有限』。我之前的學生寄了一篇他寫的文章〈潛力的悖論〉給我,文章說耶魯的學生就像幹細胞,可以長成這個世界上的任何東西,對於只能變成單一物品感到抗拒,便盡可能地想要停留在幹細胞狀態。」

人們停留在幹細胞的用意,就是希望在找到一個終極目標前,可以永遠不要被單一名稱定義,最好在「掌握確切方向」前都維持百變的幹細胞,深怕投入過多,就錯失了那條正確方向。

於是,漸漸地看起來百變,但卻失去自我的特質,充其量僅只是人生舞台上很會扮演他人的演員,缺乏生命力,遑論想活出自己的生命呢?

推薦閱讀:「我付出那麼多,為何你離我更遠?」你可能是關係裡的表演者

這些選擇背後有什麼?

我們也可以觀察到這些問題的共同特性:「似乎都缺乏對自己本質的認識」、「彷彿與熱情無關而與恐懼有關」。

在選項間,很少看到對個人本質具備足夠的認識,更多的是對社會流行的衡量以及渴望權威給予明確指示的盼望。

社會、教育體制起到了巨大的影響作用。不管東方或是西方的學校、家庭教育中,都在鼓勵孩子依賴父母和權威人士,沒有一套整合的方式來幫助孩子超越權威的指導。孩子渴望從父母和老師身上得到答案,這樣的教育風格我們稱為權威導向教育。

權威導向在與人有關的組織中是非常常見的。這種教育觀點首要的是道德規範的教育,要孩子學會非對即錯。權威存在個體之外,有一個更強而有力的角色告訴人們什麼是最好、最完美的。不論東方或西方,這樣的概念無所不在。

與權威導向相對的是自主導向,鼓勵個人的成長、自我認識。一個人會比較沒有安全感,因為欠缺一個明確的權威來指導自己,且需要深入認識未知的自我,但有比較多的自由與生命力。

在這個導向中,沒有不可調整的制式教條,沒有不可被創造的選項。個人內在是最終的權威,但需要清晰地去認識自己的本質,每個決定和行動都需要為自己負責,充滿不確定性,但是擁有充沛的內在力量。

自主導向,最終會讓我們逐漸認識自己、發現自己人生的意義,更願意為自己的人生負起全然責任。而不是茫然的聽從他人的指導。

而另一個在選項中觀察到的,就是選項似乎缺乏活力,而僅僅被恐懼驅動著。這些選項緊扣著「安全感」議題,渴望著賭博式的選擇後,就可以得到永恆不變的成功。

同場加映:「好好抓住,才能好好放手」你之所以沒有安全感,可能和童年經驗有關

在這之中,可以看到渴望安全感是為了消除「存在的焦慮」。人們迫切想要偽裝自己而不去活出真我的現象,最終得到安全感與歸屬感的假象。小說家柯林・威爾森在其著作中對這個現象刻畫得很深刻:

「大多數人的問題在於執迷不悟地渴求保障。他們想要家的保障、性的保障、經濟的保障,所以他們耗費一生追求這些保障,直到有一天他們發現死亡否決了一切保障,而他們大可從一開始就省去這些麻煩,甚至連出生都大可免了。」

你,願意放下向外請求、抓取不實的保障,開始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成為一個自主導向的人嗎?

我們真的有活出自己來嗎?

在這些選項後面,其實都是希望能活出自己來,縱使往往事與願違。在每個試圖掌握方向的雙手背後,也都是一個個渴望活出自己生命的個體。

然而,奮力把握時間背後,我們真的活出自己來了嗎?還是愈發像台機械,持續運轉,但卻不知為何而運轉呢?

我們的願望是如此地缺乏本質的思索,承認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現代人們好像有太多的願望,唯一的問題似乎就是,雖然知道自己所想的是什麼,但就是無法實現。

美籍德裔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姆在其著作《逃避自由》中振聾發聵地提到:

「我們的全部精力都花在得到我們想得到的目的上,但多數人從未對這個活動的前提發生過疑問,即,他們知道他們真正的願望。他們沒停下來想一想,他們正在孜孜以求的目標是否是自己所想的。

上學時想有個好成績,成年時則想越來越成功,想賺大錢,聲名顯赫,有輛高級車,還能周遊各地等等。然而,一旦他們在這些狂熱的活動中突然停下來想一想,問題就來了。

如果我真得到這份新工作,如果我真的有輛高級車,如果我真能外出旅遊,那又能怎樣?這些都有什麼用?我真的想得到這些東西嗎?我追求的目標是什麼?原以為會給我帶來幸福,可一旦實現卻又會令我大失所望?

這些問題一旦出現,是十分可怕的,因為它對人整個活動的基礎,對瞭解自己的願望提出了質疑。

因此,人一旦有了這些煩人的念頭,多會盡快打消它們。他們覺得之所以受這些問題的困擾,是因為它們太煩人太令人喪氣了,於是他們繼續追求自認為是自己的目標。」

我們所提出的人生選項,真的有可以活出自己生命的選項嗎?

你會喜歡:人生消極好:為什麼你該把「休息」這個選項放在行事曆裡?

做選擇前,先認識自己、看破自己的安全感

我們在做出選擇前,甚至是提出選項前,我們需要看破我們塑造出來的幻覺,讓那些別人期望我們的東西不再當成自己想要的東西。

認識自己,這是人生最大的難題之一,弄清楚自己真正熱愛什麼很不容易。我們往往逃避面對這個問題,把社會潮流當作自己的目標,把社會認可當作安全感的保證。

「把握時間,掌握方向」,看似是非常積極的行動,是行為自由的證據,實際上是如同演員角色扮演或是木偶般地無意識的舉動,都不是真心內在自發的。

「活出自己生命來」不是當劇情確定下來、找到看似長遠的安全感後,努力扮演分配給自己的角色,甚至演得有聲有色,不乏有創新之處。這個不叫做活出自己,這個叫做稱職地扮演好其他人分配給自己的角色。

渴望活出自己,避免問怎麼辦,並向精神世界探索

礙於篇幅,很難闡述如何去認識自己,而後活出自己。而且一千個人,將擁有一千個獨特的自我,活出自己的方式也各有特色。

且當我們問起:「告訴我怎麼辦」時,我們又落回權威導向的教育的狀態,渴望外在權威告訴自己該怎麼辦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

請停止問起「怎麼辦」,同時,向內精神世界探詢吧!

在這個物質世界中,我們汲汲營營地向四面八方索求,但始終忘了停下腳步,抬起頭以及低下頭,按下暫停鍵,看看天空,也看向自己的內在。人生意義源自於內在,探索也始於內在。

暫時放下外在的那些紛擾,提起關於內在探索的書籍,心理學、哲學等書籍,那些曾經我們十分排斥的書籍,是我們認識自己,活出自己的一個可能,願這個「可能」成為豐富我們精神世界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