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的多元文化學系的觀察家發現,國民其實非常排斥非本國人種,甚至對其他的「多元文化」戴上蔑視的眼鏡。

沒有多元文化主義的多元文化

「問了很多地方,但全都被拒絕了。」

「托兒所方面說有韓國父母表示不喜歡所裡有外國小孩,所以被拒絕了。」

這項結果出自由京畿道外國人人權支援中心進行的「2017 京畿道外國兒童基本權利實況監察」,是托兒所或幼稚園拒絕外國兒童報名的案例。以「這裡沒有非洲小孩」、「擔心膚色不同會有點難適應」、「可能負擔不起托育費用」等理由,送回了外國兒童。

由於韓國父母表示不喜歡與可能受到其他兒童的歧視,索性將外國兒童拒之於門外。即便用了擔憂與各種考量包裝,結果依然是「拒絕」。

這並不一定是國籍的問題。如同前文介紹過的案例,已歸化為韓國人的 P 小姐在桑拿遭到拒絕的情況,只要外貌長得像外國人就會被拒絕。

因此,就算在韓國出生或拿著韓國國籍在韓國生活一輩子,終究只能被當成外國人;或者,即使外貌完全分辨不出來,但父母之一是新住民的話,同樣也會被當成外國人。無論國籍是否真的不同,或僅是看起來像外國人,核心仍在於究竟是被納入或被排斥由韓國人定義的「韓國人」之列。

其實,誰是「韓國人」的界線很模糊。相對於移民至他國並取得該國國籍後,依然可以被接受為「韓國人」的人,如同前文所述,也存在於韓國出生並拿著韓國國籍過生活,卻終生無法被當成「韓國人」對待的人。

重要的是,誰握有劃分這條界線的權力。在這塊土地上,有人裝模作樣地扮演著主人的角色,然後行使著將他人塑造成客人並拒絕在外的權力。

當「韓國人」討厭「外國人」時,看似微小的情緒卻體現在桑拿或餐廳、托兒所或幼稚園的拒絕行為。倘若情緒持續存在,隨之呈現的行為顯然也不會就此停止。

在學校、職場、大眾運輸工具、文化空間等,都將可能發生類似的事;據說,某些地方甚至已經開始進行種族隔離。韓國父母避免讓子女進入新住民二代,也就是所謂「多元文化兒童」較多的學校,令人憂慮隔離的「自然」成形。

除此之外,透過「 多元文化兒童」 一詞,也可見到韓國社會扭曲的景象。

「 多元文化」 原本是源於對多樣文化的相互尊重,以及強調共存思想的「 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多元文化主義是以尊重彼此原有樣貌的平等關係為前提。與將特定文化置於優勢,或單方面劃清界線排斥的行為完全不吻合。然而,「多元文化」在韓國社會卻成為指稱特定人的詞彙,變成了區分不是「真正」韓國人的用語。

韓國人以自認不屬於多元文化為前提的奇妙思維,就像是反映了以韓國人為中心進行思考的矛盾的認知型態。

儘管如此,使用著「多元文化」一詞的人們,依然錯覺自己正在同等尊重著多元文化。在認真思考多元文化主義前,這個詞彙卻早已被汙染,也再難得知原意為何。身為「多元文化學系」的一分子,我感到有些遺憾。

有一個教訓是顯而易見的。哪怕是世上最美的語言,有時也可能因為使用的人而轉變成傷人的殘忍意義。對某些人而言,「多元文化」不僅是烙印,也成為了歧視與排斥的用語。

如同一名國中生所言:「放學後,老師說了句『多文化留下!』我明明有名有姓,老師卻叫我『多文化』。老師的話讓我覺得自己好像犯了什麼錯似地,感覺相當受傷。」


圖片|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讓我們重新咀嚼一次本節一開始引用的亞瑟.高柏(Arthur Goldberg)大法官的話:

「歧視不是單純的紙鈔或銅板,漢堡或電影的問題,而是當以種族或膚色為由,而向某人表示無法將其接受為共同成員時,當事人自然感覺到蔑視、挫折、羞恥的問題」。也就是關於人類尊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