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在意他人的目光,但事實上,並沒有那麼多的目光聚焦在我們身上——這都是「假想觀眾」在作用。

高中有一段時間,每每我走在路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在餐廳等外帶便當等,總會感覺周遭人的目光在注視著我。我會隨時注意自己的穿著與儀態,甚至常常在想,自己身上的缺點是不是很明顯,例如不夠纖細好看的小腿、昨晚剛冒出來一顆在鼻子上的痘痘。

後來才知道,這是一種「假想觀眾」的心理現象。

心理學研究中,這樣的現象常發生在較為自我中心的青少年。他們有時會感覺自己站在舞台上,周圍認識或不認識的人都是舞台下的觀眾。這些假想的觀眾(imaginary audience)隨時隨地都在審查自己、批評自己,因此非常注意服裝儀容。他們非常重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所以花很多時間和心力來應付這些假想的觀眾。

其實「自我中心」是人類成長的必經過程,貫穿於整個生命周期:嬰兒期、幼兒期、青春期和成人期,慢慢發展自己的心智理論和形成自我認同。到了成人期之後,便比較少這樣的現象。

所以很多人到了青少年時期,開始會注意自己的外表與穿著、希望表現得很酷、很潮流,想要建立在他人眼中的美好形象,獲得肯定。


圖片|Photo by Kazuo ota on Unsplash

以我自己的經驗,我發現除了這是青少年的成長過程,還有以下幾個原因,讓我更容易擁有「假想觀眾」:

一、我因為某些事情或機會而被關注

高中的時候,我是學校升旗的司儀與許多大小活動的主持人,很多機會站在台上被看見,再加上是升學班,總會蒙上幾分好成績的神祕光環。讓我開始成為會被記住或提起的名字,也讓我開始更加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

二、我是一個相對感受與聯想力較高的人

我天生就比較容易察覺到他人的情緒,以及對於事物有很快的聯想能力。這讓我更容易感受到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言論背後的情緒,接著開始聯想對方是什麼意思,有可能越聯越陷入自己的負面思維中。

三、我的自信大多仰賴外在的評價

那時候的我,自信是外來的、是不穩定的。我渴望獲得他人的肯定、在乎他人的評價,所以我很努力想要做到完美、想考一百分、表現傑出。當被指責、質疑或批評的時候,我的自尊心就會重重受到打擊,覺得自己怎麼那麼糟糕。

關於我如何面對負面思維以及評價,如果你有興趣,可以閱讀這兩篇我之前寫過的文章:《負面思維與自我對話的力量》、《誰最有資格評斷自己?

今天我想分享另外兩個,關於「假想觀眾」的學習:

一、你以為大家都在看你,其實大家都在滑手機、放空、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回想看看,上次你在等捷運、等便當、等紅燈、坐捷運、坐電梯,甚至做運動的時候,是不是就是在滑手機呢?不是滑手機,也可能在放空、想著心裡面的煩惱、思念另一個人、等下晚餐要吃什麼,或其實,你也以為大家都在看你,正專心地讓自己表現得體。

我後來發現,現代人搭捷運不滑手機,而且是完完全全活在當下,甚至津津有味地在觀察四周的人,實在是太稀有了。我們害怕無聊與等待,需要手機來提供刺激,或做些事情,讓我們覺得不是在「浪費時間」。

我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就算有東西在眼前,我們也沒有真的看見。不信,問問你還記得自己吃晚餐的時候,隔壁桌坐誰?或今天搭車回家的路上,隔壁站或坐了誰、他穿什麼?

二、你眼中的自己與他人眼中的你,可能差了兩萬里

比較在意他人眼光、沒有自信、完美主義的人,總是看到自己的缺點、眼裡只有缺點,甚至是無限放大自己的缺點。所以你也會認為,他人隨時都可能發現或注意著你的缺點,或對這些缺點做出負面的評價。

但有許多實驗證實,你其實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糟。想想那些總是說自己胖的瘦子、說自己不夠好看的帥男俊女。他們永遠都覺得自己不夠瘦、不夠美,但其實在他人眼中,他們已經非常出眾了。

他人往往可以看見那個更客觀、甚至更美好的你。如果他只看到你的缺點、甚至放大你的缺點,那我想這個人也是對自己極度沒有自信與缺乏安全感的。所以如果你也或多或少會出現「假想觀眾」,那麼想想以上兩點吧:

他人其實根本沒空注意你,以及就算注意到了,他人根本看不到那個你自己認為糟糕、不完美的你。

延伸閱讀:如何認識自己?畫出自我認知的四個象限

當然,最根本的還是要從讓自己心理更強壯做起,慢慢練習建立起正確的自我認知、自我評價的方式,而非全然仰賴你的表現、你的成績、以及他人對你的評價。當能更完整認識自己、接受自己,以及喜歡上自己,便不需要假想觀眾,也不再在乎假想觀眾對自己的評價了。

有一種人非常吸引我,就是儘管客觀上,他的身材、外貌或成就不是社會所認定的好,但從他的舉手投足之間,你可以感受到他「因為身為自己」而散發出的那種自在與自信。

他站在舞台上,台下沒有觀眾。
他沉浸在自己的舞步、旋轉、姿態裡。
不造做、不虛假、不彆扭,很真實、很有生命力。

同場加映:電影裡的九個愛自己練習:學習做最誠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