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受夠了雙方疑神疑鬼了嗎?幾個增加彼此信任度的練習,今天邀請你的伴侶一起做做看吧!

我一直認為,信任是唯一比愛更美好的情感。很多時候,我們愛一個人,卻沒有辦法一直信任他。

我們在此世間的存在需要與他人產生連結,而無論和誰,我們都無法清晰地看見對方全部的思想,關係也總會面對一些黑暗的角落。是信任,給我們信心,讓關係能夠突破猜疑、走過陰影。

一旦信任關係真正形成,你會感受到可以用來對抗存在式孤獨的陪伴感和安全感。從此你是被愛的,是不會被遺棄的。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信任。

英文中的信任「trust」一詞,起源於古歐洲的詞根「drout」,意思是「堅實的」、「持久的」,在古英語中,這個詞還表示「信心」和「依賴」。到了 14 世紀,「trust」這個詞第一次出現,意思是「本質的確定性和深深根植的希望感」(Pogosyan, 2017)。 

這不就是信任這種情感的本質嗎?信任就是在不確定的世界裡,我們能夠緊握住的本質的確定性,從擁有信任開始,我們也就獲得了深深根植的希望感。

信任這種感情的特殊之處在於:只有在脆弱和不確定的風險出現時,信任才會發生——當一切都是確定的時候,或者當一切都在我們掌握之中的時候,我們是不會對他人產生強烈的信任感的。因為此時我們可以獨立存在,並不需要依靠他人。

而只有在那些我們需要他人的時候、當對方有可能違背我們意願的時候,我們看到對方做出了維護我們的選擇,此時信任才會發生。

再次強調,信任的發生需要通過考試。只有讓你們的關係,經歷一些考核信任的情境,信任才會生成。
 
我們對一個人是否值得信任,下意識會有 4 個方面的評估(McKnight, & Chervany, 1996):

  • 能力(Competence):對方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做我們需要他去做到的事
  • 善良(Benevolence):對方是不是一個好人、與人為善的人,他們不是偶然、看機緣地對他人好,而是一貫願意考慮他人的感受和利益
  • 正直誠實(Integrity):對方是不是說真話、是不是言而有信、是不是正直
  • 可預測性/前後一致性(Predic他bility):對方的言行是否具有前後一致性,你是否能夠預測對方對不同情境的反應

換言之,如果我們希望提升他人對自己的信任,我們也需要在這四個維度上都做出努力。

心理學研究發現,如果我們對一個人存在負面的情緒,我們就無法對他產生信任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信任是感性的。我們會更容易相信那些給自己帶來了積極情緒的人。

此外,在親密關係中,較弱的一方會不相信較強的一方。權力感的失衡可能來源於雙方客觀的差距,比如收入差距、家庭背景懸殊等等;也有可能是源於主觀的感受,比如「我覺得我配不上你」或「我覺得我愛得太多,在你面前感覺卑微」。

延伸閱讀:我不配!自卑心理學:當自卑開始影響生活,可以如何改變?

當人們覺得自己在伴侶面前更低微、更脆弱時,人會本能地對一切不放心。他們會覺得比起強大的伴侶,他們在這段關係中更容易受傷 (Kirshenbaum, 2012)。

女人更願意做出不辜負他人信任的選擇。這是經典心理學實驗 Trust Game 中發現的結論之一。

在心理學中,人們經常用一個簡單的信任遊戲測量人與人之間的信任。Trust Game 一般由 Berg, Dickhaut 和 Mc Cabe 在 1995 年設計的最初版本,經過各種演變而成,旨在測量人群相互信賴的意願(Johnson, & Mislin, 2011)。

最初版本中,在實驗中,被試者隨機成為支付者(sender)和收取者(receiver)。

第一步:支付者得到實驗室給予的 10 美金,此時他可以選擇不贈與、或贈與任意數目的金額給收取者

第二步:雙方都被告知,實驗室將給予收取者 3 倍數目的美金

第三步:收取者可以根據自己手中的金額總數,選擇贈與、或不贈與任意數目的金額回饋給支付者;最後,實驗結束,實驗人員清點支付者及收取者手中擁有的美金。

也就是說,如果信任發生,支付者會給出更高數目的錢,因為他相信收取者在收到實驗室給出的3倍的錢後,會給出更高的回饋給支付者。

通過這個實驗,心理學家們得到了一系列關於信任的有意思的結論(Pogosyan, 2017):

有一種叫做後葉催產素的荷爾蒙,能夠提升信任。當我們處在負面情緒中的時候,我們更少相信他人。我們會根據人們的吸引力來判斷他們是否值得信任,比如他們和我們有多相像,他們的一些臉部特徵等。

女性作為收到錢的一方,比男性更有可能作出互惠的、把錢還給對方的決定。

遺傳和基因對於人們信任他人,以及如何回應他人的信任都有影響。

我們無法通過偽裝成「更好」的樣子,來獲取他人的信任。

當我們偽裝地比自己「更好」的時候,我們總會在一些時候回歸到自己本來的樣子,此時,前後一致性被打破,對方也會開始懷疑我們的正直誠實。

所以,如果你的目標是和一個人建立持久穩定的信任關係,真實地表現出自己,是一條必經之路。

但有些人確實不值得信任。如果一個人有下面描述的情況,我們在給予他信任時要小心:

  • 出爾反爾、變更諾言。
  • 言行不一。他對自己的描述與他實際情況不符。比如,他經常對別人說自己是個寬容的人,但你觀察到他其實斤斤計較、非常記仇。
  • 同理能力差。很難體諒、理解他人的情感,總是漠視他人的情緒,比如當你難過的時候,他會說「我真不明白你有什麼好難過的」。
  • 惡意對待他人。比如無緣無故地說一個人的壞話。當你不在場時,也許他也同樣會惡意地評價你。
  • 無緣無故不信任你,認為你欺騙他。如果一個人總是懷疑你欺騙他,而你並沒有。那麼他很有可能是將自己不誠實的特質投射到你身上。人們傾向於用自己的情況來揣測他人,如果對方總覺得你欺騙他,很有可能對方經常欺騙他人。

推薦閱讀:「越來越難輕易相信別人」六個跡象,判斷他可能不值得信任

還有一些人無法信任他人,根源是無法信任自己。他們不信任自己的價值,不相信自己足夠好,所以總覺得人們都不喜歡自己、可能會傷害自己。即使對方給予善意,不信任自己價值的人也會懷疑地審視這份善意:「你為什麼對我好?你一定另有所圖。」


圖片|來源

信任是一種可能失去也可以重建的東西。重建的方式,是重新讓對方接受關於信任的考試。

比如說,有一方出軌了,此時出軌者假使希望重建對方對自己的信任,需要作出努力、配合對方的考核——例如一定程度讓渡自己的邊界,讓對方檢查自己的社交媒體帳號,等等。

信任被摧毀之後必須經歷重建的過程,僅僅是道歉然後就開始指責對方為何無法立刻重新信任自己、不配合考核就想通過考試——這種行為就是耍流氓。

Rempel 等人認為,親密關係中的信任指的是三種感受,第一種是相信對方的行為是可預測的,第二種是相信對方有能力、也有意願被我們依賴。而第三種,則是信念。

信念意味著,即使在沒有充分的事實作為根據的情況下,我們仍然相信對方會繼續愛我們、關心我們。

研究者提出,我們在親密關係中體會到的信念感,與人們在宗教中對神的信念感,是類似的。當信念發生時,我們對伴侶的信任不再需要任何理由。

在一段理想的親密關係中,會同時具備可預測、可依賴與信念三種信任的要素。然而在現實裡,很多人缺乏了對伴侶的信念(Rempel et al., 1985)。

而 Holmes 和 Rempel(1985)指出,要產生信念,必須要滿足一個條件:我們主觀上能夠認為,伴侶之所以對我們好,是因為他們真誠地愛著我們,而不是因為伴侶這麼做有利於他們自己。

由於信念是對伴侶情感的信任,心理學家認為擁有信念會給人們提供情緒上的安全感(emotional safety)。當信念真正發生的時候,你就能開始體會到親密關係中最美好的那部分感受(在這裡我不希望你們混淆這種信念與盲目相信,絕大多數時候我們面對的,都是可以被情境檢驗的東西。你是否只是自欺欺人,不願意真的讓你們的關係經歷考察,因為你害怕結果是不好的)。
 
提升親密關係中的信任,你可以嘗試以下這些措施:

同場加映:關係心理學:總是孤單,你有「感覺被愛」的能力嗎?

  • 和伴侶討論如何提升他的信任感,比如詢問對方:「我做什麼可以讓你更相信我?」
  • 不承諾做不到的事。不要為了討好伴侶而答應自己做不到的事、讓對方產生虛假期望;不然一旦你在將來達不到伴侶提出的這個要求,伴侶會因此感到你不可靠,反而降低了對你的信任。
  • 一貫在小事上保持誠實。伴侶只在大事上保持誠實是不夠的。如果伴侶在關係中時不時撒個小謊,次數多了後,我們也會認為伴侶是個不可靠、不誠實的人(Rempel et al., 1985)。
  • 如果你撒了謊並被伴侶被戳穿,承認你撒了謊,不要過多抵賴。我們都有可能在生活中撒謊。在承認撒謊後,你需要真誠地道歉,並需要解釋自己說謊時的動機與考量,讓伴侶明白你是個總體可靠的人、不會無緣無故地撒謊。
  • 在伴侶對你進行自我暴露時,傾聽並作出回應。這樣,伴侶會漸漸相信「如果我對你展現真實的一面,你也會對我作出尊重、善意的回應」,於是更敢於對你坦誠。
  • 為伴侶保守秘密。伴侶在私下裡告訴你的、關於他個人的事,你要為伴侶保密,不要隨意地告訴他人,就算那個人是你們的共同好友也不行。在公開場合中,除非你的伴侶主動向別人提起關於他自己的事,不然你不要提起伴侶的私事。否則伴侶不敢相信你會為他保守秘密,於是只好選擇對你隱瞞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