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是連續,而是一瞬間一瞬間的感受。因此即使互相相愛,我們還是要記得不時給予伴侶愛的刺激。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 Barbara Fredrickson,在十幾年的時間裡持續研究「愛」這種感情和身體關係之間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她偶然發現在我們感受到「愛」這種情感的時候,我們會有一些神經和荷爾蒙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是短暫的。

因此,在近年,她對「愛」這種感情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所謂「愛著一個人」的感受,並不是持續不斷被我們體會著的。持續不斷的愛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一瞬間一瞬間的愛。

這位心理學家把愛定義為一個個「發生了積極共鳴的微小瞬間」(micro-moment of positivity resonance)。在這些非常微小、轉瞬即逝的時刻,兩個人之間發生了美好的、令人產生正面感受的共振、回音,是在那些時刻裡,我們把自己的感受稱為「愛」。

這也就意味著,即便我們在說「我愛你」的時候,我們認為這是一種「持續的狀態」,但事實上,我們體會到這種情感的方式仍然只能是通過一個一個的瞬間。即便是最美好的一段關係,我們也不可能無時無刻體會到「愛」的存在。

愛的本質,可能就是不連續的、斷裂的、前後不一致的。

我們一定會在一些瞬間裡,比在另一些瞬間裡更愛對方。而另一些時候感受不到愛的存在(但在信念中它仍存在),即便是最相愛的情侶,也會在有些瞬間感到對對方的厭惡和仇恨。

如果愛的本質只是一個一個不連續的微小瞬間,這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會是什麼?

這意味著,我們往往把愛想像得過於宏偉。人們美好的願望是:所愛隔山海、山海亦可平。但在這種情境中發揮作用的,可能是信念而並非是愛本身。

而一個常被忽略的事實是:由於愛是微小瞬間,它也有可能在一個一個微小的瞬間中被磨滅。

有時候在兩個人的相處中,尤其是在一起一段時間以後,我們會因為狀態不好、心情不好、注意力被分散了等等,在一些時刻對對方敷衍了事,或者以為可以「隨便糟蹋一下」,可能覺得「是愛啊,偶爾被傷害一下也不算什麼吧」。

這告誡我們要對愛更加謹慎珍惜,卻又同時告訴我們不必對愛抱有太高的期待: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對伴侶可以無時無刻存在於對方持續的愛中。偶爾沒有獲得想要的理想回應時,也可以對自己說,這不算什麼,是很正常的,不過是愛本真的模樣罷了。


圖片|來源

那麼,什麼樣的情侶,最擅長守住愛的微小感受,使其能夠穿越時間呢?

華盛頓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 John Gottman 和妻子在長達 40 年的時間裡,致力於研究長期親密關係。

他們發現,很多情侶在一開始都非常相愛,甚至人生中大的困難也沒有讓他們的愛減少,可到了一切都順風順水的時候,卻覺得兩個人的關係無法維繫了。

因此他們就想要知道,在一段長期關係中,到底是什麼能夠在後期依然決定兩個人之間的愛。結果發現,最重要的因素:是在親密關係中,雙方相處的細節。

同場加映:關係心理學: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彼此永遠看不膩?

Gottman 建立了一個「愛情實驗室」,在實驗室裡,他們讓一對一對伴侶坐在一起,一起談論這段關係,比如如何相遇、如何爭吵,有哪些共同的甜蜜回憶,同時用電極來記錄他們的血流、心跳速度和汗腺的分泌。

在這些伴侶走出實驗室後,研究者又對他們進行了 6 年的跟蹤回訪,最終對比發現:當初在一起談論關係時,他們出汗、心跳加速等身體上的活躍表現,能夠準確預測他們之後的關係狀況——當他們坐在一起談論這段感情時,生理上的反應越活躍,關係惡化的速度就越快。

經過研究,Gottman 把伴侶分為兩類,一類是「Master」型的伴侶(後稱成功型),一類是「Disaster」 型的伴侶(後稱災難型)。

其中,「災難型」伴侶坐在自己的另一半身邊,描述那些經歷的時候,儘管表面看起來可能很冷靜,但電極記錄的心跳和血流速度卻很快,汗腺也非常活躍。他們的身體處於一種「攻擊或逃避模式」,和對方一起時,身體反應好像面對極大的危險——隨時準備好攻擊或者被攻擊。

而「成功型」的在和伴侶一起講述的過程中,各項生理指標都是平穩的,他們有能力營造出讓對方信任和親密的氣氛。

兩類伴侶處理對方情緒需求的方式也是不同的。1990 年,這位研究者邀請 130 對新婚夫婦來校園中進行一天的度假,結果發現,當伴侶發出情緒需求時,不同的回應方式會對夫妻的幸福程度造成深遠的影響。

比如,一個是鳥類愛好者的丈夫,在草坪上看到一隻金翅雀,他對妻子說,「看那隻鳥多漂亮!」——他認為這隻鳥已經足夠重要到發起一場兩人對話。

這時,面對這句問話的反應,不同的人便體現出了不同的相處模式。儘管對鳥不感興趣的人都會覺得它看起來不怎麼樣,但一種妻子(成功型)會選擇回應,並表現出很感興趣的樣子(儘管是假裝的);而另一類妻子(災難型)則會選擇避開,有的繼續做自己的事,比如看電視;有的還會表現出敵意,比如說「別打擾我,我在看書呢」。

推薦閱讀:心理師:年節減壓,與父母聊天要從這個話題先開始

6 年後,他回訪了這些伴侶,他們中的有些人離婚了,有些人還在一起生活。在離婚的夫婦中,只有 33% 在當初能夠回應對方的情緒需求;而仍然在一起生活的夫婦中,有 87% 在 6 年前就表現出了對彼此情緒需要的回應。

經過十餘年的研究,Gottman 總結出,根據「情侶在一起時生理的緊張反應」,以及「他們對彼此情緒需求的回應方式」,可以準確預測他們在 6 年後的關係滿意度,預測準確度高達 94%(無論這些伴侶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富有還是貧窮,是否有孩子)。

他指出,幸福的伴侶,能夠在關係中維持平和穩定的氣氛,讓對方能夠感受到信任、親密、被接納。同時,他們會自動化地去搜索和發現對方身上值得自己欣賞、感謝的部分,建立起彼此尊重和欣賞的習慣。當接收到對方情緒的需求時,他們願意給出積極的回應。

通過這樣的相處方式,他們為自己留住了、製造出了更多「發生積極共鳴的微小瞬間」,愛的感受也得到了更大程度的保留(或不斷的再創造)。

而不幸福的伴侶則會注意和尋找伴侶身上的錯誤,他們習慣表達批評,而不是尊重和欣賞,也經常拒絕回應對方的情緒需求。

可以說,幸福的伴侶相處中「善意」(kindness)的因素更多見。還有更多研究中發現,這一因素最能準確預測一段滿意而穩固的婚姻。而這裡所說的善意,正是在許多個細節的瞬間裡,你選擇對待對方的態度和方式。

同場加映:在乎感情好、在乎經濟穩定,追求家的感覺:誰對婚姻滿意度最高?

2014 年的一項美國調查顯示,每 10 對已經結婚的伴侶中,只有 3 對,會認為自己是「幸福的一對」。

Gottman 說,儘管善意是一種品質,但它也像肌肉一樣——雖然有的人天生肌肉發達,但同樣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來提高。而那些「成功型」伴侶正是認可這一點,不斷練習提高他們的「善意」。

有時候,善意並不是你所理解的「對他好」。有時候,你覺得自己在對他好,比如給對方買禮物、做大餐,對方卻不領情,還有很多抱怨。這是因為,你所以為的付出也許不是正確的方式,正如前文所說,比起刻意為之,善意其實是根植在關係的日常行為之中的。

Gottman 認為,如果你想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更多的善意,可以從以下方式來提高:

  • 改善表達憤怒的方式

最難表達善意的時候,就是當你感到憤怒時,但這恰恰也是最重要的時候。「善意並不意味著不表達憤怒,而是要選擇正確表達憤怒的方式。你可以直接向你的伴侶投槍,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你受傷和憤怒——而後者才是更友好的方式。」Gottman 說。

  • 對伴侶的行為意圖做寬容的猜測和解讀

善意還表現在當你面對伴侶的行為時,是會從正面還是負面進行解讀他的原始意圖。

「災難型」伴侶會對日常的行為偏向負面的解讀。比如,丈夫為了安排和妻子的晚餐,特意預訂了餐廳,提前下班,但妻子又遲到了,丈夫可能覺得她是不重視他,但實際上,她是因為特意去一家店給他挑禮物才遲到。

「成功型」伴侶則會從善意的角度去解讀對方的動機。這就鼓勵了對方繼續嘗試。

當我們在一段婚姻或長期親密關係中時,會不得不應對堆積如山的壓力,它們消磨和分散著你們的浪漫。不同的是,一些人懶得在關係中做出努力,那些瑣碎的抱怨積累起來,終有一天將他們分開;而另一些人則選擇用善意去對待對方,並且不斷提升雙方在細節上的溝通。

那些真正能夠一起過上很久的伴侶,不是在忍耐對方,而是真正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他們之所以能夠牢牢聯結在一起,正是因為在每個可能可以選擇猜疑的小瞬間裡,他們都選擇了用善意去揣測和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