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壓抑了自我換取別人的注意,建立了連結,但感受到的不是慰藉,而是害怕自己被揭穿的恐懼。

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移動通訊設備的普及,GPS 定位的發展,交友方式也迎來了顛覆。對二十世紀以前的人們來說,很難想像,一台手持設備竟然可以協助人們,依靠左滑右滑、上搖下搖,找到一個又一個的潛在約會對象,交友的難度似乎下降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低點。

然而,交友的生態是否面臨真實的革命呢?不,我認為僅有形式與速度迎來變動,交友本質並未因媒介的不同而有所變化,畢竟背後依然是血肉之軀——人的投入操作,人的心理並沒有因為科技的變化而產生質變。快速、便利的特質,掩蓋不了人們依然缺乏對自己了解的常態,甚至因為快速、麻木、缺乏耐心的社會氛圍,使人們更缺乏認識自己的耐心與意願,因為外在大量的刺激選擇,使人們輕易逃離面對真實自己的不舒適感。

我在從 2017 年一月第一次突破過去的心魔使用了第一個交友軟體(過去總覺得使用交友軟體彷彿就是不正經的交友方式,我承認是自己的偏見,慶幸有決定嘗試,不然就錯過過去的兩任伴侶了!),而後來前往上海工作兩年,也去了英國流浪半年,也陸陸續續接觸不同地區流行的交友軟體,大概嘗試了有十款交友軟體吧!除了盼望遇見有趣的靈魂外,同時也做著田野調查,觀察人們在網路上的行為與動機,藉以了解自己與世界。然而,一句網路上的短語「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可以粗略地概括我的觀察。


圖片|來源

充分認識自己的人擁有一條有趣靈魂

而怎樣是有趣的靈魂呢?經過接觸交友軟體上東西方的人群後,我認為,充分認識自己的人便可以說擁有了一條有趣的靈魂。軟體上,美麗、帥氣的照片錦簇,加上手機修圖軟體的成熟,令人賞心悅目的照片確實繁多。但,自我介紹欄位才是真實鑑定一條靈魂有趣度的關鍵,常見的情況就是空泛的寥寥幾行,甚至帶上一片空白。而有些交友軟體甚至限制自我介紹字數不可多,更助長了自我介紹的空泛化,照片成了交友軟體戰場上是否折戟沉沙的關鍵,可惜的是,照片中可能充滿了謊言。這是麻木、速食、膚淺、缺乏覺察之社會的一種鏡射,交友軟體不過是現代社會的一個縮影罷了。

延伸閱讀:網路時代的「無痛社交」:什麼時候開始,你不再與人真心四目相對?

德國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弗洛姆對這樣的社會有獨到的見解:

「簡而言之,個人不再是他自己,而是按社會文化模式提供的人格,把自己完全塑造成那類人,於是他變得同所有其他人一樣,這正是其他人對他的期望。「我」與世界之間的鴻溝消失了,意識裡的孤獨感與無能為力感也一起消失了。人放棄個人自我,成為一個機器人,與周圍數百萬的機器人絕無二致,再也不必覺得孤獨,也用不著再焦慮了。但他付出了昂貴的代價,那便是失去了自我。」

不論是在交友軟體上抑或是現實生活中,人們盡可能地把自己打扮成美麗好看的皮囊,但是卻從小就努力將自己的獨特性掩藏起來,努力追求著社會認為的「成功樣子」,深怕自己「不入流」的特性被看見而遭受排擠,最終便漸漸遺忘了自己是誰,只敢謹記這個社會轟隆乍響所說的:「自己應該要是誰」。

因此,交友軟體上,許多人們害怕自我介紹顯示自己「不入流」的特質,在書寫自我介紹的當下,將自己的特質壓抑入潛意識中,假裝自己沒有擁有。最後乾脆留下一片空白,成了保護自己的甲冑,而可惜的是,有些人稱之為神秘。

縱使只是找尋一夜情,人們的內心還是渴望深刻連結的,從找尋一夜情的人們不喜歡孤單、總找尋肉體的連結的傾向中便可一窺究竟。可惜的是,僅有肉體連結而缺乏內心連結,永遠也填不滿內心的匱乏,怎麼約也約不飽。因為,能填飽人們的,可能只有萌芽於自己內心的力量了,能與他人內在連結的力量。


圖片|來源

我們一開始選擇戴著面具,那我們就會恐懼需要摘下自己面具的那一天來臨

「喜歡運動運動、看電影、吃美食、逛街」、「有幽默感、貼心」、「⋯⋯」,這些陳述的共通處,是缺乏深度。人們普遍害怕真實,也恐懼深度,同時不喜歡坦誠的感受,在交友軟體與生活中皆是。也厭惡對方的自我介紹是詳盡深刻的,為了合理化自己的缺乏耐心與深度,人們批判這樣的自我介紹為過度的、自以為是的、缺乏神秘感的。渴望保持神秘與距離的背後,顯示著人們不習慣也不想要深入地探索自己與他人,害怕碰觸自己到內心的空泛。

有人會說:「一開始認識,有必要說那麼多嗎?那些是我的隱私。」,然而,人們在認識對方一段時間後,能接著袒露真實的自我嗎?答案我認為是不能的。我們一開始選擇戴著面具,那我們就會恐懼需要摘下自己面具的那一天來臨。「隱私」背後保護的,是真實但不被正視的自己,連自己都沒能接受的真實自己,那個怕被看見而憂慮不被愛的自己。

同場加映:二十八歲後的戀愛,是看盡對方醜陋,仍願與他同行

我們同時也焦慮於對方僅僅只是喜歡上自己的外表,於是便嘗試追求社會賦予我們的「優勢框架」,可能是具有強烈的性別成見、年齡成見、道德成見。之後,彷彿減低了焦慮感,但實際上,這樣的迎合也不過只是加劇了弗洛姆所說的「機械化」罷了,更加地失去自我。

認識你自己是人獲得力量和幸福的根本要求之一。

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姆

弗洛姆又說:「個人最大力量的基礎在於人格最大限度地整合,這也就意味著以最大限度地認清自己為基礎。「認識你自己」是人獲得力量和幸福的根本要求之一。」

真的能愛自己的人,同時必然也是可以愛真實自己的人

因此,每個渴望被愛的人,除了先接納自己真實的樣貌、愛自己以外,同時也很重要的是——認識自己,真實的、袒露的、不戴面具的那個自己。我們需要明白,真的能愛自己的人,同時必然也是可以愛真實自己的人。不論是在線上的交友軟體中,還是現實場域中的交友,都是如此。交友軟體實際上只是人際關係線上化罷了,人性毫無修飾地被轉移到了線上。而差異僅僅是線上交友更容易用不真實的面具去修飾自己。那些面具與偽裝,總是讓關係中充斥著謊言與虛偽,時時焦慮著面具不經意滑落的時刻,關係維持不再充滿著愛,而推積著恐懼。這樣充滿焦慮的關係,是人們要的嗎?

了解到「被選擇」與「不被選擇」是多麽的正常,在日常生活中便是如此,平常心看待被左滑與被右滑,世界偌大,緣份時有時無。有覺知地使用著交友軟體是很重要的,否則將被交友軟體設計的上癮機制驅動,而漸漸戴上一具又一具的面具。同時也嘗試在快速的社會脈絡中歇歇腳,停下來與自己單獨相處,認識真實的自己,不論是藉由閱讀還是內在工作,都可以逐漸遠離機械化而找回自我,並向擁有內在力量、真實幸福邁進。

推薦閱讀:「為了圓謊,繼續說謊」誠實,是你對得起自己的原因

當有一天,人們在自我介紹時,開始習慣袒露脆弱,敞開真實自我時,那世界將變得溫暖有力量,而交友軟體內的個體便不再只是一座座孤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