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親的真實心聲:在生了孩子以後,才知道懷孕時的計畫都是夢一場而已。江湖傳說「母愛自然會噴發」、「自然懂得怎麼當媽」,說真的,我沒什麼體會。

文|異鄉老母

「什麼!妳結婚了連小孩都生了!養小孩不容易啊……」

「什麼!妳還要把小孩帶到大陸養!這種生活妳真的可以嗎……」

成為老母新人這一年,聽到這些問候語的次數如果換成便利商店點數,應該可以換回很多東西。

雖然我在工作上擅長目標管理,從搜集資料、設定短中長程計畫,到排定時程、即時調整,最後就是等待成果收割;但關於尋找結婚對象和懷孕生子這種歸到「隨緣」類別的項目,真的能當專案執行而且符合排程的例子好像就比較少見。

對我來說,找到想結婚的人一起把小孩生出來可能不難,但這之後的日子該怎麼過下去,卻常常讓我想到腦筋一片空白。

從上班族轉行當全職老母的生活,自由度下降是眾所皆知的事實,對於一個熱愛工作上班族的影響尤其大,在緬懷那段能專心用電腦、依照表定行程前進、和跟同事輪流決定下午茶的平行時空裡,我總是穿著方便餵奶的寬鬆家居服、躺著陪睡同時滑手機預定送到家門口的食材,然後在客廳、廚房與臥室折返跑的途中,完成三餐準備、家務整理和養大一個小孩。

我生前(註1)對於結婚養小孩的人生想像其實不是這樣的,和前男友(現任老公)的生前契約中,我們是這樣規劃好一個能兼顧工作、生活和愛情的方案:婚後的我們會繼續在工作上打拼,同時找到適合的阿姨(註2)協助育兒工作,在一家三口都放假的週末裡,陪寶寶玩、出遊探店或體驗各種新奇活動,而這也將豐富我們人生關於「家庭」的這一章節。


圖片|來源

但計畫本身就是一個生來要趕不上變化的命格:異地工作型態的必要調整、休閒選項的缺乏等落差都是其次,真正影響計畫執行的關鍵,其實是阿姨人選的難產,而這便足以翻盤原本冒著粉紅泡泡的生前計畫。

對我來說,找到一個符合需求的保姆本身就是一個很高門檻的事,而這件事到了中國難度更大。我自認不是一個過於謹慎的老母,放鬆程度甚至連我媽都會提醒出門記得把小孩帶回家;但搜尋網路評價和在地友人經驗,這裡的「阿姨」大多只能完成寶寶生理需求的照顧,且不乏指證歷歷的「口嚼飯餵食」、「恐嚇管教」等傳聞,讓我知道越多越是心驚。

而實際聯繫家政中心(註3)所推薦的阿姨人選,多數為省外移工,傾向 24 小時住雇主家、小孩家務全包的工作模式;但這與我期待能引導寶寶啟蒙活動、彈性時段支援的育兒生活差異不小。但真說到底,可能是我終究沒在理想和現實間妥協。於是,用我的時間換取嬰兒的平安長大,是身旁親友一致認同的選項,連我自己也努力這樣說服自己。

生了孩子之後,江湖傳說「母愛自然會噴發」、「自然懂得怎麼當媽」我沒什麼體會,但對於「孩子是媽媽心中最軟的那一塊」說法很有感觸,原本無所顧忌的人生突然瞻前顧後了起來。有這樣一塊小肉在自己體外搖搖晃晃地長大,想到任何關於他可能受到的傷害都會讓我心頭一緊,我再也不是那個無所畏懼的自己。縱然想繼續成長前進、想工作生活能夠平衡、想成為寶寶自我實現的楷模,但面對無限上綱的寶寶風險問答題,我膽小地遲遲不敢寫下答案。

「那些妳生前做的夢,就繼續作夢……」改編流行歌曲旋律自娛也自嘲,看似一手好牌的生活,我怎麼會打成現在這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