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見你》中,陳韻如不斷向他人討愛,卻又傷害自己。為什麼他會這麼做?或許,我們身邊可能就有許多「陳韻如」,她們是一個個被家庭綁住的「小大人」,在親密關係中找自己。

文|張芷晴、製圖|黃珮甄

「在黃雨萱出現之前,從來沒有人真心關心過我...」
「我明明已經那麼努力,為什麼大家都還要叫我再努力一點...」
「如果我說黃雨萱不會再回來了,你還會跟我說話,陪在我身邊嗎?」
—— 《想見你》陳韻如

偶像劇《想見你》故事視角雖放在黃雨萱與李子維之間的穿越與愛情,但將鏡頭轉到陳韻如身上,我們可以試著理解,為何她不斷對李子維討愛又傷害自己?其實,這和陳韻如的成長背景可能有關,甚至我們身邊可能就有許多「陳韻如」,一個個被家庭綁住的「小大人」,在親密關係中找自己。

推薦閱讀:教養心理學:早熟的孩子,會活得比較辛苦嗎?


圖片|《想見你》劇照


圖片|《想見你》劇照

照顧家人的情緒,是我的日常-親職化如何形成?

「陳思源起床了」、「媽你又宿醉?又睡在客廳⋯⋯」
—— 《想見你》陳韻如

韻如每天上學前,不僅要打理好自己,還要叫醒弟弟、準備早餐,甚至還要照顧酒店上班晚歸的媽媽,打理好家裡的一切,才能出門上學。因為父母不在崗位,韻如不僅要照顧家人生活作息,同時也要關照家人的心理狀態,「姊代母職」就是韻如的日常。

這種在家庭中擔任「偽家長」或「小大人」的模式,心理學稱為「親職化(parentification)」,原因通常是因為家庭中父母爭執、忙碌、離異等,漸漸造成「父母缺位」的狀態,此時通常由長子女補位擔任替代家長。尤其是許多人直覺認為女性是照顧職務的「優先人選」,因此很多時候會由擔任此角色。

這樣家庭間互補角色互助的狀態,乍看是孩子孝順、能夠為家庭帶來好的影響,但很可能造成孩子承擔過重的壓力,因而形成親職化子女「自我分化」不足。也就是說,在未來成長過程中,與原生家庭界線不清,一直糾結於自己父母的關係,難以活出自己。久而久之,親職化子女(就像陳韻如)會逐漸把自己協助父母的態度,帶入自己的親密關係中。

小大人長大後,要如何得到愛?

研究發現親職化子女發展親密關係時,常因為在原生家庭中習慣為別人付出,把伴侶的需求放在前面,容易以討好的方式滿足對方的需求。漸漸地親職化的孩子成為一個不敢要求甚至忽略自己需求的人,在這樣的想得到愛,卻不知道如何訴說的循環中,漸漸產生自責、內疚與負向情緒,變得憂鬱。

就如同陳韻如在家庭中負擔了照顧媽媽、弟弟的職責,自己渴望被愛被在乎的需求從未被滿足,性格逐漸壓抑、鬱鬱寡歡。在她愛上子維後,以及看到雨萱與自己被愛程度的強大對比後,變得更加渴望得到子維的愛,也瀕臨崩潰邊緣。

推薦閱讀:《想見你》我喜歡你,不是因為你的追求,而是因為你就是你

親職化聽起來很宿命論,充滿被傷害的童年與失望的親密關係,好像無能為力去改變。然而,其實也有學者用正向觀點看待,如果親職化孩子在長大後具有自我覺察、並有相應調適技巧,則會因為體貼、善於觀察需求和樂意幫助的個性,在職業上樂於擔任助人工作者,同時在人際覺察及同理支持的能力上有顯著的幫助。因此,如何覺察與因應變得相當重要。

如何在親職化後仍保有自己?-自我覺察與調適之道

不論我們是否有親職化的現象,或多或少在家庭裡我們都承接了一些重量,需要擔待責任與期望,這時不妨利用以下幾點,瞭解自己與原生家庭的關係。

步驟一:審視自己與父母的關係

檢視自己與家庭的關係,回頭往過去看,不論是瞭解或是諒解與家人的關係,都助於我們逐漸茁壯,走出自已的路。試著先瞭解小時候自己是否有承接過多的家務,或是時常需要分攤父母的情緒,這些任務對你過去的生活有什麼影響?你是怎麼面對這些困境的呢?

步驟二:嘗試原生家庭畫出界線

即使提早成為「小大人」,有可能長大後反而很難「轉大人」,因為與原生家庭的關係,讓我們難以切割過往,試著與原生家庭畫出界線,從中找到喘息的空間,才能更活出自己。可以試著拉出與父母「物理與心理上的距離」,例如:搬出家裡、經濟獨立,甚至是努力釐清父母對自己的情緒勒索,設定自己幫助家人的底線,讓自己可以嘗試畫出界線。

回頭看過去自己與父母的關係,同時可以檢視自己在親密關係裡樣子。或許也曾像韻如一樣假扮著雨萱,在做自己與扮演別人的過程中,迷失自己,在索取愛的過程裡,弄丟自己。但都可以在面對與瞭解過往後,慢慢找回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