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對話千層派 Pin,聊政治,是為了找回更多連結。她相信鄭麗君說過的這句話:歷史的進展不是一個人往前走一百步,而是一百個人一起往前走一步。

不想若無其事地回到生活⋯⋯有了「最意外的一年」

因為真的好在乎,她和老闆談,把全職工作轉成兼職,想把更多時間心力花在「對話千層派」上。Pin 李品汶,今年 27 歲,她也沒想到自己的一年會有這樣的軌跡。

「想邀請更多人展開對話,願意去投票!」

2018 到現在,她曾兩次在公共場合哭到停不下來、找到生平第一份領薪水的工作、有了好幾個難忘經驗、組了 20 人的志工團隊、辦了 30 場活動、面對面接觸 500 位參與者、在做的事被「報導者」、「商業週刊」、「德國之聲」報導過。

這篇文想帶你一窺她這段經歷的轉折。讀完後,希望你一定要去投票,也願意拉人去投票,因為「歷史的進展不是一個人往前走一百步,而是一百個人一起往前走一步。」

創業之旅要結束了

2018 年四月,她準備要在會議裡和夥伴說:公司、創業要告一段落了。

從學生時期和朋友一起創辦 FRNCi,而收入真的撐不住了,上次要領錢的時候,發現個人帳戶只剩 74 元。內心焦慮,平常在夥伴面前又要擺出沒事的樣子。

不想去上班,不想面對同事,想避開和大家一起吃飯,狀態糟到不想進自己的公司。

有一天,和共同創辦人吃完飯各自回家,坐在永康街的公園長椅,眼淚突然開始流,經歷、感受一個接一個浮出來,停不下來,哭著哭著嚇到了路人。

他們把公司收起來,準備找自己生平第一份工作。

她製作了一份問卷,詢問朋友們對她的印象、適合做什麼樣的工作。不只收到回覆,Pin 也和 26 位朋友碰面聊天,也陸續有朋友提供工作機會,26 歲,她找到生平第一份領薪水的工作。

「除了焦慮,我還可以做什麼」

八月時,她有了一段印象深刻的經歷:平權公投,要在一週內收集 15 萬份連署書。

「怎麼可能做得到?」把能做的都做吧,她私訊了四百多位朋友,個一個敲,一個一個解釋、回覆,約的成的,碰面拿連署書給他。

有三分之二有回覆,一半有回覆的朋友已經連署,另一半答應她會連署。

「你沒敲我的話,我不知道事情有這麼緊急呢。」有朋友對她說。

那是她第一次感受到,因為自己的行為,更多人知道、願意關心一件事。

把親友都敲完後,她到了街頭,在忠孝新生、信義商圈、板橋,加入宣傳志工的行列。

也曾經被路人當面說:「你們就是有病、不正常。」面對面宣傳,有時是一整天,有時是傍晚到半夜,每天回到家很累。
依然很有動力的原因,是一大群不認識的人,在全台灣不同的地方找同一個目標努力著。

「那我做得沒有很多,可以做更多。」那一天在板橋站外宣傳,突然聽到夥伴歡呼,連署書數量達標了!原來,全台各地那麼多小小的力量湊起來,可以影響到這麼大的事。

九月開始上班,下班後固定運動、電影、參加各種活動,她終於知道什麼叫「下班後的生活」,也開始體驗到每個月 5 號領薪水的期待感。

時間快轉到 11/24 號晚上,即使事前就已經知道所謂的「愛家」公投陣營擁有的資源、使用的手段,不敢抱有期待,看到投票結果,還是很難過。

怕吵醒媽媽,她躲在廁所哭,哭到了清晨。

隔天,戴著墨鏡擋住哭腫的眼睛,在捷運忠孝新生站的手扶梯上,看著一個一個擦身而過的路人,想著:「這個人投了什麼⋯⋯?」覺得好像是被冷漠和敵意包圍,默默地,眼淚又開始流。

悲傷、憤怒、無奈,在一週內重複了一遍又一遍,她決定把這看成人生中提醒自己重大的一課。

她手臂上多了一個刺青:“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台灣需要的是每一個即使失望但不輕易放棄的積極公民,除了焦慮之外,到底有什麼我能做的事?

有什麼我能做的事?

11/24 那天晚上,和朋友有一串訊息對話:

「你有去投票嗎?」

「哈哈哈,沒有呀,你又不是不認識我。」

當下,她有股衝動想暴打朋友一頓。那不是很要好,以為是「同溫層」的朋友嗎⋯⋯怎麼會?

她在臉書上發了一篇文,誠徵「沒投過票、不一定想投票、淺藍」的人,陸續收到了回覆。

第一個聊的,是那位想暴打一頓的朋友;接著,和夥伴一起去訪談不同立場的人們,那是一個刷新世界觀的經驗。

原來真的有人對柯文哲的印象停留在 2014 年。

原來很多人不知道「和平協議」是什麼,不知道國民黨在粉專說要把這放入黨綱。

原來「資訊來源⋯⋯都是和家人看 55 台,我覺得很中立呀」是真的存在的。

那有哪些我們能做的事?

找到了中選會提供的資料:四年前的總統選舉,20-39 歲的族群裡,每 2.5 個人就有 1 個人沒去投票,青年族群的投票率,比老年族群低了兩成左右,是一個可以切入的點。

想聊的是政治,想找回的是連結

政治好像是一個很可怕的話題,光是在社群媒體分享新聞,媽媽就覺得 Pin 是「偏激」、「政治狂熱」。

許多朋友,有一樣的興趣、類似的生長環境,以為是同溫層 ... 聊了以後,才發現同溫層又有好多層,不對話就都不知道。

Pin 邀約了可能和自己有同樣擔心和困擾的朋友,2019/04/21 那天,有十多個人出現在聚會。有在電視台工作的朋友、有待業中的朋友、有設計師、有街頭藝人⋯⋯自我介紹大概就有兩個小時。

有夥伴分享,自己的朋友曾在 2018 年大選當天,成功說服爸媽改變投票立場:

那天早上,他坐在客廳裡等爸媽出門,說:「兒子有一個一生一次的請求,可以聽我說嗎?」

他們聊了五個多小時,大概不是任何一個論點或數據說服爸媽的。出社會之後,也許這是第一次他全心專注地和爸媽有這麼長時間的對話。

想聊的是政治,找回的是連結,共同點是在乎。

後來團隊命名為對話千層派,籌備以「對話」心法和技巧為主題的工作坊,也開始經營社群媒體。

夥伴人數,從最初的三人,來到八人,再到後來的二十人。大家都是以志工的方式進行,有龐大的工作量,其中許多事情都是 Pin 在處理。

因為覺得這件事好重要,又忙不過來,她猶豫了一下,就和老闆談把全職工作變成兼職,把更多心力放在對話千層派上。

工作坊在三次修改後,逐步定型,有更多的夥伴加入,從兩個禮拜一場,變為一個禮拜一場,至今已經有 30 場,累計 500 人次參與。

社群媒體,第一個發布的對話懶人包「怦然心動對話術」有 152.5K 觸及人數、5556 讚、974 次分享。也和「家庭診聊事」、「你今天關心長輩了嗎」等團隊聯繫上,彼此分享資訊。對話千層派的資訊,有被報導者、關鍵評論網、報橘、商業週刊、DW中文-德國之聲報導過。

Pin 覺得2019年是「最意外的一年」,對話千層派未來會怎麼走,也要時間去驗證。

「我們可以為台灣做些什麼?」是 Pin 最在意的事,青年族群的參與和投票率,是對話千層派團隊的共同目標。

感謝你讀到這裡,希望你一定要去投票,也願意拉人去投票,因為就像那句 Pin 很愛的、由鄭麗君說的「歷史的進展不是一個人往前走一百步,而是一百個人一起往前走一步。」

歷史的進展不是一個人往前走一百步,而是一百個人一起往前走一步。

鄭麗君

2018 年 7 月開始這個追蹤計畫時,我們沒有想到會記錄到這樣的故事。

最初只是邀請十位故事主角,請他們:

01. 先錄一段影片,給兩個月後的自己

02. 兩個月後看影片,並錄下表情

03. 分享這兩個月內的實際進展,包含了驚喜、無奈、煩惱、滿足...

04. 再錄另一段影片,給兩個月後的自己

05. 持續一年

累積起來,會是「最__的一年」?對 Pin 而言,這是最意外的一年。

一個人的夢想,就只是夢想。一群人懷著同一個夢,就成為真實。

約翰藍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