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心疼而無法放手,是教養的一大課題。佐野洋子的繪本《老伯伯的雨傘》,帶領你一起學會放手。

文|Hi!日光小姐

放掉過度保護,讓所愛的人事物更有價值

「老伯伯和雨傘可以交織出什麼火花?」這是在還沒有翻閱《老伯伯的雨傘》前內心所提出的疑問。

白色的封面背景,搭配著身穿風衣、戴著紳士帽、留著兩撇小鬍子,手腕上拎著一把傘的老伯伯,圓滾滾的形象,彷彿就像是在日本街頭常看到的紳士裝扮,沒有太多複雜的構圖,反而讓人忍不住產生好奇心,想跟著老伯伯的腳步一路走下去。 


圖片|來源

「老伯伯有一把很漂亮的雨傘。黑黑的、細細長長的,像一把亮眼的拐杖。老伯伯每次出門都會帶著這把傘。若是遇到小雨,他就讓雨淋濕自己,繼續向前走,因為他擔心傘會被淋濕。」

看到這裡不禁讓人莞爾一笑,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怎麼會有人每次出門都帶著一把傘,但下雨了卻寧可讓自己淋濕,也不肯把傘撐開,讓傘有一絲絲的損傷。這就是「佐野洋子」的魔力,總是運用極大的反差故事或角色,藉由繪本企圖表達自我的核心觀點。

遇到下雨,老伯伯選擇的不是撐開傘,而是躲到遮雨棚下躲雨、緊緊地把傘攬在懷中,甚至是和陌生人一起撐傘,如果下大雨,他寧可待在家裡,哪都不去。

老伯伯的拘謹、固執與緊抓不放,本末倒置地讓人覺得又好氣又好笑,這不禁讓我意會到,老伯伯緊緊抱著的「雨傘」,有可能是某個小孩的「玩具」、某個大人的「房子」,甚至是心愛的「孩子」。

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否也曾因自己的過度保護、控制與佔有,反而讓某件物品或某個人因為自我的執念而喪失了原有的獨特功能或價值?

延伸閱讀:「我不是你的附屬品」控制型父母下,急著想「長大」的孩子

還好,老伯伯的固執,在遇到小男孩後開始有了轉機。有一天,下起了小雨,老伯伯與小男孩在公園中不期而遇,老伯伯依然在公園中休息,氣定神閒地把手放在傘柄上,然後檢查散有沒有弄髒?有沒有收得好好的?

小男孩看著老伯伯手上的那把漂亮雨傘,詢問老伯伯:「如果你要離開,我可不可以和你一起撐傘。」「咳咳。」老伯伯乾咳了兩聲,稍稍抬頭看了看天空,假裝什麼都沒聽到。幸好,小男孩遇到了朋友,兩個人一起撐著傘,一起快樂地享受著下雨了「滴答滴答、啪啦啪啦」的雨聲,一起開心地唱著歌回家去。

聽著小朋友們的歌聲,老伯伯也開始跟著哼起歌來,霎那間,老伯伯突然聽見下雨的聲音,終於願意打開雨傘了。

整個故事的轉折在老伯伯打開雨傘的瞬間產生了奇妙的變化,老伯伯在打開雨傘的同時,似乎也打開了防備已久的心,一向只把注意力放在雨傘的他,大概從沒有心思留意外在的風景,太過在意抓緊安全感,反而無法感受放手的輕鬆與自在。

當老伯伯不再只是看到雨傘,才懂得開始留心每一個生活中的細節,小狗全身溼答答的、路上好多人穿著雨鞋,以及下雨了,從頭上、腳下傳來「滴答滴答、啪啦啪啦」的聲音。最後老伯伯撐著雨傘,精神奕奕的回家了。

進了家門,老伯伯靜靜的收傘。「變成溼答答的,也很不錯呢!畢竟這樣才像一把傘!」在學會放手之後,老伯伯終於有機會從另一個角度重新看見雨傘的價值與美好。

佐野洋子試著藉由老伯伯看待雨傘的視角,點出「愛惜」真正的意義,我們究竟是在使用物品,還是被物品所用,端看我們我們用什麼心態和角度來定義。如果只是因為捨不得用,甚至過度保護而佔有,使得物品無法發揮原有的功能與價值,某種程度,也是一種浪費。

推薦閱讀:為什麼孩子不知道蘋果有沒有果核?

《老伯伯的雨傘》曾被收錄於日本小學低年級國語教科書,由此可見佐野洋子的影響力,以及整個繪本所傳遞的價值。放下生活中的「執著」,學會「轉念」,我想這是《老伯伯的雨傘》教會我們最寶貴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