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是練習而來的,但我們的人生目標不應該放在追求快樂,而是做那些會讓我們快樂的事,讓快樂成為日常習慣。

文|湯姆・柯利、麥可・雅德尼

快樂不是目標,

這是一種心態,一種存在的狀態。

快樂的問題之一是,我們都被設定為尋求快樂,好像它是某個目標似的。

所以我們出去買東西讓自己開心。買東西會製造短期的快樂。最後快樂會消失。在此同時,錢也沒了,或者還得償還債務,因而產生不快樂。

或者我們追求的職業將提供我們高薪的最大潛力,因為我們相信,如果賺很多錢,就可以用高所得去買到快樂。所以我們長時間像奴隸般工作,而且隨著時間發現自己並不快樂。

我們不喜歡賴以維生的工作。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像是我們住的房子有多大、開的車子有多好或能讓家人吃多少食物,其實都無關緊要。

讓快樂成為日常習慣

快樂不是目標,這是一種心態,一種存在的狀態。

快樂的三步驟公式如下:

一、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如果那很快樂,就為你已擁有的感到快樂。如果想成為作家,那就當個作家;如果想當企業主,那就當個企業主;如果是更好的父親或丈夫,那就當個更好的父親或丈夫。

二、今天做的事使你成為想成為的人。

今天開始感謝你擁有的東西;今天開始寫作;今天開始創業;今天開始做些事情,讓你成為更好的父親或丈夫。

三、當你心想事成,最後就會得到所渴望的。

如果那是快樂,你將擁有快樂;如果那是作家的事業生涯,你將擁有那樣的事業生涯;如果那是自己的事業,你就會擁有那個事業;如果那是愛你的家庭,你就擁有它。

成功人士使快樂成為日常習慣

他們追求能在未來產生長期快樂的活動(目標和夢想),投資時間於長期的快樂。他們和快樂的人交往,避開不快樂的人。

他們對於已經擁有的表達感恩,因此能夠專注於正面事物而不是負面事物,例如他們所缺乏的。他們避開產生短期快樂的活動,因為他們了解那些活動通常會產生長期的不快樂(例如嗑毒、酗酒等)。

不成功的人不快樂,而大多數不快樂的人會為了追求快樂去做任何事。遺憾的是,他們用來追求快樂的一些方法具有破壞性。嗑藥、酗酒、偷情、賭博以及其他許多惡習,都是不成功的人為了貪得一時之樂所做的事。這些惡習最後成了窮習慣。

當這些窮習慣不再帶來短暫的快樂,他們往往會轉向另一種惡習,很快地又會成為另一個窮習慣。這個趨勢通常持續一輩子。這是一種破壞性的趨勢,導致離婚、失業、健康不佳,最後過著不快樂的生活。


圖片|來源

增加快樂的的方法

研究工作者對快樂做了各式各樣的研究。美國心理學教授索妮亞・柳波莫斯基(Sonja Lyubomirsky)對快樂做的研究確定了以下各點:

  • 50% 的快樂是遺傳的。
  • 40% 的快樂來自活動。
  • 10% 的快樂取決於所處的狀況。

你的基因組成決定了你的「快樂底線」。這是你在快樂和不快樂事件前後回歸的底線。這個底線是購買豪宅、昂貴汽車、珠寶等不能創造長期快樂的原因,也是為什麼你的生活中讓你不快樂的事件,例如失去親人、離婚和失敗不會造成長期不快樂。

最後,每個人都會回歸到他們基因中的快樂底線。

由於只有 10% 的快樂受環境影響,把追求財富本身當做目的只會逐步增加快樂。增加長期快樂的唯一真正方法,就是參與產生快樂的活動。

以下是幫助你增加快樂的策略和工具:

一、管理期望

我們經常以過度樂觀的態度看待生活。雖然樂觀對成功極其重要,但不快樂的最大原因是沒有滿足我們為自己設定的期望。

追求一個大目標、一個夢想或生活中的主要目的時,我們需要的就是對生活的真實體驗。你需要將那趟旅程化整為零,成為百分之百能實現的可管理任務。這可以保證你達成期望並避免不快樂,也會讓你因為超越期望而驚喜,從而創造快樂。

二、練習樂觀

樂觀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成為常規,並成為日常習慣。成功人士明白這一點。他們每天練習樂觀思考,這是每天例行性工作的一部分。他們使用的工具包括:

每日冥想:每天二到五分鐘,早晚各一次。想像實現你的夢想和目標,看見自己過著理想的未來生活。

願景板:貼上人生中想要的五到十樣東西的圖片,黏到紙板上、在電腦桌面上輪流播放或張貼在每天看得到的地方。

每日肯定:用一些簡短的陳述肯定你實現夢想和目標。

消除命令:負面想法或情緒進入腦海的任何時候,立即察覺到,並在它生根之前從腦海中消除它。

為未來生活編寫腳本:成功人士會為他們未來的理想生活寫下幾段文字。他們每星期至少讀一遍這個腳本。這個腳本讓他們專注於重點,保持正面心態。

三、活在當下

你是否曾參加派對、有趣的活動或家庭聚會時,心思卻飄到其他地方,想到工作、需要完成的專案、你和其他人之間的問題、操心財務狀況和帳單等?

真是浪費了一個美好快樂的事件!活在當下表示清空所有想法,樂在此刻,享受現在。當你活在當下,你就創造了快樂的事件。當你允許其他想法干擾快樂事件時,就會永遠失去那個快樂事件。


圖片|來源

四、克服害怕

克服害怕會改變你的想法,它會將你的心思從負面重新設定為正面。它會提高你的信心水準。

做你害怕的某件事會把你帶出舒適圈,令你焦慮和緊張,它也會讓你興奮不已。

人類並不打算成為害怕的奴隸。我們的核心害怕存在於大腦的邊緣系統;新皮質是大腦最近演化的部分,能夠有意識地克服我們的害怕。

當你陷入害怕的狀況,大腦的兩個部分便開始相互競爭。新皮質在大小方面就優越多了,它的神經元比邊緣系統多出數十億個,能夠輕而易舉克服任何害怕。當害怕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隸,你將體驗到快樂。

五、當別人的導師

導師是一條雙向道。教學相長,雙方都能受益。導師從他們指導的人身上學習,他們創造了崇拜的忠誠追隨者。他們在財務上受益,導師和受指導的人經常攜手一起工作。但更重要的是,指導他人行為是一種快樂的活動,它為雙方創造快樂。

六、擔任志工

擔任志工就是在回饋社區。你會因此結識新朋友和建立更牢固的關係。志工在幫助社區內的其他人時獲得情緒上的滿足。志工服務是快樂的活動。

七、運動

運動是快樂的活動。雖然活動本身不是快樂的事件,但完成後會產生整體的快樂感。我們感到快樂,因為做了對身體有益的事。運動愈多,你愈快樂。

八、學習新事物

信不信由你,學習新知識會讓你更快樂。當我們學到新事物,大腦會產生新的神經突觸(連結),而且這種神經刺激會產生自我滿足和信心增強的生理感覺。我們對自己有更好的感覺。

這不是偶然。這些生理上的快樂感覺,是大腦獎勵我們參與良好大腦行為的方式。大腦的第二個目的(第一個是讓我們活著)是學習。當我們學習新事物,實際上會增加大腦的質量(新的突觸=新的質量)。大腦是極少數質量會隨使用而增加的內臟器官之一。我們學習得愈多,大腦便用快樂的感覺給我們更多的獎勵。

每當你學到一件新事物,就會創造一個快樂事件。每天投入二十到三十分鐘,閱讀工作上可以幫助你或增加你可能有的某種業餘愛好或熱衷之事的知識。從學習中得到快樂。

九、冥想

冥想是良好的大腦管理方式。這就像讓大腦度假,可以減輕壓力、觸發潛意識中的創造力,以及增加端粒酶(保持端粒健康的酶。端粒會關閉每條染色體的 DNA。端粒磨損時,細胞會死亡,這就是我們衰老的原因)。

如果你不曾冥想,那就設定一個目標,每天晚上睡前或早上醒來後立即冥想六十秒,會讓你感到更放鬆,並帶來快樂的狀態。每次冥想,都是快樂的活動。

十、練習感恩

你有沒有注意到,有些人總是活蹦亂跳、正向、熱情,而且看起來非常開心?處於正面、激昂的情緒狀態可以增進快樂。你可能認為,有些人只是遺傳上傾向於表現這種狀態,但你錯了,富裕、成功的人有某種快樂習慣,可以創造這種正面心態。到了某個階段,這些成功人士發現了快樂的祕密之一是,練習感恩。

總有某件事情可以表示感恩。每天都要練習感恩,對我們的生活進行實況查核。它會阻止負面思考,將我們的思維從負面轉為正面。當我們每天強迫自己反省生活中所擁有的福氣(健康、工作、住家、家人、朋友等),它會阻止我們思考現在缺乏的所有東西,因此改變我們的觀點。

生活中,成功和快樂的先決條件是從正面心態去運作。每天都要感謝生活中的五件事,創造每日感恩的態度,不久你會為你的生活增添另一種快樂的活動。你參與的快樂活動愈多,創造的快樂就愈多。

十一、和其他快樂的人交往

物以類聚。如果你想要更快樂,就需要和其他快樂的人交往。每星期至少需要花一小時和其他快樂的人在一起,和不快樂的人在一起的時間也要減少到每星期不到一小時。

當你和其他快樂的人交朋友,他們遲早會把你引介給他們認識的人,而那些人恰好也是快樂的人。你生活中結交快樂的人愈多,就會愈快樂。


圖片|來源

十二、笑

你笑得愈多,就愈快樂。笑可以減輕壓力和痛苦,也會激發腦細胞。就像有氧運動一樣,笑會增進整個身體的血液流動,產生抵抗感染的抗體,增強你的免疫系統,而且笑會觸發腦內啡的釋出,促進健康舒適的幸福感。

每天閱讀、聆聽、觀看讓你發笑的東西。每天從笑得開心開始。這就像一種冥想形式,既有趣又容易。

十三、追求夢想和目標

追求夢想及其背後的目標會創造快樂的感覺。研究指出,我們在遺傳上就是以目標導向來設計的。

當我們追求新目標,就會活化現有的腦細胞或創建新的腦細胞連結(突觸)。追求目標時,新的樹突和突觸在大腦內形成。當我們為了追求目標而學習新事物,大腦喜歡這樣的事,於是釋出某些神經化學物質,產生了愉悅或快樂的感覺。

每當你為追求目標而學習新事物,就會激發快樂的事件。這種生理反應就是為什麼追求目標的人認為,追求目標或夢想比真正達成目標或實現夢想更有滿足感。

十四、做有創意的事

上天把人設計得具有創意,它與生俱來就存在於我們的 DNA。追求創意釋放我們內在的天賦。我們都有創意基因。當我們追求任何創造性的事物,它會觸發正面情緒並創造新的神經通路。

大腦喜歡我們創造新的神經通路,所以它會注入神經化學物質、產生興奮感。每次我們發揮創意追求某件事,都是在做快樂的活動。

十五、追求主要目的或喜歡的事物

大多數人並沒有遵循自己的人生主要目的,而是跟隨別人的,可能是母親、父親、配偶或生活中其他重要的人。

當你不追隨主要目的,你不會快樂。你不會期待星期一或其他任何工作日的來臨。你覺得生活是件苦差事,焦急地等待週末、假期和休假日的到來。你追求的工作後活動往往是不健康的,例如過量飲酒。你經常陷入負面、沮喪的思想中。這不是人生要你這麼做的。

人生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追求自己的個人主要目的,這麼做可以喚醒我們的內在天賦、刺激大腦的創意部分,而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獨特之處。追求別人的願望,你不會快樂和成功。你需要追求本身的願望,你需要追隨自己的個人生活主要目的。

【小結】

成功人士追求創造快樂的活動。

本文出自《習慣致富:成為有錢人,你不需要富爸爸,只需要富習慣》

是否常覺得自己總是兩袋空空,活得很恐懼?
總是納悶有錢人為什麼愈來愈有錢?
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晉身有錢人和成功人士的行列?

湯姆・柯利(Tom Corley)是知名美國認證合格會計師(CPA),在五年內研究兩百三十三名富人和一百二十八名窮人,並分析了五萬兩千個答案!麥可・雅德尼(Michael Yardney)是澳洲首屈一指的房地產投資顧問,研究了世界上一些最成功商務人士指導多年的富有成功者,而且過去十年親自指導了兩千多名投資人、商務人士和創業家。  

兩位理財專家發現致富的最大祕密--如果你想變有錢,就必須像有錢人一樣思考,養成有錢人的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