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喜歡透過社群軟體觀察別人?又為什麼,我們會因為想觀察別人,而開一個「分身帳號」來偷偷關注呢?

2019 年 10 月初,Instagram 宣布將取消「追蹤中」功能,一旦取消後,使用者將無法再知道自己追蹤的人按了哪張照片的讚、和誰成為好友等行為。而這項新政策看似還給用戶更多的隱私,但同時也讓另一部份的人崩潰——再也不能偷觀察別人了。

為什麼我們喜歡透過社群軟體觀察別人?又為什麼我們會對「不能觀察別人」感到崩潰?甚至為什麼,我們會因為想觀察別人,而開一個「分身帳號」來偷偷關注呢?

這些行為,其實都與「窺視文化」有關。

開「小帳」要幹嘛?追蹤前任、討厭的人、抒發心情

星期五二十四小時洗衣店讀海明威
網路上五十個分身匿名一點都不累
—— 蔡依林〈Play 我呸〉

在網路上玩分身遊戲,真的一點都不累?擁有大批用戶的社群軟體 Instagram 上,其實默默隱藏著一股「開小帳」的氣氛。所謂的開小帳,就是開設分身帳號。分身帳號的用途因人而異,有人拿來做分類,有人拿來窺視其他人的生活,有人拿來抒發心情。之所以會這樣使用,與 Instagram 的介面設計息息相關。

因為本尊帳號一旦被他人追蹤或設定為公開帳號,追蹤名單對別人來說就是一覽無遺。你追蹤的迷因帳號、美妝帳號、攝影帳號等,你所有的喜好,都在追蹤名單上被參透。

因此,為了不讓隱私被看光光,開小帳逐漸成了一件大家都知道,但都有默契地避開不談的事情。

除了保護隱私以外,小帳同時也滿足了人類的本能慾望——窺視。不管是追蹤那些早已無聯繫的前任伴侶、現任伴侶的前任伴侶、自己很討厭的人,或很喜歡、想偷偷私藏起來的人,都能滿足我們的好奇心。

而關於窺視,加拿大作家霍爾.尼茲維奇以親身經歷融合多人訪談內容,寫了《我愛偷窺:集體愛上偷窺與被偷窺 的時代》一書,書中曾提及:

任何人如果曾經花幾小時點閱朋友的個人資料頁、或是朋友的朋友的個人資料頁,就會知道窺視是關於什麼。那是關於你任由網路浪潮帶你東漂西蕩、感覺到時間的流逝;那也是關於你想知道每個人的一切,又想確定每個人都知道你的一切。

科技的發達,讓窺視變得越來越簡單,我們只要開個小帳,變成另一個分身,都能正當的、有藉口的,觀察其他人的生活。但儘管「開小帳」能滿足一時的偷窺慾望,但事後的情緒處理,其實可能耗時長久。

推薦閱讀:現代人的窺視慾望!《樓下的房客》:痛,是愛最奢侈的詮釋方式

為什麼?


圖片|來源

好奇心被滿足的同時,比較心理也被激發

記得身邊一個擁有五個帳號的朋友,曾這麼形容小帳所帶來的愉快:

「大家都知道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很重要,但這個『好』實際上是比較出來的。當我看到當初慘烈分手的前任伴侶過其實得並不好,再對比自己的生活,好像就『比較好』了;當我看到討厭的人過的很好,再回到自己的生活,好像就『沒那麼好』了。」

窺視慾望被滿足了,但真正需要被處理的,可能是後續帶來的情緒反應。心理師陳志恆曾在〈不比較會死嗎!為什麼我們討厭比較卻又老愛比較?〉一文中提到:

行為經濟學家曾研究人類的生活滿意度或幸福指數,而後發現一個人如何定義自己的快樂,常是透過與他人的比較而來的。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便是如此。

透過比較,我們會跳脫個人主觀思考,用他人的標準、他人的角度來審視自己,認為只要比對方好,那就是好。但為什麼我們要跳脫個人主觀想法?為什麼我們的生活,需要用別人的角度來看?

推薦閱讀:不要再比較了!

為什麼,我們不把對生活、對個人的評估標準權利,拿回自己手裡?


圖片|來源

輕一點叫窺視,重一點叫 cyberstalking

以上關於開小帳的討論,看似只是一種生活選擇,著迷程度輕一點的話,叫窺視,但若著迷程度越來越高,甚至為此真的去騷擾、打擾他人,那就是 cyberstalking,是一種犯罪行為。

根據維基百科解釋,cyberstalking 被定義為一種網路使用行為,包含在網路上監視、盜用、騷擾、詐騙他人,也可以用任何形式(寄電子郵件、私訊、網路通話等)進行。我們時常聽到「有人帳號被盜了」也是一種 cyberstalking 的受害案例。

科技與時俱進,使用方法也不斷變化,但其實「窺視」這件事,早在科技不那麼發達的以前,就已經是人類共同的愛好,包含 1998 年的電影《楚門的世界》,以及不停推陳出新的、各種標榜 24 小時在線的真人實境秀都反映了窺視文化的盛行。

網路社群發展蓬勃,我們也要意識到其背後可能藏有的危險,謹慎地、認真地保護自己。切記「你不會在公共場合做的事,也別在網路上公開地做」。

而回到開頭,不談犯罪行為,若是單看「開小帳觀察別人」呢?就心理層面來說,確實能夠滿足好奇心,也能從中獲得極大樂趣,但若投注過多心力,讓自己陷入無止盡的比較,有比較好嗎?看再多別人的生活,比較再多自己與他人的差別,真的對個人有幫助嗎?

我認為並不。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