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覺得,孩子講都講不聽,問了又不說嗎?但親愛的爸媽們,你真的用心去傾聽他們了嗎?


圖片|來源

在學校,常常有老師來和我抱怨孩子:

「他真的很奇怪,明明家裡衣食不缺,爸媽也對他很好,為什麼還要偷東西?」

「我教書教了二十年,還沒看過這樣的小孩!」

「雖然他沒有爸媽,但是阿嬤那麼照顧他,他怎麼就這麼不懂事,不會替阿嬤想?」

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容易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對方,心理學稱為「投射效應」(Projection effect)。指在人際關係的認知歷程中,人們傾向於認為別人的想法、喜好、個性等和自己差不多。因此,投射效應會使人們以自己的主觀看待他人。

像是一個喜歡吃蜜餞的人,會認為他人都應該喜歡吃蜜餞;一個常常說謊的人,很容易認為他人也在騙自己;俗語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因此,老師也會傾向於用自己的角度來看孩子,覺得自己教書這麼多年,絕大部分的孩子都很正常,只有那一兩個孩子就是壞的無可救藥!

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孩子的問題行為,而感到困惑或生氣,其實更關鍵的是孩子問題行為背後的動機。

我有一個有偷竊習慣的個案,談了幾次後才發現,嘴上倔強、看似不在乎任何人的他,偷錢卻是為了討愛。偷的錢不是去買珍珠奶茶或雞排,而是去買粉彩紙、在便利商店印一張十元的合照做成卡片,想在姑姑生日時送給她。知道了之後真是讓人覺得又生氣又心疼。但也讓我們用另一個角度去看到孩子問題行為背後的善意。

當我們願意試著去理解孩子問題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而不是用既定的想法來看孩子,孩子也會感受到大人的善意及被理解。當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孩子和大人的關係不再是對立,關係的修復就這樣一點一滴開始了。

為何孩子要用這樣不一致的方式來討愛呢?

其實,每個孩子都渴望被愛,但不是所有孩子的人際或行為模式都是討人喜愛的,當孩子發覺自己不被愛時,孩子會做出惹人厭的行為來獲得關注,因為被忽略和被討厭而言,更可怕的是前者。

人類所有行為都是有目的性的 [1]。Dreikurs 提出了四種兒童不良行為的目標,分別為獲取注意、對抗權力、報復、假裝無能,若前一個無法達成,則會依序出現下一個不良行為。如下所述:

  1. 獲取注意:當孩子無法由正向的方式獲得關注或被認可,可能會傾向以不良的行為來獲得注意。這個行為可能讓家長感到苦惱、煩惱。比方說,阿寶的弟弟出生之後,媽媽把注意力都放在弟弟身上,阿寶明明可以自己去安親班,卻在地上打滾不出門,媽媽決定不理會阿寶,繼續照顧弟弟。
     
  2. 對抗權力:若孩子無法以不良行為來得到大人的關注,孩子可能傾向試圖和大人爭奪權力,以得到主控權和控制感。這個行為可能讓家長感到被挑戰或受到威脅。在上述的例子中,因為阿寶在地上打滾卻沒有得到媽媽的關注,阿寶在地上大哭大鬧,因為阿寶把弟弟吵醒了,媽媽只好妥協:「好,我先幫弟弟換尿布就載你去」。
     
  3. 報復:若孩子和大人爭奪權力還是失敗了,孩子可能以報復的方式來傷害他人,來突顯自己很有力量或很重要,但心裡可能很自卑,感到自己沒有價值。孩子的這個行為可能讓家長感到受傷。在上述的例子中,媽媽很不開心自己被阿寶的哭鬧所控制,而就算媽媽載阿寶去安親班,阿寶還是覺得媽媽比較在乎弟弟,於是兩人陷入了權力的爭鬥。阿寶開始會去打弟弟,當爸媽對阿寶大吼說他是個壞孩子,阿寶更加認為自己是個愛打人的壞孩子,而增強了他的行為。
     
  4. 假裝無能:孩子開始感到習得無助 [1],為了維持自尊,他們可能會假裝自己做不到或不在乎,而把自己孤立起來。這個行為可能讓家長產生無力感。在上述的例子中,阿寶覺得不管怎樣爸媽就是只愛弟弟,而自己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沒有辦法得到父母的愛,阿寶開始自暴自棄,覺得自己沒有價值,做什麼都是錯的,是個不值得被愛的孩子。


圖片|來源

這些在大人眼中孩子表現出來的錯誤行為背後,可能有著正向的意圖,就算再糟、再讓人討厭的行為,背後一定是滿足了某種需求。例如孩子打班上同學,背後是為了保護自己不要受傷;孩子頂撞父母或師長,可能是不服輸、想爭到底,藉以保護自己快要瓦解的自尊心,或是突顯自己的重要性;孩子偷同學的文具而不說出原因,後來才說是因為他一直被那個同學欺負,感覺很受傷,用以牙還牙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在上述的例子中,阿寶出現了四種不良的行為,在不良行為的背後,其實阿寶的內心很失落也很受傷,覺得父母的愛被弟弟搶走了。

孩子都不說,要怎麼知道孩子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很多家長會抱怨,我有問他為什麼這麼做啊!但他就是不說,或是說還好、不知道。

孩子其實是很敏感的,大人是不是真心地想聽他說,孩子可以感受得到。因此,如果他感受到不管說或不說都會被責備,或是說了反而會被罵得更慘,倒不如保持沉默。

我初任輔導教師的時候,常常不由自主的背負著導師的期待。尤其是行為偏差的孩子,期待孩子因為和我談而能有所改變,希望被別人看見輔導是有成效的。於是我變成了「導師的打手」。在諮商室中,我的立場不再能保持中立,輔導諮商變成了勸說,這些孩子一定也感受到了。

有一個孩子讓我印象深刻。他在前兩次和我談的時候很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當我不知不覺的透露出導師對他的期待、以及希望他改變時,孩子開始話越來越少,常常說還好、不知道。當我察覺到想要修正時,已經來不及了。後來花了好一段時間,才重新建立起信任關係。

「其實,光是有一個人願意坐在這裡聽孩子說話,就對孩子很有幫助了!因為可能從小到大,可能都沒有一個大人願意這樣坐著聽他說話。」一位我很欣賞的心理師前輩在我剛開始踏入學校,懷疑自己能帶給孩子什麼幫助的時候跟我說。

傾聽,是一件說來簡單卻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光是要聽懂孩子想說的話就很不簡單,大人們很容易聽一聽就開始皺眉,在內心翻了一千個白眼一不小心就表現出來;不小心就開始碎碎念或批評孩子哪裡做不好,急著想給孩子建議,告訴孩子怎麼做比較好。於是,我們又把孩子給推遠了!

傾聽,是用「心」去聽,是發自內心想聽懂孩子說的話。若真的做不到也沒關係,只要先能做到不批評、不急著幫忙解決,對孩子而言,就是一份尊重,不因為他年紀小而不在乎他所說的話。孩子若能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彼此之間的信任開始長了出來,療癒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