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國軍聯合婚禮,原有三對同志新人要參加,其中兩對卻因遭網友謾罵攻擊而退出。謾罵的聲音說,「不男不女的,有傷士氣」「在同性宿舍可以天天晚上摩槍練砲了」「這樣的國軍還有希望嗎」你會發現,軍隊潛藏的性別迷思,至今仍然存在。

2019 年 09 月,國防部表示,即將在 10 月底舉行的國軍聯合婚禮,開放同性伴侶登記參加。截至報名期限,分別有一對空軍與兩對海軍同性伴侶報名。消息一出,有人道賀恭喜,卻也引來反同者的批評聲浪。

我們擷取了一些新聞報導下面的留言。從中可見,儘管同婚在臺已合法,社會中卻還有一部分聲音,對同志族群極不友善。


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在外界的強烈壓力下,有兩對新人決定退出聯合婚禮。這個結果不免讓人有些遺憾,也進一步思考,儘管在 2019 年 05 月 17日,台灣已經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但同性婚姻或情侶還是需要擔心「見光死」嗎?那麼,我們所主張與殷殷期盼的人權與平等,是不是仍有一道尚未被破解與克服的界限?

同婚通過到現在,性別歧視還是在

讓我們把時間回推到今年五月。當時,我們守在螢幕前,看著同婚法案是如何通過,見證感動又激動的一刻。

如果你想回顧,這裡可以讓你重溫:性別快訊|同婚專法今日正式通過,親愛的我們結婚吧!

之後,這個好消息傳到世界各地,引起如 BBC 的國際媒體注意。將視野從全球放回亞洲,這件事鼓舞了日本和韓國的 LGBTQ+ ,臺灣確實吹起那陣風,創造了影響力。

同場加映:快訊|「臺灣讓我們看到希望!」以臺灣為榜樣,日韓也要力推同婚

在歡騰喝采之餘,我們也要回過頭來,更細膩地面對真實現況。

同志權益終於能獲得法律保障,是一件值得欣慰與喜悅的事。但其實,許多同志仍會遭逢大眾或親友的不諒解、怒罵、嘲弄,或是一股無形卻巨大的壓力。

就本次國軍同婚而言,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原先計畫參加聯合婚禮的新人濱小步表示:「雖然剛釋憲立法同婚通過,國防部依法行事,另一半申請參加三軍聯合婚禮也有通過,但正值總統大選敏感時期,我們倆深思熟慮之後以大局為重,今年先婉拒參加海軍聯合婚禮。」


圖片|來源

先前,我們做過一篇專訪:專訪聯合國 NGO/DPI 主委 Bruce Knotts:同志可以結婚,不代表生活沒有歧視,深入地談,同志的生活不是只有婚姻,而是需要更多保障。

「可以結婚了,不代表同志在生活中,不再遭受歧視。生活不只是結婚而已,生活還有你的工作權,你的居住權,你如何在社會中被看待,這都是很現實的生活層面,而這些還沒有被保障。」
—— 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公共資訊委員會主委 Bruce Knotts

「撿肥皂、肛肛好、娘娘腔」:有毒的男子氣概

說到國軍,也讓我們談一談,軍中的性別刻板印象和性別歧視,如何壓迫同志族群與陰性特質。

推薦閱讀:【性別觀察】六千人附議,女人為何不用當兵?

你或許看過這個現象。當聽聞哪個朋友即將入伍,就會有人開玩笑地說:「小心被撿肥皂。」其實,像這類和當兵有關的「玩笑話」,亦是一種恐懼——恐懼自己無法成為強壯、有抵禦能力的「真男人」。

當男性被強暴,男性被社會期待應有的男子氣概,好像會就此消失無蹤。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男性受暴者往往難以訴說自己遭到性暴力對待。

推薦閱讀:「他強暴我,我卻被踢出軍隊」:紐時報導,六位男性指控在美國軍隊曾遭性侵

而這件事背後所體現的文化意涵,亦是對陰性特質的排擠與獵奇,也可以用「有毒男子氣概( Toxic Masculinity )」來解釋。

「假設一個社會只有一套陽剛氣質和陰柔特質的版本,根本就是個錯誤。例如,男同志次文化就呈現出多種陽剛特質的版本,和異性戀、支配女性的陽剛特質父權表現很不相同。」
—— 性別學者 Raewyn Connell

性別平等,永遠需要更好

回到文初的國軍婚禮。單一事件的背後,反映出許多事情仍有待我們努力面對及改善。

  1. 同志權益的保障範圍應該更廣泛,不僅限於婚姻;在這一塊,性平教育就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2. 軍中仍留有對於陽剛氣質的崇拜,此外,大眾對於男性和女性的性別刻板印象也還是根深蒂固。

當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並不意味著關於同志權益與性別平等的問題都獲得解決。反而,我們更需要看見許多細微的未盡之處。

延伸閱讀:快訊|英國女同志情侶遭襲擊:逼我們表演接吻,不照做就挨揍

同婚合法,很好;而性別平等的這條路,或許可以稱它道阻且長,永遠有我們能繼續努力的空間,永遠值得也必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