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交過 20 多個男朋友,最短的只持續了三天,最長是五個月。問喜歡他們什麼地方,她也說不出來;無法擁有長期關係、但又不斷擁有新的戀情,因為她知道,如果開始依賴某個人,當有一天要失去對方的時候,那會很痛苦。而這些心理與行為表現,其實都可以追溯到她的原生家庭。


圖片|來源

本文作者|Yvonne 蔡宜芳心理師

在小築還很小的時候爸爸就過世了。媽媽因為精神疾病時常住院,小築在社會處社工評估之下開始住到寄養家庭。但法律規定每次寄養年限只有兩年,在媽媽仍然處在不停出入醫院、沒有穩定工作的狀態,小築待過三個寄養家庭,換過四間國小。

國小高年級的時候,小築開始上網和網友聊天、使用交友軟體,因為自拍裸照被轉介來輔導室。現在國二的小築,已經交過二十多個男朋友,最短的戀情只持續了三天,最長是五個月。問小築喜歡他們什麼地方,小築也說不出來,只是覺得晚上有人可以聊天很好,不然實在是太無聊了!小築常常覺得心裡很空,好像少了什麼,但只要有人可以聊天,感覺就好多了!

心理治療學派中的客體關係理論指出,我們和主要照顧者(如母親)的關係會複製到與他人之關係。因此,小時候與母親的互動經驗是我們自我概念、對他人的心理意象、親密關係發展與情緒發展的基礎。我們在生命早期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關係經驗會被內化,成為我們內在的人我關係型態,而這樣的關係型態常會在日後的人際關係中重現。[1]

我們的主要依附對象通常為父母,是一個長期而穩定的客體,讓我們在變動的環境中依然有安全感,讓我們知道今天我去冒險、嘗試新事物時,如果失敗了,或跌倒受傷了,也有人在身後可以依靠,可以回家;就像寶寶嘗試站起來,跨出第一步,當他跌倒了,他知道媽媽一直在身後為他加油,不會突然不見。

但小築卻不同,小築的主要照顧者不斷變動,小築必須去適應新的主要照顧者、適應新的環境、生活方式、家庭文化、以及主要照顧者的個性和態度…等。因此,小築很難和他人建立長期而穩定的關係,而且小築也很習慣身邊的人來來去去。因為,如果開始依賴某個人,當有一天失去他的時候,那實在是太痛苦了,因此小築很容易答應和他人交往,渴望有人陪伴的感覺;但如果對方提分手,小築也不會覺得太難過。

依附關係是什麼呢?依附關係及分離焦慮由 John Bowlby 所提出[2]。之後,Harlow 進行恆河猴的實驗[3],他做了兩個人造的猴媽媽,分別是有奶瓶的鐵絲媽媽和布媽媽。研究發現,恆河猴除了喝奶的時間會在鐵絲媽媽身上以外,其餘的時間都緊緊依附著布媽媽,發現會讓恆河猴依附的是柔軟、溫暖的觸感,而非食物。這個實驗告訴了我們,在物質需求底下更重要的需求是得到溫暖及被愛。

而 Ainsworth 做了陌生情境的實驗[4]。她拜訪了烏干達的二十六個家庭,提出了三種依附類型,分別為安全依附、矛盾依附,及逃避依附。回到美國後,她進行了著名的陌生情境實驗,一開始媽媽和一歲左右的寶寶在遊戲間,之後媽媽離開,陌生人進來安撫幼兒,最後媽媽回來,她發現:

1. 安全依附型的寶寶在媽媽離開的時候哭泣,但能接受陌生人的安撫,在媽媽回來以後也很快的破涕為笑,在媽媽安撫之下可以繼續玩耍。

2. 矛盾依附型的寶寶在媽媽離開的時候很焦慮,不斷尋找媽媽,但在媽媽回來之後渴望媽媽擁抱卻又對媽媽生氣,甚至拳打腳踢。

3. 逃避依附型的寶寶在媽媽離開的時候會尋找媽媽,但在媽媽回來的時候表現出無所謂的樣子,甚至想逃避。

小築屬於逃避依附型的孩子,在小的時候時常目睹爸媽爭吵,之後面臨爸爸過世、媽媽不斷進出醫院的狀況,小築的照顧者不斷變動,導致小築和照顧者的連結並不深。因為小小年紀的她,不知道自己會在這個家住多久,或是哪天又要搬到哪裡或轉學,她習慣不和人有太深的連結。但內心深處又十分渴望被愛,因此在網路世界中尋找一個又一個可以陪她的人。

國中三年的時間,小築和寄養家庭的衝突不斷,小築染頭髮、交男朋友、和男友出門徹夜未歸、甚至帶男朋友回家藏在家裡…等,讓寄養家庭不勝其擾,寄養家庭多次和社工討論想終止寄養。

很幸運的是,小築在國中遇見了很關心她的班導。小築在班上表現還不錯,成績中上,也和同學相處的不錯。小築不像在國小一直轉學,國中三年都在同一個學校就讀。對於小築來說,導師是個相對來說長期而穩定的客體,讓小築感受到無論她犯了多少錯誤,還有一個人沒有放棄她。

這對小築來說,就是一個難得的「矯正性情緒經驗」(correc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14]。這是個跟以前不一樣的經驗,所謂的「矯正性情緒經驗」指的是:當個案再次經歷到在其他關係中未能解決,以及在過去成長的依附關係中經常經驗到相同的人際模式時,諮商師或是個案的重要他人能以嶄新且有效的方式來回應。對小築來說,「感受到無論犯了多少錯誤,都沒有被放棄」就是個很重要的新經驗,導師是個穩定的重要他人,讓小築知道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帶給小築莫大的幫助和力量。


圖片|來源

  • 爸媽可以怎麼做:

  1. 培養安全依附的孩子:孩子的第一個親密關係,就是父母,孩子和父母的依附型態將會影響未來他和男女朋友的關係。在寶寶哭鬧的時候,父母若能敏銳的覺察孩子的需求,並能適當的安撫寶寶;隨著孩子長大,當孩子有異狀或是需要協助時,父母若能敏銳的覺察到孩子的需求,給予陪伴和支持,這樣比較容易培養出安全依附型的孩子。

  2. 當你情緒失控打罵孩子,請向孩子誠懇的道歉,並表達爸媽還是很愛你。

  3. 當孩子開始不信任父母,不想和爸媽說心事時,告訴孩子「爸媽也在學習改變,當你想找人說話時我們都在」

  • 爸媽不要做:

  1. 不管孩子做什麼都被罵:讓孩子感覺到做A也不對,做B也被罵,久而久之孩子可能會有習得無助感,覺得做什麼事情都是錯的乾脆就不做了,開始自我放棄。

  2. 忽略或否定孩子的需求:像是過早訓練孩子如廁,或是當孩子尿床時,嚴厲的責備孩子。

  3. 有條件的愛:像是「如果你不吃青菜(或是不好好寫作業),我就不愛你了」,這樣可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若不照著父母的話做,就不被愛了。這樣的孩子可能學會做一些讓父母開心的事來討好父母,但內在卻非常缺乏安全感。

  4. 若父母長期有上述的狀況,孩子可能會非常焦慮,變成又想靠近父母又害怕靠近的矛盾型依附;或是開始逃避,假裝無所謂,變成逃避型依附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