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感情中的相處和溝通,男性和女性總會表現出那麼多的差異?心理學研究告訴你,男女在「情緒感知」方面的能力真的不一樣!

昨天又聽到一個朋友說和男朋友吵架了。她問他,感覺最近你對我有些心不在焉,是有什麼事煩心嗎?還是太忙了?結果他說,沒有啊,你是不是想太多了。我的朋友試圖羅列出一些她感受到他情緒不正常的瞬間,他卻幾乎沒有什麼回應。朋友於是變得大為光火。

「每次試圖跟他溝通,都只有我一頭熱,他只會說一句,沒有啊,然後就是嗯嗯哦哦。」

我在很多女生朋友口中都聽到過類似的故事。她們覺得委屈、不被重視、覺得無法溝通。也有男生朋友跟我抱怨過,女生「事太多」,總是琢磨不透她們的心思;還是男生之間互相都很好懂。一位雙性戀的男性朋友也曾告訴過我,和男性發展親密關係與和女性發展親密關係的感受是很不同的。

這個情境看似日常,實際上卻包含了很多重要的信息,它之所以會反覆出現,有著很多原因。我們今天就要冒著討論性別的風險,來說一說這個問題。

男女在情緒智力上的差異表現

在親密關係、人際關係中的種種表現,其實都和我們的情商相關。心理學博士 Dan Goleman 指出,情商主要表現為四種能力:對情緒的管理能力,對情緒的覺察能力,共情能力,以及一些社會技能。在生活中,被吐槽「情商低」的大多是男性,我們似乎總是有女性更善於管理、利用和表達情緒的印象。事實上,在諸多的情商研究和測試中,女性的確顯現出了比男性更高的情商。

那麼,女性是真的比男性擁有更高的情商嗎?我們來看一些心理學研究:

女性在情緒管理上的能力優於男性

Farrelly 與 Austin(2007)邀請了 199 名大學生(137 名女性,62 名男性)參與研究,並使用了情緒智力測驗(Mayer-Salovey-Carus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est, MSCEIT),其中包括了看圖識別情緒、根據顏色或味道回憶相關的情緒、識別一種涵蓋不同情緒的複雜情緒等任務,以此測量男性與女性在四個方面上的表現(Brackett & Salovey, 2006; Farrelly & Austin, 2007)。

結果發現,其中,女性在「管理情緒」這一維度上的得分顯著高於男性(p<.001)。也就是說,在有需要的時候,女性更能夠克制第一反應,讓自己不被情緒「牽著鼻子走」,有選擇地做出對目標/結果更有利的其他反應(alternative actions)。

此外,這些女性參與者們在主觀報告中也表示,自己對情緒有更好的控制力,以及能控制情緒以便給他人留下好的印象等。

推薦閱讀:停止挑釁!不讓吵架毒化親密關係的四大秘訣


圖片|《春嬌救志明》劇照

女性比男性有更強的情緒覺察能力(emotional awareness)

Barrett,Lane 和 Schwartz (2000)的一項研究發現,男女在對自己情緒體驗的分辨和表述能力上也有著顯著差異。為了提高結果的普適性,該研究的上千個志願者來自於在年齡、受教育背景、社會經濟地位和文化這幾個方面有很大差異的 7 個樣本人群。

在研究中,志願者們需要完成一個情緒覺察力水平量表(Levels of Emotional Awareness Scale, LEAS),這個量表包含了 20 個情景題,他們需要做的就是根據情景去揣摩和分辨當事人此刻的情緒。 

比如,量表中的其中一個題目是:「你和你最好的朋友在同一個單位工作,你們單位有一個年度的最佳表現獎,你和對方為了拿到這個獎都在非常努力地工作。年末的一天,這個獎項的得主宣布了——是你的朋友。此時你會感覺如何?」

而測試得分則是基於人們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用更加細緻和精確的詞,去描述自己處於那個情景中的情緒。比如,一個非常簡單且不具體的答案——「我會感覺很傷心」,可能會比一個更加詳盡、複雜的答案得分低——「我會在為自己沒有得到想要的獎項感到失望和可惜的同時,也對拿獎的人產生一絲嫉妒——因為我也是那麼的努力。不過,因為這個人是我最好的朋友,所以我內心對他的祝福可能是更多的。總是,我的心情會比只是一個普通同事拿獎要更加五味陳雜。」

結果顯示,在所有樣本中,女性志願者都在 LEAS 上取得了更高的分數,體現了更強的情緒覺察能力—— 比起男性,她們更擅長於辨識不同的情緒體驗,並將它們以更加複雜和有層次的方式描繪出來。

並且,在研究者控制了男女志願者在語言能力上的差異後,結果依舊沒有發生變化。也就是說,這種情緒覺察能力的差異並非是由於女性更擅長運用文字,或是知道更多表達情緒的詞語,等等,而的確是在對複雜情緒的感知和表達能力上的差異。

所以,當女性在用語言表達的時候,其中包含的意義可能遠遠不像表面上那麼簡單。有時候,女生也會選擇非常簡化的表達,比如男生問女生「要選什麼?」,女生只說了「隨便」兩個字,但是此時,女生的心中可能已經經過了一萬次對情緒的覺察、識別,最終才做出了這樣的表達。但是男生則可能會覺得,她真的是覺得「隨便」。

另外,這種對情緒的覺察能力,也與共情能力親密相關——你是否能夠設身處地地共情那個情景中的自己。

女性比男性更擅長「共情」(Empathy)

在 Goldenberg 等人(2010)對 223 人的研究中,他們還使用了另一種自評式(self-report)情緒量表(SREIS),試圖從不同角度來理解男女在「情緒智力」上的差異。

推薦閱讀:讓吵架變得有價值!八個吵架心法促進溝通效率

結果發現,女性在情緒識別與情緒使用方面的表現也顯著優於男性。其中,情緒識別指的是「我能夠理解別人所傳達的非語言信息」,「透過別人的面部表情,我能知道他們當下的情緒感受」等;而情緒使用則指的是「當別人告訴我他生活中發生的一些重要事件時,我能彷彿自己也正在經歷這些事件」。

Goldenberg等人研究中所涉及的「情緒識別」與「情緒使用」其實反映的正是人們的共情能力。

Roger等人(2007)將人們的共情能力分成了三個不同的維度,包括:

  • 認知共情(cognitive empathy),即一個人能夠從他人的視角去理解和看待他人正在經歷的事件;研究顯示,男女在這個維度上的差異不大。

  • 情緒共情(emotional empathy)(也是最為大家所熟知的一種),是指人們能夠感同身受他人所感受到的情緒;

  • 共情擔憂(empathic concern),又被稱為同情心,指的是一個人時刻準備著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在後兩個維度中,女性的表現都顯著地更加優秀。

由此可見,一個人能夠更好地識別情緒,反應了他擁有更好的情緒共情能力,而一個人更擅長使用情緒,則說明了他善於從他人的視角看待他人的經歷,反應了他的認知共情能力。所以,可以說,更善於識別情緒、使用情緒,在某種程度上反應了一個人更好的共情能力。

看了這些研究,你可能會明白,為什麼在親密關係的相處和溝通中,男性和女性總會表現出那麼多的差異。

該如何在長期相處中彌合這些差異呢?

你們現在的種種摩擦、不適合,首先是因為你們身上有很多差異。這些差異是各自在過去漫長的人生中被形塑出來的。你首先要意識到,你們對同一個外部刺激的解讀和回應可能都是截然不同的,你們對同一種行為的解讀可能也天差地遠。

我們總是會慣性地用自己的體驗解讀其他人在這個世界中的體驗,這是必須的;但如果我們不能對差異抱有足夠的預期,矛盾就會不斷出現。不是每個人都是和你一樣的人。對差異有著預期,能夠讓你有可能拋開自己的感受,站在全新的角度傾聽和理解對方,進而學習用對方能更好接受的方式去對待對方。

而對於異性戀情侶來說,不同的性別身份所帶來的,在先天的生理體驗和後天的社會塑造上的差別經歷,往往是兩個個體差異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推崇男女平等,並不是說要無視和否認這些差異的存在。

在成長過程中,多數父母、老師,都在處理女性的情緒上,更加細緻和小心。人們害怕撫養出一個情緒「細膩敏感」的男孩子。期待對個體的塑造,早就被大量心理學研究證明。無論是來自自己還是他人,期望都往往會讓現實朝著那個方向發生。男孩子感受到的社會對男性的期待,就是不要太細膩敏感,於是我們才有了現在這麼多對情緒低知低能的成年男人。

而社會對於女性更擅長處理情緒的期待,包括今天這篇文章本身,也對女性形成了一些影響。例如,研究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陷入反芻思考(rumination)(Nolen-Hoeksema & Jackson, 2001),即反覆回想一些負面的體驗和經歷,反覆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實驗者通過更加具體精細的量表調查發現,在「感到焦慮和壓力」這一項中,男女兩性並不因為性別有著顯著差異。而在「自己是否可以控制情緒」、「自己是否要為處理關係中情緒基調負責」、「自己能否掌控負面事件」這三項中,女性明顯表現出,比男性更擔心自己無法控制情緒、更擔心無法掌控負面事件、以及更覺得自己應該為關係中的情緒基調負責。

這些事可能也是社會告訴女性的。包括讓女性感到更多的無力,以及覺得自己更有責任處理關係中的情緒問題,也包括了覺得關係中如果情緒基調不好,女性往往覺得是自己的錯更多。這些都給女性帶來了直接的痛苦。比如,她們可能會在親密關係的處理時更加小心翼翼,即便有小心思也會藏著掖著,不會清楚地溝通或者表現出來。

而我們討論的目的在於,意識到前文中提到的這些差異的存在,同時意識到這些差異是被塑造出來的,也就意味著,這些差異是可以通過較為長期的雙方共同努力去彌合的。

在這裡我們要再次強調,本文中討論的所有基於性別的差異,都是群體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是一種大概率事件,無法用來預測個體的具體情況。作為個體的男性完全有可能是情緒智力非常高的。


圖片|來源

首先,你們雙方都要承認差異存在,且承認彌合差異會讓你們的關係更加順暢。男性比女性更不容易有在情緒相關方面改變的意願,因為他們意識不到提升情緒智力對他們而言的好處。他們害怕這種改變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煩惱,而不是快樂。如果他願意因為愛你,為了讓你的感受更好而嘗試改變,恭喜你,你很幸運。

你們在長期的日常生活中,都要加入更多的情緒分享的小環節。情緒覺察和表達力好的一方,可以經常用自己的行為為對方示範。比如,主動分享自身的情緒感受,用共情的方式說出對方的感受,讓雙方都體會到情緒相通那一刻的震撼性的美妙感受。

如果你是雙方中情緒智力更強的一方,你不能指望平時不做任何投入,而在問題出現時,對方突然就具備了和你一樣的能力。也不必因為對方無力與你開展你渴望的溝通而憤怒。這樣的差異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

而當你想要和對方溝通你感受到的,關係中出現了一些情緒問題時,如果對方的能力無法一朝一夕提升,你可能需要改變自己的問題解決策略。比起一定要讓對方說出他完全意識不到的情緒和情感,不如直接告訴對方,你在哪些情境中、對對方的哪些行為感到了不滿,並提出你期望的對方能夠做出的改變,與對方進行協商。當然,暫時地跳過情緒,只能是一時的應急策略。但它至少可以避免矛盾無謂的升級,也能夠避免對方說出那句最讓你怒火中燒的「你想太多了」。

原諒並體恤他的無知。情緒覺察能力低下已經被實驗證明有一些劣的負面影響,男性的抑鬱問題甚至身體上的不適感都與之相關。愛他的你,要長期慢慢地幫助他覺知,而在那之前先用更加直接的方式溝通你自己的需求,照顧​​好自己在關係中的感受。這可能就是我們能給出的一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