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俗女養成記》看 39 歲的女人,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小孩,怎麼了嗎?把工作和男友都「辭」掉的陳嘉玲喊:「我真的錯了我不該當新時代女性!」背後,其實是我們哪些心酸苦楚?

「想越多越難嫁,越晚嫁就嫁越差。」嘉玲的阿嬤當頭棒喝,從以前相親結婚再談感情,媒妁之言到自由戀愛,結婚戀愛應該比以前的開放,更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從擇偶到感情培養,為什麼還讓我們想這麼多,而最終那個他仍然不是對的人?

自由戀愛的社會 為什麼還想這麼多?

從找對象到結婚的過程就如同尋找目標市場,考察雙方需求,從內而外的條件,容貌、身高打扮、性格、價值觀等等。雙方在相識過程中彼此情投意合,進入戀愛關係經過長時間的相處過後,認定對方就是真命天子。

我們常說婚姻不是買賣,但絕對不只是因為婚姻更為神聖,有時候是因為根本無法單純的按照自由市場機制取得平衡,在買賣過程中從買方、賣方達成共識後交易就完成了,在婚戀關係中,如果也能這麼一翻兩瞪眼,也許會容易的許多。

無奈的卻是,婚姻與買賣不同,在自由戀愛下,交往明明是兩人的事,然而,就在兩人決定走向人生下一階段,隨之而來的卻是「兩家」的考驗。

不論你們是交往一年、五年、十年,這段考驗彼此感情的「鑑賞期」有多久,一對愛侶變成兩家,從「兩人」變成最多「六人」的課題,就容易擦槍走火,其中又以準婆媳的關係最常面臨首要導火線。

在《俗女養成記》中,回溯陳嘉玲童年記憶裡,受高等教育擔任教師的二姑姑雅子是人人眼中標準的「淑女」,陳嘉玲看著原先二姑姑與「阿德叔叔」經過自由戀愛後論及婚嫁,卻因為年紀讓未來婆婆質疑生育能力,附加需要先進行身體檢查的條件,讓二姑姑難以接受,遭受羞辱讓她深感委屈,最後連未婚夫都沒見上,這段佳話就在媒人與準婆婆的嘲諷與碎嘴下告吹了。


圖片|《俗女養成記》劇照

這段回憶埋藏在記憶裡,長大後的陳嘉玲一心也想成為新時代獨立女性,同樣的卻是面對到準婆婆過度的「關心」。

「我幫你安排了烘焙課。禮拜一和禮拜三早上要跟我去做瑜伽」
「還上什麼班,妳不是要辭職了嗎?」
「結婚之後家庭最重要,要回歸家庭,什麼工作都不重要」

「好心」要幫陳嘉玲挑選婚紗,一起去逛街熱心添購各種風格違和的行頭,陳嘉玲無奈崩潰的向未婚夫宣洩:在這樣下去,我都快要不認識自己了更讓人惱怒的是來自另一半的嘻笑,對男友江顯榮來說「反正我媽是好意」「有那麼嚴重嗎?」

當然,比起那些直接擺臉色的惡婆婆,這些行為看起來都是善意的表現,如果不領情,外人看了的確覺得不知好歹,但是難道作為媳婦以後就不能有自主權了嗎?

結婚要穿的婚紗、日常的穿著打扮、未來生涯規劃,以後的日子該如何是好,想到這邊我們也與劇中的陳嘉玲一同陷入焦慮了。

小時候媒人那句:「結婚從來就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家人』的事」直到現在都還鐵證般在自己身上應驗了。

當新時代女性,真的錯了嗎?

「婚前是處女婚後才會幸福」
「嫁有錢比沒錢好錢 」

在祖孫揶揄談笑之間,所反映的卻是最寫實的擇偶條件,從小就學會觀察大人的世界,陳嘉玲早就懂得,不只是挑尪,在供需平衡的市場當你選擇對象的同時,自己也正在被選擇。

小時候,陳嘉玲看著自己與台北來的表姐就存在著本質上條件的落差,每當大姑姑一家來訪,就旋起一陣風,輸人不輸陣,媽媽緊張的要求穿上的衣服,看著大姑姑如何富養女兒,成為才貌雙全的女孩兒,在長輩面前受寵,成為淑女成了心之所向。

只要把自己培養成淑女、做個新時代女性,就能找到好對象了吧?結果卻都不盡人意。

39 歲,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小孩,即將論及婚嫁,被外來的干擾,未來婆婆的控制、 Mark 的撩妹攻防戰、大爆走後離職,讓陳嘉玲亂了陣腳,把工作和男友都「辭」掉的陳嘉玲,回到台南老家。

延伸閱讀:當《俗女養成記》變媽寶觀察筆記:遇到媽寶到底要放生還是陪伴?

陳嘉玲在車上吶喊:

「我真的錯了我不該當新時代女性!」

淑女有比較強嗎?在交叉敘事中我們可以不斷窺探到陳嘉玲從小到大的成長環境,遇上的人事物,其實在小時候,她就看見不同女性的樣態,阿嬤、媽媽的害羞保守,傳統的家庭主婦,對陳嘉玲的教育理念是忍耐、矜持,才能當個好女孩、好媳婦,而那個大姑姑傲氣高尚、說話語帶嘲諷,顯得尖酸刻薄,將小孩成為炫耀的工具,這樣的偽淑女恐怕也存在不為人知的悲哀。


圖片|《俗女養成記》劇照

不畏沉沒成本 成為讓自己快樂的俗女

結婚進行曲急殺出休止符,當你看到陳嘉玲向男友提出分手時,你心中的小劇場是如何呢?
「這樣就分手會不會太可惜?」
「分得好!男友是媽寶分手應該的」

不為了誰,陳嘉玲選擇和自己和解,過去為了保住飯碗,按部就班、中規中舉的把工作完成,即便有再多的烏龍鳥事,都能忍氣吞聲。一直以來想要有自己的家,面對條件好像還可以,沒有什麼悸動的男友,卻也能度過餘生。

這樣的人生真的快樂嗎?還是最後才發現一切只是讓自己更沉重?

也許現在只是婚紗不能穿自己想要的,以後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恐怕會有更多的剝奪感。

延伸閱讀:《俗女養成記》:39 歲不結婚,我沒孩子沒老公又得罪誰?

在外人眼中 39 歲,還不結婚,想這麼多,前面耗費的青春都白費了!換一個角度想,在台北搏命奮鬥快二十年,和交往三年半的男友好不容易就要結婚,終於要有一個自己的家,此時才開始懷疑,眼前的另一半真的是那個對的人嗎?如果是你又會怎麼選擇呢?害怕斷送自己的感情線而選擇繼續吞忍,又或是妳也能像陳嘉玲霸氣的一走了之?

如果當個順從的女孩,默默接受一切繼續下去,面對的可能是未來的幾十年無法坦然做自己,不論 20 歲、30 歲、40 歲,都是一樣的,在工作上、感情上只要我們願意,勇敢揮別過去都不會太遲,最怕的就是,不願放過自己,將錯就錯過了一輩子。結婚證書不是幸福人生的保固卡,39 歲毅然決然向男友提分手又如何。

在劇中,陳嘉玲從小就被爸爸媽媽阿公阿嬤教導要當個功課好、有禮貌的「淑女」,早點結婚嫁個有錢好對象,雖然是上個世代的時代時代背景,但這樣的觀念至今仍然深植在許多壓抑女性的心中。

長輩要女性當個好妻子好媽媽,同儕的比較競爭,又讓想成人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新時代女性,兩者的衝突仍然存在現代女性的生活,如果妳也是如此的話,也不要太沮喪,只要妳想,隨時都能告訴自己,是時候該成為一個為自己理直氣壯活著的女人,就算是俗女,也是個坦坦蕩蕩對得起自己的快樂俗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