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嚮往愛情,也一直相信真愛存在。不是沒有過戀愛的機會,就是覺得還沒有遇到對的人。」愛情是一場宿命,還是培養與磨合呢?相信哪一種觀點會讓我們離幸福更近一點呢?其實最好的幸福公式,應該是一點點宿命+對成長的信心。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前幾天,在後台看到一條很有意思的留言:

「小姐姐你好,我長這麼大從沒談過戀愛,但我嚮往愛情,也一直相信真愛存在。我倒不是從沒有過戀愛的機會,但就是覺得還沒有遇到那個對的人。也有幾次開始感覺還不錯,但約會接觸多了,又覺得差點什麼。

我的好朋友都勸我要求低一點,可我覺得自己的要求並不高。他們還讓我別太執著,找個喜歡自己的、不反感的人體驗一下,慢慢培養感情。但我做不到將就。可我也真的想戀愛了,為什麼那個人就是不出現呢?」

這位小伙伴的留言可以說是非常有代表性了。有一些人相信真愛,不願將就。也有另外一些人認為感覺是可以培養的,沒有一個特定的、唯一的「對的人」。

那麼,愛情究竟是一場宿命,還是培養與磨合呢?相信哪一種觀點會讓我們離幸福更近一點呢?今天就想來聊聊這兩種不同的戀愛觀。

心理學家們認為,人們對於關係所抱持的信念——關於關係是如何形成、改變和發展的信念,會影響他們在關係中的思考,感知以及行為的方式(Knee & Petty, 2013)。這種影響從關係還未建立時就有所體現,並一直持續到關係結束。

說到對親密關係的信念,最經典的便是 Knee(1998)提出的關係內隱理論(Implicit Theory of Relationships)。在該理論中,他將人們的愛情觀分成了兩種類型:宿命型(Destiny Belief)和成長型(Growth Belief)。


圖片|knowYourself


圖片|knowYourself

人們對戀愛的信念有兩種:成長型和宿命型

顧名思義,宿命型的人相信愛情是命運安排,命定之人是存在的;而成長型則認為好的伴侶是培養出來的,而愛情是共同成長。研究指出,我們對愛的信念是相對穩定的,不會輕易改變(Franiuk et al., 2002; Knee et al., 2003)。

來看看宿命型與成長型在關係的各個階段的具體表現:

未進入關係時:

  • 宿命型

他們對戀愛及伴侶有很多的、具體的想像或要求。他們相信一見鍾情,注重第一印象,並認為一段關係只有「命中註定」和「不適合」兩種情況。

他們容易陷入對他人的短暫迷戀、但戀愛的次數並不會太多(或者維持時間總是很短),他們中有許多長期單身。他們總因為對方某一點滿足了自己對「對的人」的想像,以為對方就是那個人,接著又在迅速進入關係後發現對方不是自己想要的人。宿命型的人,一直苦苦等待著「對的人」出現。

  • 成長型

他們對伴侶和關係沒有太多具體的要求。即使他們也會有自己的一些想像,但這些想像並不影響他們的實際行動。他們相信感情可以培養,願意抱著「相處看看」的心態開始一段關係。他們相信日久生情,也更加接受朋友變情人的情況。

關係初期:

  • 宿命型

他們會很注重一些很小的信號和細節,並堅信可以通過這些細節推測對方以後的行為,準確預測這段關係的未來。比如,「一個剛在一起就不秒回我的人,以後肯定連我消息都不會回」、「沒有刪前任的絕對是渣男」。他們時刻在評價、檢驗和考核對方,看對方到底是不是那個「對的人」。

  • 成長型

他們更加接納對方的優點與缺點,在一開始相處和磨合時,更多以「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出發,懷著從新認識一個人的心態,發現對方的特點,而不太想「他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關係中:

  • 宿命型

當關係已經穩定,他們基本確定對方就是「那個人」時,遇到矛盾他們容易過激反應——難以接受「對的人」怎麼會這樣?會因為一些非常細節的事想要分手或者徹底拋棄關係,因為他可能不對。他們容易陷入輕易給伴侶或是一段關係下結論的情況。

  • 成長型

他們在關係中整體上是積極主動的。他們會主動地去發現關係中的問題,很願意和伴侶一起磨合,解決問題。他們不會輕易做出結束關係的決定,也不會輕易地給一個人下結論,或是在整體上否定一段關係。在他們看來,矛盾是很正常的,也是可以被解決的。


圖片|來源

成長型的人在愛中做加法,宿命型的人在愛中做減法

兩種類型的人在處理戀愛中的理想與現實時也是很不同的。一項研究發現,人們對於戀愛的不同信念,決定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是否會影響他們對關係,以及伴侶的滿意度。(Knee, Nanyakkara, Vietor, Neighbors & Patrick, 2015)

宿命型的人通常無法區分對愛情的理想理想與現實,而成長型則能夠將兩者分開對待。因此,當宿命型人發現戀人和自己理想中有差別時,會因為這種落差而感到深深的失望。這種落差會真實地影響他們對這段關係的滿意度。

而成長型人則會將這種落差解讀為一種自己開始深入了解伴侶的信號,認為落差是由於自己正在認識真實的他。他們雖然可能也會有短暫的失望,但他們接受這種差距,並不僅不會因此給伴侶或是這段關係扣分,還會在日後相處中看到伴侶的改變和成長時給他加分。

還有一些成長型甚至會完全分開看待理想與現實。比如,一個人清楚自己喜歡好看的人,但自己的伴侶長相普通,但他可以坦然接受:我喜歡外貌出眾的人,我的伴侶並不是,但這並不妨礙我喜歡他。

而宿命型由於無法處理這種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加上他們本身對於另一半的「理想」就更不切實際,所以一開始懷抱高期待的他們,就會在進入關係後不斷給對方「扣分」。

在愛情中過於崇尚宿命,注定無法如願以償。

這是因為首先,宿命型認為關係中對另一半的投入、承諾和愛應該是一步到位的。他們眼中的「宿命」是電光火石,是一見鍾情,是「見到他的第一眼就在內心和他走完了一生」。但,就像上面提到的,他們一直在評估和審核對方——自己都做不到一步到位的投入和承諾,卻如此要求他人。

其次,宿命型對於愛的認知是不切實際的。與自己完美契合的、「對的人」是不存在的。且契合與否本身就是一個流動的狀態,隨著個體成長及環境變化,雙方在價值觀、個性等方面都可能發生改變。一個自始至終完美契合的對象,只可能存在於想像之中。

什麼樣的人相信成長,什麼樣的人相信宿命?

1. 成長型想要成功,而宿命型害怕失敗

在 Elliot 和 Church(1997)提出的動機模型中提到,人們選擇做或不做一件事的動機可以分為兩種:獲取成功(Approach Motivation)和避免失敗(Avoidance Motivation)。簡單來說,就是有一些人就算知道有失敗的風險,也想為了成功一搏,他們對成功的渴望蓋過對失敗的恐懼(例如:「哪怕終不遂我願,試過就不後悔」);而還有一些人比起可能面對的失敗,寧可選擇不要成功(例如:「如果遲早會受傷,那我寧願不開始」)

成長型的人之所以在愛中表現得更加積極和主動(包括關係開始前和關係進行中),正是因為他們渴望一段好的關係,並且不逃避犯錯,也不害怕「試錯」。而宿命型的人則顯得被動和保守得多,他們的顧慮更多,總是擔心對方是錯的人,所以遇到了困難和衝突,他們只想早早抽身。

2. 宿命型與成長型的不同也體現在人格特質上

 在大五人格模型中,宿命型的人體現出了更低的開放性和更高的神經質水平,而成長型的人展現出了更高的責任心和宜人性水平(Knee, 1998)。這種差異與我們前面的討論也不謀而合—— 宿命型的人更加保守和敏感,成長型的人則更願意承擔責任,擅長與人相處。 

3. 成長型多為安全型依戀

Rusbult, Zembrod t 與 Gunn(1982)的研究則提及,人們對戀愛的信念可能與依戀類型也有一定的關係。他們認為,重視相處與磨合的人更有可能是安全型依戀。這主要是由於,安全型的人在關係中更加能夠去信任和依賴自己的伴侶,因而也更願意和對方共同努力,並相信兩個人可以共同努力,讓關係變得更好。

最好的幸福公式:一點點宿命+對成長的信心

宿命和成長看似是兩種對立的觀念,但研究發現他們並不互斥。也就是說,一個人是可以既相信宿命,又相信成長的。因此,關係內隱理論的提出者又在後續研究中,將這兩種類型的愛情觀進一步劃分成四個不同的維度(Knee et al, 2001, 2003)。


圖片|knowYourself

從圖上來看,那些不太相信宿命,高度相信成長的人,被劃分為培養取向(cultivation );那些不太相信成長,高度信奉宿命的人,在關係中是評估取向(evaluation )的。我們可以把這兩種取向簡單理解為文章中討論的成長型和宿命型。

而那些既對沒有成長的信心,也不相信宿命存在的人,所表現出來的是徹底的無助(helplessness),他們可能就是人群中的愛無能。最後一種,是那些既相信命運般的愛情,又願意在愛中成長的人,被稱為優化取向(Optimization)。

成長型也會遇到他們自己在感情中的問題。Knee 等人認為,培養取向(成長型)的人縱然有更大機率獲得長久、穩定的關係,但一味地相信矛盾可以解決,伴侶可以成長,也可能讓他們陷入一段有毒的關係中無法脫身。比如,堅信一個對自己很差、劣跡斑斑的伴侶會改變,或是對一段實際上已經無可挽回的關係盲目樂觀。

而評價取向(宿命型)的人即使不切實際,也很難獲得滿意的關係,可是他們也更加容易放下一個人,在關係中受傷時能夠更快走出失戀的陰霾。因為他們要做的只是說服自己:他不是我的那個人。

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定義哪一種戀愛觀是「好的」,哪一種是「不好的」,它們各有利弊。不論處在哪一種的極端,都可能阻礙我們獲得幸福。而最理想的戀愛信念則是宿命加上成長,各取所長,也就是圖上優化取向所在的區域。

那,好的宿命+成長型,大概是什麼樣子的呢?

首先,是需要對另一半、對親密關係有要求。宿命論的人對於另一半有很多的要求和想像。其實有要求本身並不是一件壞事,甚至可以說是必要的。我的建議是,將要求化作一些明確、清晰的原則問題(deal-breaker)。比如,「他不能抽煙」、「他得是一個對我父母好的人」、「他必須要尊重女性」,等等。

但要注意的是,這些要求不能太高,不能太模糊,也不能太多。一個什麼都想要的人,往往也是最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的人。

另外,像宿命型一樣重視「感覺」這件事也很重要。感情雖然是可以培養的,但面對一個完全沒有好感、甚至反感的人,也能夠把感情「處出來」麼?答案大概是否定的。雖然有互相吸引的化學反應不一定就是真愛,但如果毫無化學反應的感覺,愛情顯然也並不存在。

不過,在確認了關係之後,我們就需要像成長型一樣去經營。一段越來越好的關係,絕不是因為沒有問題——看似沒有問題的關係可能才是最不堪一擊的。相對的,正是因為有各種各樣問題,然後你們面對了這些問題,解決了這些問題,才促進了彼此的成長,也完成了這段關係的成長。

完美的伴侶縱然不現實,可「足夠好」的伴侶卻是存在的。希望你能抓住那個「足夠好」的人,一起成長成彼此那個「對的人」。一個人嘗試開始,然後兩個人保持努力,足夠好的幸福就離你不遠啦。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