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聊正面的話題,想要跟人拉近距離,你或許可以從「吐槽話題」開始。從心理學「負面優先效應」帶你看,哪五種話題可以快速搭起話題金字塔。

比起正面的事,聊負面的事更容易讓人有共鳴。

可能遇到的問題

和別人聊天的時候,我會很容易就沒有話題,一會兒就冷場了。到底應該如何挑選話題,才能跟對方越聊越熱絡呢?

延伸閱讀:親愛的,你是聊天沒有內容,還是聊天沒有技巧?

常見的說法:選擇聊「特別」的話題。比如:「我最近喜歡上了古典樂,特別喜歡 ×× 音樂家的作品!」

更好的說法:尋找「共鳴感最強」的話題。比如:「我老公什麼都不錯,就是回家衣服都亂丟,真是讓人受不了!」

為什麼要這樣說

很多人以為,能否維持聊天時熱絡的氣氛,取決於「話題本身精采不精采」,所以他們在聊天時,喜歡講聳動的、難得的、特別的話題。但事實上,能激發別人聊天欲望的,往往不是「話題的精采性」,而是「話題的共鳴度」。

日本著名的節目製作人美濃部達宏曾經提到,如果想要跟任何人都有話聊,有五種話題可供選擇,剛好堆成了一座「能引起共鳴的話題金字塔」。從最低層到最高層,依序是;家庭、學校、飲食、工作、藝術(泛指音樂、影視、書籍、繪畫等各類作品)。

在這五層裡,越接近底層,話題就越普遍,尋找共鳴就越容易。越往上層走,話題越進階,共鳴就相對弱一些,而「觸礁」的可能性則會變大。比如說,喜歡貝多芬的不一定能跟喜歡莫札特的一起聊,金融家很難跟藝術家有共同氣質。

但是,伴侶有什麼讓自己受不了的習慣、上學時有哪些難忘的回憶、附近有什麼值得推薦的餐廳 …… 這些話題基本都能引發共鳴,讓大家參與進來一起聊。所以,當你不知道聊什麼的時候,不妨按照「家庭—學校—飲食—工作—藝術」這個順序找話題。

不過,很多人會出現的錯誤就是把「找共鳴」當成了「求認同」。結果,這個話題雖然可以聊,但是「聊不開」,也就是缺乏延展性。像是如果你說到一件事,對方只是接一句「是哦」,那接下來可能就沒話說了。

就像同樣是聊天氣,英國人卻樂此不疲,因為英國的天氣是以陰晴不定著稱的,他們可以從「明天會不會下雨」聊到「全球暖化對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預測,聊起來充滿變數和趣味,這就是所謂的「延展性強」。可是,如果對方所在的城市四季如春,「天氣」就不是個可以延伸的話題。

所以,如果你追求的是迅速拉近關係,甚至是成為知己,除了透過「話題金字塔」找話題,還可以搭配使用一個小技巧:從生活中的共同困擾聊起,追求負向共鳴。比起聊雙方都喜歡或討厭的事情,共鳴會更加強烈,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負面優先效應」。


圖片|來源

如果你在網路上看到兩篇文章,分別是〈比爾.蓋茲最愛去的三間餐廳〉跟〈比爾.蓋茲最討厭去的三間餐廳〉,絕大部分的人會優先選擇後者,想知道這些餐廳到底是怎麼得罪世界首富的,這就是因為我們對負面的資訊更加敏感。

在日常生活中,天氣、交通和職場,都是大家特別喜歡吐槽的:很少有人認為自己所住的城市天氣宜人、交通便利、從不塞車、同事完美到無可挑剔。「負面優先效應」用得好,很容易打開對方的話匣子。

延伸閱讀:菜鳥上班族的第 2 堂課:減肥話題永遠不嫌多

一般來說,結合聊天的「話題金字塔」以及「負面優先效應」,較容易引起共鳴也同時讓話題具有延展性的主題是:

一、讓自己受不了的地方;

二、學校裡的煩心事;

三、不喜歡的食物;

四、工作上的煩心事;

五、接受不了的藝術。

除了這五種話題,你還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去尋找更多主題,透過無傷大雅的共同吐槽,來拉近與對方之間的關係。

延伸思考

這個技巧不只適用於聊天時與人拉近距離,只要你想吸引別人目光、想讓別人產生強烈共鳴,都可以利用「負面優先效應」,用大家討厭的事做主軸。

但是,從不喜歡的東西說起,如果雙方剛好價值觀不同,也可能會造成比較大的衝突。所以,如果只是泛泛之交,最好還是從「大家都喜歡」的事聊起。畢竟,你得在「聊得深入」和「絕不出錯」之間做出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