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 170 就是全殘、不懂健身就是肥宅,男性當然也有身材焦慮。今日我們往往認為超級英雄:身材高大、寬肩膀、倒三角身材,稜角分明的臉孔,是典型的理想男性外表。不過曾有報導比對不同年代的「超級英雄」,發覺現這種英雄,實際上出現才 30 年。

沒有 170 就是全殘、不懂健身就是肥宅,作為男性,當然也有身材焦慮。今日我們往往認為超級英雄的形象:身高很高、寬肩膀、倒三角形身材,稜角分明的臉孔,是種典型的理想男性外表。

不過,其實也是相對晚近才出現的。曾有報導比對不同年代「超級英雄」的外表改變,發覺現這種英雄外表,實際上出現才不到 30 年。

「高與帥」:男性的身材焦慮體現

一位(穿上鞋子,身高有 170 公分)的男性朋友,跟我說到自己過去的感情煩惱:

大學覺得我一個同學有夠美,是女神級,大概 170 左右,但一直保持距離、或不敢變熟,無形之中我也覺得大概不可能,所以都只有君子之交。但我有時候想,就如果我身高 175,搞不好當初會去試。

因為身高不達標準,而感覺到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與此同時,流行時尚、電影電視、雜誌網路,也都不斷告訴男孩,如果你的身高「不夠高」,你可能會被當成沒有吸引力的男性。

除了身高,還有體格。打開交友軟體,你會訝異關注身材的不只有女性。許多男性的個人檔案上,放眼望去無數人都寫著興趣是健身(workout),自拍照則是重訓留著汗水,或者是廁所自拍露出隱約線條。只是,這樣的「理想男性」外表標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如果我是不想追求理想外表的男性,又該怎麼辦?


圖片|來源

「陽剛特質」男體全球化:童話王子,超級英雄,從哪裡來?

麥克‧湯普森與丹‧金德倫所著《該隱的封印》提到,「陽剛特質」(mascunality)長久以來,塑造何謂一個正常的男性標準。相對於「陰柔特質」,陽剛特質包含心理與生理層面,泛指男性被期待要勇猛陽剛,威武不屈,並與彼此競爭獲勝。它一方面鼓勵競爭,另一方面,也貶低軟弱。[1]

而在外表上,陽剛特質則會隨著不同的文化情境,確立怎樣是「理想的男性外表」。陽剛特質並非是一套固定不變的系統,它會隨著不同文化情境,而有不同的樣貌。例如,某些文化中會崇尚男性的高大身材、要有肌肉與線條。而在某些文化中,則可能認為長髮白膚、憂鬱眼神的男性更有吸引力。不過,它們仍然在提醒的是,只要你不是依照這些理想男性標準,你都有可能「不受歡迎」。

不過,這多種不同樣貌、風格的文化背後,仍然是在肯定並強調:作為一個男性,你應該要依循自己所在的文化處境,依照這些外貌規則走,否則就有可能是「不受歡迎的」。


圖片|來源

今日我們往往會認為,超級英雄的形象:身高很高、寬肩膀、倒三角形身材,稜角分明的臉孔,是種典型的理想男性外表。不過,其實這種形象,也是相對晚近才出現的。Atlantic 一篇報導比對不同年代的「超級英雄」在外表上的改變,發覺今日這種英雄的外表,實際上出現才不到 30 年。

例如,1948 年由寇克・艾林(Kirk Alyn)飾演的超人,體格看起來只像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男生。亞當・威司特(Adam West)1966 年所飾演的蝙蝠俠,也是類似狀態。


圖片|來源

事實上,第一個真正擁有我們今日所謂「強壯」外表的超級英雄,很可能是 1983 年開始克里斯多福·李維(Christopher Reeve)的超人系列。而在班艾佛列克 (Ben Affleck) 的蝙蝠俠系列,這種審美觀幾乎達到巔峰:他有 193 公分高。漫威系列的美國隊長、鋼鐵人、鷹眼、黑豹等人物中,我們也能看到這些電影對男性英雄的身材標準,大致上仍遵照著這套標準。

美國主流文化所帶起的理想男性外表,透過這些大眾文化,傳遞給受眾,告訴他們,怎樣的男性體態,是更受歡迎的。性別研究學者拉伊文·康奈爾(Raewyn Connell)便將其稱為一種「男體全球化」(globalization of the male body)的現象。[2]

崇尚高大、崇尚肌肉,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許多台灣男性都曾被嘲笑「沒有 175 公分,就是半殘,沒有 170 公分,就是全殘。」儘管有趣的是,台灣男性平均身高只有 173 公分。換言之,幾乎有將近一半的台灣男性,都是「半殘」。

男人每天受到各種男子氣概圖像的「轟炸」程度,其實並不亞於女性。主流電影、雜誌、廣告、都在試著告訴你,彷彿「金錢」、「事業」奠定了你的內在,而「外表」夠不夠陽剛,則奠定了你的外在。

小隻男孩的煩惱:身高不夠高,就活該被罵半殘嗎?

台灣男性時尚風潮,大約從 90 年代末,隨著男性時尚雜誌進入台灣。1996 年,《瀟灑GQ》在台灣正式發行,1997年,台灣第一本男性時尚雜誌《men's uno》創刊,2000年,《FHM男人幫》台灣版創刊。特別的是,台灣也受到日本文化影響,更有一度出現的流行時尚是「長髮、憂鬱眼神、嘴唇微微開啟」的日本男性時尚。[3][5]

雜誌雖然提供了男性穿搭建議、保養法則。不過,傳播學者袁支翔、蕭蘋(2010)卻認為,這些男性的時尚文本,僅僅是回應「男性在面對消費社會的結構性轉變所產生的焦慮」,但在紓解性別關係的緊張層面上卻沒有太多助益,因為他們仍然缺乏更多性與親密關係的內容。[3]

一位男性朋友曾跟我說,自己因為身高「不夠高」,曾被指導教授開玩笑:

他說:「這學期保障助教的身心障礙者名額,如果身心障礙學生不夠,學生助教的數量就有一定限制。然後老師就開玩笑,叫我趕快去申請身心障礙手冊,這樣系所的助教才不會缺人,哈哈哈幹。」

我很震驚,於是問了他怎麼回答。

人在屋簷下欸!而且我還沒口試,只好說,「老師不會啦,我身高沒問題,智能比較需要申請欸!哈哈哈哈!幹但老師本來就幽默啦。」

他說自己經歷過許多次這種「玩笑」,習慣就好。聽起來很悲傷,卻是許多男孩的真實生命經驗。要當個理想的男人,那條路其實非常狹窄:必須要長相正確,坐姿正確,笑聲正確,身高正確,只能看某些電影,聽某些音樂。(延伸閱讀:專訪城男舊事心驛站主任黃重仁:不論男孩女孩,「使自己成為自己」最重要

而真正惡意的是,這些對於「外表不夠理想的男性」所做的歧視、玩笑,都不是學了多少時尚穿搭、努力迎合眼光,就能改變的。

《該隱的封印》寫道:「所有的男孩都有感覺。但是別人對待他們的樣子,卻常常像是他們沒有感覺。」這樣的教育過程,也讓男性漸漸遠離自己的感受。如果我是不符合框架的男人,我被嘲笑了,只能自嘲應對。覺得受傷了,也不能說出口。久而久之,也養成了壓抑的性格,不善於表達情緒。[4]

那位朋友後來告訴我:「我有時候會特別記得一些身高跟我相近的成功人士。你知道 Thom Yorke 也才 168 嗎?」是的,還有湯姆·克魯斯(170)、丹尼爾·雷德克里夫(165)、詹姆斯·麥艾維(170)、達斯汀·霍夫曼(166)。我們希望有一天,認為自己身高「太矮」的男性,有一天可以不需要記得誰跟我一樣矮,但「很成功」。

性別力過去曾專訪城男舊事主任黃重仁,他說:「男性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下,往往只被鼓勵追求成功,而非追求成為自己。」

女人迷的牆上,有一段話,叫做一個人能使自己成為自己,是最重要的。我覺得這是非常棒的一句話。對男生、女生,都很重要。

放下雜誌,電影,動畫,連續劇,我們知道,作為男性,你很難說出自己的焦慮與不安。但是我們很希望,有一天你能夠理解,光你是你自己,就已經足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