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喝咖啡可以提神、為什麼喝咖啡牙齒會變黃、咖啡會不會讓人上癮⋯⋯關於咖啡,你該知道的 12 件事,通通為你整理好了!

文|紀雋妍

Q:為什麼喝咖啡可以提神?

大家都知道咖啡裡的「咖啡因(Caffeine)」有使人提神、亢奮的作用,但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一杯小小的咖啡卻可以提供這麼多能量呢?這要從人為什麼會想睡開始說起。

推薦閱讀:那些關於咖啡的小事


圖片|《等一個人咖啡》劇照

「腺核苷(Adenosine)」是一種可以抑制神經傳導的物質,當它開始釋放時人就會想睡。而咖啡因的化學結構剛好長得跟腺核苷相似,如果我們攝取咖啡因,身體裡的接收器就會收到令人提神的咖啡因,而不是讓人產生睏意的腺核苷。

尤其,當腺核苷受到阻礙的時候,就會向腎上腺發出信號,使其產生腎上腺素;同時,像多巴胺這類刺激物質也會更加活躍,當這些機制同時作用就會使得身體呈現「派對」狀態。所以並非是咖啡因提供人體能量,而是使神經傳導產生變化。

若想提神,必須在感到疲倦之前就喝咖啡,讓咖啡因提早去卡位,才能發揮醒腦的作用。不過,也有人喝了咖啡照樣倒頭大睡,那可能是因為基因不同使得身體中的接收器對咖啡因不敏感,腺核苷不會被取代,因此無法發揮提神的功能。


圖片來源|食力

Q:喝咖啡會不會上癮?

很多人會覺得如果一天沒有喝咖啡就好像「怪怪的」,全身疲倦沒精神,甚至頭痛欲裂,此時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對咖啡上癮?

其實,這是因為常喝咖啡的人身體會釋放比較多促進睏意的「腺核苷」受體,原先的腺核苷並沒有消失而只是累積,所以只要一停止喝咖啡,就會讓人覺得極度疲倦。每個人的戒斷症狀不一樣,最常出現的是頭痛、疲倦,其他還可能會噁心、嘔吐、肌肉痠痛、心情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 WHO)並沒有將咖啡列為成癮物質,且咖啡的戒斷症狀最長約 2 週內會結束。因此只要減少飲用量,讓腺核苷受體的數量恢復正常,就可以慢慢改善依賴的狀況。建議重度飲用者,以漸進的方式減少攝取量,以低咖啡因的飲品(如:花草茶)取代,可以減緩不適症狀,戒除的成效也比較好。

Q:喝咖啡會什麼牙齒會變黃?

當牙齒琺瑯質有裂痕時,就容易讓咖啡色素附著在牙齒表面上。且飲用咖啡會減少唾液分泌,而唾液是預防蛀牙的重要物質,因此咖啡本身也可能會讓牙齒失去保護層,而更容易染黃牙齒。但因為咖啡色素是屬於外因性染色,所以可以在飲用時使用吸管、喝完咖啡以白開水漱口、刷牙,在短時間內降低色素對牙齒的影響。


圖片來源|食力

Q:喝咖啡會不會骨質疏鬆?

有傳言指出,咖啡裡的草酸和咖啡因會影響鈣質吸收,但以科學角度分析,咖啡裡的草酸含量極低、甚至比平常常吃的波菜更低,每 100 克咖啡約僅有 0.9 毫克的草酸;也沒有研究證實咖啡因會影響吸收鈣質的維生素D。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咖啡因確實有可能會讓骨鈣釋放到血鈣當中。但研究也指出,若是鈣質攝取足夠的人,就能夠抵銷這個狀況,也就是說真正導致骨質疏鬆的關鍵是平常鈣質攝取不足。據國民健康署建議,每日乳製品攝取量為 1.5~2 杯 240 毫升的牛奶。因此,建議除了從日常飲食提升鈣質攝取量,在買咖啡時也可以選擇添加奶類的口味,讓喝咖啡的同時也能補鈣。


圖片來源|食力

Q:為什麼有人喝咖啡會胃食道逆流?

造成胃食道逆流的關鍵在於胃與食道中間的括約肌「賁門」,如果賁門鬆弛加上胃酸量比較多的時候就會發生胃食道逆流,讓人感覺喉嚨灼熱、胸痛、口腔有酸味等症狀,也就俗稱的「火燒心」。

咖啡一直被認為是造成胃食道逆流的罪魁禍首,事實上咖啡造成的問題是刺激胃酸分泌,使胃酸量提高,如果本來就有患有消化道疾病或是賁門功能不佳的人,飲用咖啡後就容易產生不適症狀。然而部分研究也指出咖啡與胃食道逆流沒有正相關,但一般還是建議容易感到不適的人應減少飲用咖啡,降低對胃部的刺激。

另外,傳言說加牛奶的咖啡就不會造成胃食道逆流,其實牛奶只能讓咖啡口感變滑順,實際上仍會對胃部造成刺激。比較好的方式是控制日常飲食,避免菸酒、減少食用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辛辣、甜食、含咖啡因之茶及咖啡等。若症狀嚴重,甚至有出血狀況,應儘速就醫。

Q:一天能喝幾杯咖啡?

根據美國公告的《2015-2020 年美國飲食指南》中指出,咖啡因建議攝取量約 400 毫克以內。以台灣便利商店咖啡為例,中杯美式的咖啡因含量約在 100~200 毫克之間,也就是一天可飲用量介於 2~4 杯內。而每一杯咖啡中的咖啡因會因為烘焙方式、沖泡時間而異,因此難以計算出精準的數量。

需要特別小心的是,日常生活中可能還會飲用茶、可可、可樂、能量飲料等含咖啡因的飲品,需併入計算。

雖然有研究指出咖啡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及神經退化疾病的風險,但因各種研究的結果分歧,且對於每個人的適用性不同,因此不建議沒有飲用習慣的人為此開始喝咖啡。另外,還需注意若飲用添加奶油或糖的咖啡,可能會造成多餘的油脂及糖份攝取。


圖片來源|食力

Q:咖啡豆什麼情況下會產生赭麴毒素?

赭麴毒素(Ochratoxin)是由黴菌的代謝產物,與黃麴毒素類似,只要有水和空氣的地方就可能滋生黴菌,進而產生赭麴毒素。

推薦閱讀:咖啡為什麼這麼香?咖啡烘培時的焦糖化與梅納反應

咖啡從果樹採摘到成為手中的飲品,需要經過許多處理程序及存放時間,每一個環節都可能產生赭麴毒素。尤其在生豆含水量較高的階段,若倉儲保存不慎,最容易有毒素產生。而經過高溫烘焙雖然可減少風險,但若後續保存沒有做好防潮密封處理,赭麴毒素仍有機會生成,且肉眼難以分辨。

而赭麴毒素主要分為 A、B、C 這 3 種,其中以赭麴毒素 A 的毒性最強,會對腎臟造成傷害,且國際癌症研究組織已經將其列為對人可能致癌的物質。因此建議消費者購買咖啡豆後應妥善保存,保持乾燥並隔絕空氣。不建議放在家用冰箱裡,因為取出後容易有水氣生成,造成黴菌易滋生的環境。

Q:咖啡含有丙烯醯胺,需要擔心嗎?

1994 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簡稱 IARC)將丙烯醯胺歸類「可能會造成人類癌症之致癌物」,而咖啡正是含有此物質的食品,因此引起大眾的疑慮。事實上,除了咖啡以外,任何含有天門冬醯胺及還原糖的澱粉類食物,經過 120 度以上的烘烤或油炸都有可能產生丙烯醯胺,全世界上舉凡炸烤馬鈴薯製品、麵包甚至黑糖等 7000 種食品都囊括在內。

且丙烯醯胺目前只在動物實驗中被證實具致癌性,但尚未被證實對人體有致癌性,只能說具有「可能性」。根據衛福部公告「食品中丙烯醯胺指標值」顯示烘焙咖啡為 450μg/kg;即溶咖啡為 900μg/kg,而目前世界上僅有美國加州公佈每日攝取上限為 140μg/kg bw,換算下來若體重為 60 公斤的人,要食用 18.6 公斤的烘焙咖啡或 9.3 公斤的即溶咖啡才有可能超標,因此民眾不用過度擔心。


圖片來源|食力

Q:為什麼有人喝咖啡會拉肚子?

許多人只要咖啡下肚,大約 20 分鐘後立刻「有感覺」,因此有些人習慣仰賴咖啡幫助排便。國際腸胃疾病基金會(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for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簡稱IFFGD)也證實,咖啡確實會促進腸胃蠕動。一般認為是咖啡中的咖啡因造成,但也有研究指出應該是咖啡中的其他物質造成,就算降低咖啡因攝取量也一樣。

促進排便不是壞事,但若是一天飲用 2~3 杯就可能引起腹瀉,因此腸胃功能較差的人應該控制飲用量。另外,如果長期依賴咖啡促進排便,只要停止飲用就會造成便秘,因此建議增加日常飲食中膳食纖維及水份的攝取量,讓腸胃道能正常運作。

Q:中醫說不能喝咖啡,真的嗎?

咖啡從生豆到烘焙後,經歷各式各樣的製程,就像中藥若經歷不同處理方法,其功效也不同,因此難以單一標準斷定對身體的影響。普遍而言,中醫師認為咖啡是「溫性」,表示咖啡並非是極端的食物。

傳言長期飲用會造成濕熱體質,根據王凱平中醫師的意見,依據臟腑定位而言,咖啡主要是影響膀胱及肝經,除了嚴重熱性體質,或此兩者臟腑中重度濕熱體質者,一般不會強調禁用咖啡。而且咖啡對神經作用期間約 3~4 小時,屬於短期作用,較無長期影響的疑慮。不過可以注意的是,因為咖啡對神經的影響,可能會影響青少年的睡眠、專注力及情緒,因此建議青少年不宜過度飲用。

Q:生理期能不能喝咖啡?

根據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簡稱 AJCN)上一份追蹤13年的研究指出,高咖啡因攝取量與女性經前症候群並無關連性,不會使經血量增加或加劇經痛症狀。也就是說生理期仍然可以正常飲用咖啡,與一般人無異。然而,有些人仍認為生理期飲用咖啡有不適症狀,可能與咖啡使精神亢奮或緊張的作用有關,若在經期飲用可能會更增加對情緒的影響。若是生理期容易有腹瀉等腸胃道症狀的女性,則可以減少飲用咖啡,減少對腸胃的刺激。

Q:孕婦可不可以喝咖啡?

研究顯示,孕婦攝取過多咖啡因確實會提高流產或胎兒猝死的風險。而且咖啡因會透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可能使孩子未來容易有焦躁的症狀、生長遲緩、代謝異常,且對於血糖、血壓的控制也有影響。不過網路上流傳孕婦喝咖啡會造成畸形兒,目前還沒有研究證實。

根據衛福部的孕婦健康手冊,確實建議孕婦應盡量減少或避免攝取咖啡因。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孕婦每天咖啡因攝取不可超過300毫克(約1.5杯便利商店中杯咖啡)。雖然咖啡香濃的滋味讓人欲罷不能,但孩子的健康只有一次,建議準媽媽在孕期還是忌口為上。至於喝咖啡是否讓胎兒膚色變黑的傳言,膚色基本上是由基因控制,飲用咖啡不並不會改變膚色。


圖片來源|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