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成為我們給自己的藉口,只能躲在「準備中」的狀態,就不用承擔失敗後果。若真要用抓住機會,行動的第一步:開始「覺得」自己準備好了吧!

文|zeze

老實說,「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這句話我並不反對;但我必須要承認另一個概念,「我們永遠都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

你從小到大,學的英文少說也 10 年了,你覺得你的英文能力已經準備好直接去國外生活了嗎?從小到大上課看無數個老師教學,你覺得你準備好直接上台教大家你的人生經歷了嗎?當然我還可以舉出無數的例子,無數的問句,問那些我們習以為常,不覺得是能力的生活日常技能:煮飯、洗衣服、追劇、看電影、聊天、發呆、趕車⋯⋯。生活中瑣碎的事還有很多。

但我們會放在心中的往往都是那些我們覺得很重要的事,不會是瑣碎的小事。

延伸閱讀:走在時間的前面,為任何時候做好準備

因為那些事對我們而言很重要,所以我們會小心翼翼的把它擺在心裡珍藏保護。因為那件事很重要所以我們害怕萬一沒有達成,是不是整個人生夢想就幻滅?是不是代表人生的某一部分就失敗了?會不會被親近的人嘲笑?失敗了之後面子要擺在哪裡?我們的個人價值會不會一併被否定?

因為害怕,所以最好的方式乾脆就是連動也不要動。就去過著別人覺得合理,你自己覺得還可以的生活,追一些小確幸、偶爾犒賞自己一些獎勵或玩樂,生活有品質也還過得去似乎也不會有大好大壞,或著說是不好不壞的活著也還可以。然後人生的軸線依然在推進,跟著人群走不會出錯,機會來的時候你是還沒準備好沒錯,但是沒準備好就不可以行動嗎?自己覺得沒準備好,就不能嘗試嗎?

或許該問的是,你會不會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而不是真的有個準備好的標準在衡量?你是「覺得」沒準備好,而不是「還沒準備好」。


圖片|來源

因為覺得自己沒準備好,就可以不用開始,就可以一直在「準備中」的狀態。你不用讓自己受到現實的評判而感到壓力或情緒受影響;也不用去證明到底自己哪裡真的沒準備周全。最常發生的是,這一輩子你就漸漸忘了當初想要的理想或是夢想,反正日子也都還可以,去嘗試新的機會風險太高,何不就安逸安逸過著呢?

有趣的是,機會發生的時候常常是我們自認還沒準備好的時候。因為如果你覺得你準備好了,你早就已經開始去做了,你不會只是「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所以,如果你發現你的機會來了,請不要猶豫就直接去試試吧!失敗也沒關係,至少你賺到一次失敗的經驗,經驗可是千金也買不到的。

延伸閱讀:旅行唯一行李:準備好勇氣,就可以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