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爸媽以後,你總有許多焦慮。擔心孩子的學習進度、身形成長,身體健康,但你的緊張,有時候其實稍顯多餘。讓我們用醫學角度,一起看教養常見迷思!

很多家長會因為不清楚孩子的發展步調,時常為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窮著急,以至於教養孩子時「優雅不起來」。這些小事包括睡眠訓練、何時自己吃飯、何時自己如廁、是否太瘦或太矮等問題。因為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感到焦慮,進而影響了教養的態度,這是新手父母常面臨的困境。

在這一篇中,讓我從醫學專業的角度,舉出一些教養常見的迷思,來紓解一下父母們的緊張。


圖片|來源

發展焦慮一:生長曲線(身高/體重)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寶寶的身高/體重更是如此。若是同卵雙胞胎之間比較還情有可原,最糟的是,婆婆媽媽們拿家族中「最高、最胖」的巨嬰當作「正常指標」,把其他堂兄弟表姊妹都講成營養不良,像非洲難民,就是莫名其妙、自找麻煩了。

如果要預測接下來一、兩年的身高/體重百分比,出生時的高矮胖瘦並不準確,比較準確的指標,是寶寶六個月大時的身高/體重百分比。長期而言,這個百分比到五歲之前,大部分孩子不會改變太多,請自己跟自己比就好,千萬不要跟別人比。六歲之後到青春期,孩子的身高可以用父母的身高來預估。我們要知道遺傳基因的力量強大,除非孩子成長速率過於緩慢,與計算出的預期身高相差太多,這時才需要醫療的介入。

孩子就算個子小,如果醫生長期追蹤都沒有問題,就是正常的。長得相對瘦小的寶寶,只要發展活動力都正常,再怎麼強迫灌食都不會變成九五%,千萬不要浪費錢在營養補充品上。爸媽應該要有自知之明(通常其中一位小時候也是瘦瘦小小的),如果你的孩子一直在三%,就接納他成為三%的代表。還記得我前面提過的育兒心法嗎?無條件的包容與接納,包括孩子的生長曲線。

如果父母整天嫌孩子挑食,或是羞辱他們的身高、體重,強迫他們吃完餐盤裡的食物或跳繩一百下,基本上就是在告訴他:爸爸/媽媽無法接受一個瘦小的孩子。若因為遺傳基因無法改變,孩子始終沒有長高,他就會成為低自尊的人;如果真的抽高長壯了,他就會瞧不起矮小的同學,甚至霸凌他們。

還有父母請不要忘記:童年家庭創傷指數高的孩子,因為壓力荷爾蒙抑制了生長激素的分泌,將來更長不高。

發展焦慮二:飲食習慣

剛才提到吃飯,雖說民以食為天,但許多爸媽真的對「飲食」太過鑽牛角尖,反而破壞了親子感情。在我的門診裡,家長有抱怨孩子不喝奶、不吃飯,不吃花椰菜、不吃苦瓜、不吃肉、不吃水果等。有賴於全球化之便,食物選擇真的是非常多樣,而孩子可能只是其中幾樣食物不愛吃,就被貼上「挑食」的標籤。

雖然追求營養均衡很好,但上述這些情形,真的是有點矯枉過正了。我想父母的這些焦慮情緒,大概和媒體上專家們時常強調「某些特定食物營養價值超好」脫不了關係。事實上,人類需要的不外乎四大類食物:澱粉、蛋白質、脂肪及青菜水果,只要每一類各愛吃一種,基本上就搞定孩子的營養了。

吃飯這檔事應該順其自然,投其所好,一切以輕鬆自在為原則。專家宣導食物的營養價值,用意是希望大眾能吃天然食物,少吃加工食品和零食,爸媽們千萬別劃錯重點。

還有很多家長,致力於訓練孩子餐桌禮儀,結果餐桌變「監獄」,吃飯像是在「坐牢」。三歲前,嬰兒就被規定坐在餐椅上,要用餐具,不可以用手抓,不時還祭出「你看○○○都可以坐好自己吃,你都幾歲了還……」這些傷人自尊的話語,字字句句刺穿孩子的心,讓他們只想逃離吃飯現場。這樣要如何期待孩子愛上用餐時光?

其實,餐桌禮儀重身教,父母自己以身作則,孩子長大了自然會有樣學樣。當然,餐桌上的規矩可以教、可以做,但不需要為了自己的面子去揠苗助長。總之,只要有良好的身教,船到橋頭自然直。

發展焦慮三:如廁訓練

現代孩子真命苦,比高、比壯、比不怕吃苦瓜,這樣不夠,還要比誰先戒紙尿褲、誰先自己睡過夜。

可能是媒體報導一些「媽寶」、「小霸王」的新聞,讓大家戒慎恐懼,深怕自己養出沒家教的孩子,長大後不成材。然而,我想大家可能搞錯了方向,因為提早如廁訓練或睡過夜的孩子,和將來養成獨立個性之間,在醫學上根本完全沒有關聯性。

舉例來說,太早如廁訓練的孩子,因為心理尚未成熟,強迫戒除尿布,只會剝奪他的安全感與自信心,有些反而會表現出憋尿、便祕等生理問題,進而引起泌尿道感染。更有些孩子因為被父母逼急了,心生恐懼與排斥,反而更晚才戒尿布,這都是我在臨床上常碰到的困擾。

兒科醫師建議如廁訓練的時間點,約莫是落在一.五至三歲之間。當孩子會自己穿脫褲子,會口語表達「我尿尿了」,會在固定時間排便,以及好奇大人坐馬桶習慣時,這樣戒尿布才能事半功倍。

還是一句話:「你看過哪個大孩子,喜歡穿尿布上學的嗎?」既然時間到了都可以學會自己如廁,那又急什麼呢?

發展焦慮四:睡眠

與如廁訓練相同的邏輯,也適用於孩子單獨睡過夜的迷思。其實我們要知道,全世界有很多民族,全家人睡一起是很正常的事,讓孩子自己睡覺才奇怪。當然我們也不需要評論哪種文化比較好,總之訓練睡眠這件事,必須顧及孩子的安全感、分離焦慮、心理發展等重要議題,絕對不是「強迫一下」就搞定的小事。

家長不需要跟別人比,也不用聽信哪裡的專家隨便說說,應該要相信自己的直覺,尊重孩子的發展時間。等到時機成熟時,輕輕推他一把就能成功,根本不需要搞得像打仗一樣痛苦。

有關睡眠的各種學問,我將在本書第二章詳細說明。   

發展焦慮五:心理發展與社會禮節

對於孩子的發展情形與人際互動,父母們總有數不完的焦慮。

玩遊戲,父母也焦慮:「孩子不能專注在一個玩具,長大就會變成注意力缺失症,變成過動症。學習輸在起跑點,長大會變成沒用的人!所以今天就要開始訓練,讓孩子專注玩玩具!」

同儕互動,父母也焦慮:「孩子被搶了玩具,竟然不會搶回來,以後被人欺負了不還手,變成被霸凌的對象,這怎麼可以?現在就要告訴孩子,如果有人搶你東西,一定要搶回來!」

關於禮貌,父母也焦慮:「孩子現在頂撞父母,長大就會頂撞師長,這樣出社會後會變成粗魯的人。所以現在就要訓練他,頂撞父母一定要處罰!」

關於誠實,父母更焦慮:「孩子今天撒小謊,明天撒大謊,成年後就會變小偷、罪犯!所以即使是小小孩,也要嚴厲的處罰!」

以上都是我們身邊常聽到的教養謬誤,雖然家長們的擔憂是真實的,卻完完全全搞錯了方向。因為在現實中,孩子的發展是段很長的歷程,年幼的學齡前孩子,許多細微的行為,真的不需要刻意扭曲或放大。

我倒建議父母們將手上這本書,從頭到尾好好讀完一遍,了解什麼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什麼是霸凌,什麼是品格,千萬不要在自己的腦內小劇場裡,腦補一些莫須有的情節,自己嚇唬自己,然後做出錯誤的教養抉擇。

爸媽們只需具備基本的兒童發展時間概念,加上十足的耐心,就可以看孩子正常的開花結果。若因焦急而用錯了方法,不僅會破壞親子感情,甚至可能導致完全相反、出乎意料的結局,反而更得不償失啊!

以剛才所舉的「擔心被霸凌」為例,孩子被搶了玩具不抵抗,父母如果心裡著急,告訴孩子:「別人打你,你就打回去啊!」可能會演變成怎樣的結局呢?孩子下次被欺負,想起爸爸的話,要以牙還牙,用力打回去。但……這孩子的個性,可能就是溫柔、斯文一型,實在無法反擊,所以只好吞了下來。孩子因為沒有做到爸媽的期待,以致回家不敢吐實,然後隔天又被搶玩具,如此周而復始。你看,父母本來希望孩子不要被欺負,結果因為用錯了方法,反而造成反效果。

真心建議家有學齡前孩子的家長,還是以觀察、陪伴、接納、包容做為教養主軸。相關的細節與方法,本書後面幾章都會描述,你可以慢慢讀,慢慢學。父母要常提醒自己:「孩子身心發展到二十歲才趨於成熟,不要急,不要揠苗助長,不要自我恐嚇。」

從艾瑞克森人格發展理論看教養

要了解孩子的發展進程,知道孩子在什麼年齡,可以做到什麼事情,就不能不提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Erikson)的人格發展理論。這個理論共分為八個時期,從出生一直到老年,一步一步的成長(表 5.1)。


在嬰兒一.五歲之前,發展目標是「建立安全感」,所以這時候父母唯一需要給予的,就是無條件的包容與接納,讓寶寶覺得這個地球很安全、很溫暖。此時期得到的生命徽章,是「信任」。

一.五至三歲,孩子開始進入「他律期」,可以藉由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完成父母或大人的指示。可惜這段時間,孩子的大腦尚未成熟,無法了解指令背後的道理,所以沒辦法自動自發的做事。同一時間,他們也正處於「建立自我意識」的時期,喜歡透過唱反調來展現自我意識。這都是正常的過程,而且也是這個年齡期應得的生命徽章。

三至五歲,是孩子開始聽得懂道理、對凡事都有好奇心的「自動自發」時期。藉由遊戲和團體互動,他們可以被培養出責任心,了解規矩背後的原因。當孩子想取悅身邊的重要他人,就會主動執行每天的生活常規。這段日子得到的生命徽章,是「講道理」。

五歲之後,是真正學習的爆發期,不論是邏輯、語言或運動,各種知識的增長,在這時期可說是「事半功倍」。所以,兒童在五歲之前,根本不需要做太多紙上學習,那樣既浪費時間又揠苗助長,還會扼殺孩子的學習欲望,不如好好的玩,開心的成長,五歲之後再做有效率的學習。許多父母一定會好奇,那麼「口說語言」的學習呢?是否也是等到五歲?關於這部分,我在本書第四章會解釋得非常清楚,先賣個關子,等等就會讀到了。

十二歲之後,青春期的孩子開始有同儕朋友,他們會彼此建立忠誠,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找尋自己生命的目標。十八歲後談戀愛,建立家庭。四十歲後開始付出關懷,從家庭、朋友,乃至於社會。最後在老年時,就如孔子所說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完成一生的智慧。

在艾瑞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中,有個重要的觀念,就是人生的八個階段,不可以隨便「跳級」。每一個階段都必須好好修練,不然會偷雞不著蝕把米,把人生搞得大亂。

舉例來說,一個孩子還沒有建立好安全感,就急著逼他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急著訓練孩子戒尿布、戒奶嘴、坐餐椅、自己睡覺、背唐詩、打招呼……結果孩子可能因為安全感不足,跳級失敗,反而搞砸未來的學習能力。

又比如說,孩子在五歲之前,被父母逼著分享玩具,問題是他們正在建立自我意識,在孩子的心中,世界是以自己為中心旋轉的,根本不理解「分享」是什麼概念。到最後,「分享」二字被他誤解為「搶奪」,反而變成到處搶人玩具的小霸王。

再比方說,五歲前的孩子,被強迫學習三種語言,外加心算、鋼琴、舞蹈、足球……把他的自信心完全擊垮。此時,孩子的大腦根本還沒成長到位,揠苗助長之下,等到真正上學之後,孩子反而什麼都不學,什麼都不碰,成為典型「習得的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性格,成績一落千丈。

別讓孩子養成「習得的無助感」

習得的無助感,其實就是「揠苗助長」這成語的同義詞。我在第四十九頁提過的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就曾經透過一個動物實驗,模擬出這種無助的感覺。

他將小狗放在一片金屬地板上,金屬板可以通電,通電時小狗會被電流弄痛,但通電前會有警示燈。如果小狗看到警示燈,趕緊跑到隔壁的金屬板上,就可以安全無虞,不被電擊(圖 5.1)。

一開始小狗不知道警示燈的意義,所以被電了一、二下。但小狗很聰明,很快就學到規矩,幾次經驗之後,牠就不會再被電了。

但如果研究者把規則變得愈來愈困難,像是將警示燈取消,或者改用一些難以破解的暗號,讓解題困難度大增,小狗反覆努力,卻始終摸索不出規則,久而久之,你猜會發生什麼事呢?

當指令太過困難,超過小狗可以理解的能力時,牠的無助感會漸漸產生,這種無助感,就是我們剛才所提到的「習得的無助感」。這隻本來「聰明的狗」,會逐漸變成「習得無助感的狗」,此時研究者再次通電,小狗竟就趴在電擊板上,動也不動的接受電擊。牠既不逃跑,也不努力找解決辦法,牠不痛嗎?當然會痛。但是牠已經放棄了,反正做什麼努力都一樣,痛就痛吧!反正幾秒鐘,一咬牙就過去了,沒差。

動物實驗

塞利格曼將這隻小狗的實驗,應用在操之過急的父母或老師上。這些大人把超過孩子能力的要求,加諸在孩子身上,在發展進程上拚命想讓孩子「跳級」。但因為任務太過困難,孩子動輒得咎,整天被罵,甚至挨打。

有時孩子歪打正著,僥倖成功,像是突然自己尿尿、突然會算數學、突然說了二句英文,父母立刻給予錯誤的空泛讚美:「你好棒!你好聰明!」下次孩子失敗了,父母又開始責備:「明明上次就會,為什麼這次不會?」

面對反覆的失敗、挫折、困惑,無論大腦怎麼努力,都找不到規律,最後終於養成「習得的無助感」,學習欲望完全被澆熄(圖 5.2)。


面對「習得無助感」的孩子,不論父母怎麼打罵,老師怎麼嚴厲懲罰、提高獎勵,對孩子來說都無關痛癢。他就像那隻放棄努力的小狗,趴在電擊板上任憑電擊,反正電個幾秒鐘就會停止了。如果沒停止呢?反正也習慣了,沒差。 希望這篇的內容,能給父母們一些提醒,如果你正在錯誤的教養路上,這是一記暮鼓晨鐘。家長對孩子的焦慮很多,包括語言發展、數學頭腦、肢體協調,人際關係……當然,關心孩子的身心發展是好事,但努力方向應該是尋求專業的諮詢,而非一股腦兒把焦慮投注在孩子身上,造成不可承受之重的壓力。其實,一個人的身心發展,到二十多歲才趨於成熟。來日方長,未來有無限的可能,急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