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在「卸貨」以後,寶寶就被抱進嬰兒室,接著她會被要求機械式地提供母乳。無論媽媽或寶寶,在這樣的環境中都是被動的,只能順從醫療常規的一切安排;母子之間的生命互動,也開始產生隔閡。


圖片攝影|賓(flickr)

文|陳鈺萍

母親與孩子,從懷孕開始透過胎盤血流,交織起一個新生命的醞釀過程,母親們開始想像自己與孩子的關係。身體一直在變化,隨時都有新發現。孩子出生後,母親的乳房取代了胎盤,透過母乳,兩個生命持續交織。選擇母乳哺育的母親,啟動了自己與乳房的新關係,也維持了孩子與母親兩個身體的互動。

「我會有奶嗎?」「孩子願意吸嗎?」「我的乳頭凹陷,孩子會不會含不上?」「母奶要怎麼餵才對?」這些問題,母親們從懷孕開始,或許想過千百回,充滿對自己身體的不確定,也滿懷期待。母乳哺育這趟旅程,始於孩子出生時,但方式各有不同,並不是母親願意餵就能圓滿。要如何去除父權醫學體制加諸女性身體的想像呢?

十多年前,還沒有母嬰親善措施,在醫院生產,孩子出生後的常規,是被放在維持攝氏 37 度的暖床上,擦乾身體、點眼藥、打維生素K、量身高頭圍、秤重…全部「處理好」之後,包裹起來,抱到躺在產檯上還在被縫合傷口的母親眼前,對手圈。「媽媽恭喜,這是妳的寶寶喔,是男生(這時會掀開包布讓媽媽看一下外生殖器,驗明正身)。我們對一下手圈,OOO 之男,沒有錯喔?來!蓋一下手印,先把寶寶抱去嬰兒室洗澡囉!」

下一次見到寶寶,或許是四個小時後,或許更久。寶寶得在嬰兒室觀察一段時間,說是「觀察」,其實也在等兒科醫師來做第一次的健康檢查。這樣的運作模式中,醫護人員是主體,一切以方便醫療工作流程效率為考量。若是順產,產婦歸產科住產後病房,小孩歸兒科住進嬰兒室,媽媽若要餵母奶,得想辦法將自己的身體,從病房移動到嬰兒室。若是因為傷口疼痛或是產後疲憊無法移動,就會將餵養小孩的「工作」,交由嬰兒室的護理人員全權處理。孩子剛出生,媽媽的奶還沒「來」,這樣的情況下,餵的是配方奶。(產後前幾天,母親分泌的是初乳,量不多,通常也還擠不出來。通常在產後 3 至 5 天,才開始脹奶,有「奶來了」的感覺)

無論媽媽或寶寶,在這樣的環境中都是被動的,只能順從醫療常規的一切安排。

有母嬰親善措施之後不一樣了。醫院開始提供「產後肌膚接觸」、「24 小時親子同室」,只要媽媽願意,孩子可以一直跟媽媽在一起不分離。2007 年國際母乳哺餵周的口號為「最初的第一個小時 ─ 拯救 100 萬個嬰兒」,強調母嬰不分離、母乳哺育的重要性。孩子出生斷臍了,看似兩個從此獨立運作的個體。但是透過母乳哺育的連結,孩子與媽媽還是一體的(mother-infant dyad),許許多多生理運作持續互相調節,甚至關乎寶寶的存活。很多媽媽用「卸貨」來形容生產,揹了十個月的「貨物」終於卸下。寶寶出生後,其他人也可以分擔照顧寶寶的責任,不再是照顧媽媽即照顧寶寶了。

但是寶寶是人,不是貨物,與媽媽身體持續互動,才是生存下去的保證。

近年來,產後到月子中心坐月子,已成為都會地區的首選。以台北市來說,登記立案的產後護理之家目前有 63 家之多。很多婦女懷孕一領到媽媽手冊,就開始物色月子中心。到醫療院所生產,之後到月子中心坐月子,成了都會區大多數產婦的選擇。查看網路上月子中心的廣告,莫不強調其專業的護理照顧、優良的醫護團隊、營養師或中醫師把關的月子餐、飯店級的住房享受。過往女性長輩幫忙坐月子,同時傳遞母職與育兒知識的網絡,進到機構之後,成為產婦與護理人員新型態的人際關係網絡,對於媽媽與寶寶的身體實作也造成改變。

然而,母乳哺育不只是媽媽「個人的選擇」,懷孕並非終止於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寶寶出生後與媽媽分開為兩個「獨立」的身體,母乳哺育卻需要兩個身體協同的實作才能達到平衡。以往產後出院回家坐月子,在空間上只有從醫院到回家的轉移。

而今產後護理之家看似延續醫院的照顧模式,卻發展出在機構中坐月子一些獨特的現象:走進產後護理之家,幾乎每個產婦床頭都擺著擠乳器,常聽到母親們描述「擠乳的辛苦」,而非「餵奶的辛苦」。

當女性身體與嬰兒餵食分開來,使用擠乳器的產婦,對母乳哺育有著不一樣的想像,擠乳器的介入,造成母乳哺育去身體化,也影響與改變了這個網絡中的社會關係。而當母親與孩子離開產後護理之家,返回日常生活,該如何延續哺乳而非斷裂?

接下來幾篇文章,將分享我在產後護理之家的參與式觀察,探討機構中母親與寶寶,產後第一個月的身體實作。希望母親與孩子在母乳哺育中都能「如你所願」,尋得更自由的關係! (看更多,生動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