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就是覺得回家很難,告訴我,離家是一種希望,而且並不可恥。

今天來說「住家」與「住外」之間的家庭鬥爭。有時候即便有唸大學或工作等理由,在傳統觀念下,滿多父母都會認為有家不歸的,都是不愛家、逃家、不孝的壞小孩;但這群「壞仔」不想住家裡的原因,真的是這樣嗎?至少在諮商實務與生活經驗裡,我看見的並非如此。下文我會用四個故事點出「住外」的各種原因,這當中主要是一種「必須的希望」與一種「成長的需要」之差別。

離家作為必須的希望,而且它並不可恥

讓我們先看兩則故事:(1)L 女士從小不論唸哪一所中小學,或學科術科間換來換去,都只能任由父母的喜好擺佈,她只能盡力滿足。後來,她不過是希望跟大學認識的好友們一起組寢,不用每天通勤一個多小時回家,其母親就來到宿舍指指點點,要親自篩選女兒的室友。那顯然,最終大家都不歡而散。(2)從小被父母嚴厲打罵長大的 W 少年,自國中輟學起,看似得了憂鬱症的他每天繼續承受家人對他「懶惰、垃圾、白養」的指責。一段日子以後,他萌生離家外宿的念頭,幸好得到一些親戚的經濟幫助,他得到外宿三個月的機會。獨自生活期間,他的憂鬱狀況改善許多,更順利地做滿了三個月的兼職工作,養活了自己。

這兩個故事無奈地說明了一種必須的悲觀觀點:對某些小孩而言,唯有離開父母,或等到父母離開,他們的狀況才可能得到緩解,才有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的統一個體[1]。在這裡,我們確實可以說他們在「逃避」,但這種「逃避」在心理學意義上「並不可恥」。要是有人好心勸告:「你最好還是得回家處理跟家人的糾結呀!」,我會說這只說對了一半,因為家從來不在這裡或那裡,它一直都在每個人的心裡。

為此,離家的「逃避」是在物理空間上先拉開一個距離,試圖本能地安頓自身、發展出新的心理空間或組織,以繼續跟心裡那其實逃不掉的家相處。

如果從一點點病理的角度來看,這些想盡辦法控制孩子的、無法溝通的父母,其實是在極力保留「依賴子女/被子女依賴」的享受,且淹沒在失落的恐懼之中,所以無法看見孩子的痛苦與需要。那麼,孩子唯一的希望就是發展出一種假我(false self),以把真我(true self)深深地隱藏起來,以免因外界的各種干擾和衝擊而崩潰。

圖片│迷低而隱藏真我的少年 碇真嗣

離家作為成長的需要,在一般健康家庭中亦然

當然,你們可能認為上面的例子太極端,在一些病態家庭中才可能發生,而一般健康家庭的父母不會這樣,小孩便沒有「住外」的必要。然而,在情感成熟(emotional maturity)的心理學發展角度來看,青少年們為了獲得自我認同,他們終究會從原本依賴的狀態中,奮力違抗家庭、朝向獨立、找到一個所屬的群體或價值[3]。

現在我們來看兩則一般健康家庭的故事:(3)A 先生從小是家族的寵兒,在良好保護與中產教育中成長,然而,大學以來,他漸漸浮現起一股離家的驅力,他不再想被保護所限制,他要感受真實的戰鬥,以此建立「A 先生」的新身份,而不再是「A 家族裡成功的乖孩子」這舊身份。(4)從小得到父母良好照顧的 K 女士,一家五口的經濟實屬小小康。大學畢業後,她在家附近找到不甚喜歡卻因薪水高而能回報家庭的工作,然而,她有個設計夢想,所以她決定去薪水較低但能做設計的城市,過著低品質的套房生活。背後的原因,其實是她要跟自己證明不再是個依賴家庭的生活白痴女孩,而是能長大與獨立生活,甚至去照顧一名男朋友的女人。

在上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到離家本身是為了成長與獨立的內在需要,也是為了完成與社會的認同。就像小嬰兒是因為已經學會以母親的角度去看問題,才能夠從絕對依賴中解脫,那麼,青少年也是從離家生活與工作的經驗中漸漸體會到父母看待事情的方式,才從相對依賴的狀態中面向獨立;這使得學習獨立於父母,就是在社會化過程中同時練就情感成熟。一如 A 先生與 K 女士,他們後來在離家的經驗中,並未跟父母越走越遠,卻是在情感上跟父母重新連結,以更成熟與感恩的方式相處。

換言之,獨立從來不是絕對的,如果青少年能夠成功的違抗家庭,找到自我價值,那他下一步,將會回家。因為人們在離開父母,得到思想與能力的自由以後,他還要保持和重新獲得與真實父母的關係,且確保了後者,才會讓前者化作真實的成長。

 圖片│一個人住外的生活

離家/再次回家:我們都不接受錯誤的解決方法

說到現在,我想指出在離家作為「必須的希望」與「成長的需要」之間,父母與孩子的表現有何不同:前者的父母一般表現巨大的抗拒與恨意,而孩子則很少猶豫,只想快快執行;後者的父母表現相對溫和的疑惑,常常以「你再想想有沒有這個需要?」的方式給出,而孩子則呈現兩歧感受,即他對離家一事感到不安與罪疚,但也不希望欺騙自己想獨立的真實感受……因此,我認為可以從父母與孩子各自對「離家住外」一事的反應,判斷一個家庭的情感成熟程度,以及這個家庭到底需要怎樣的專業協助。

「你們現在大了,翅膀硬了,不用管父母的了……」這些家喻戶曉的話你們一定聽過,甚至說過!對那些說過的父母,我很希望告訴您們,若是您如此焦慮失去,那最後很可能就會真的失去。我猜想,您會認為小孩不留在家,是宣告著自己多年辛苦教養的失敗,但事實上:

若母親不能在敏感性適應方面逐漸「失敗」的話,那麼她就在另一個意義上「失敗」了。(A mother who cannot gradually fail in this matter of sensitive adaptation is failing in another sense.)

兒童精神分析師 Winnicott 這句話可以解讀為,若是父母由於自己的不成熟或焦慮,而無法敏感於孩子要求獨立的需要,從而讓自己放手(失敗)的話,那其實在讓孩子成長與獨立、情感成熟一事上就是失敗的。如此,孩子就無法獲得一些積極的東西,如用愛來融和攻擊性,使二人關係得到改善[3],或者說,孩子的生命也「失敗」了。這讓我回想去年的單元劇〈媽媽的遙控器〉,少年培偉正是被毫不放手的媽媽的遙控器所控制。成年後的他在那擺放遙控器的保險箱面前,完全呈現著一位受創傷的小男孩的樣子。別忘記故事最後,要控制一切的培偉媽媽,終究還是失去了兒子,他死了。(心理學看〈媽媽的遙控器〉:讓母親失望,就是壞小孩嗎?

圖片│〈媽媽的遙控器〉劇照

然而,即便不是這些焦慮父母的做法,而是一般健康家庭所給予的溫和疑惑、建議、勸告,它們終究只是錯誤的解決方法,因為帶有強烈道德感的青少年們,很多時候是不會接受成人的幫助,他們把一切都視為錯誤的解決方法。那甚麼是正確的解決方法?沒有人知道!或者說,答案唯有在真實的、必須經歷的摩擦、衝突、掙扎、低迷(doldrums)體驗之下,直至找到一種不會讓他們在戰爭中失敗的自我認同以後,才能以回首的方式發現。

結語:在沒有答案中耐心前行

對離家住外的青少年(我自己也是),我想離家的心理原因有千百種,多到甚至你也還沒有搞懂自己想要的答案到底是甚麼!但沒有關係,這也許是一個必經的過程。所以,你要在懷疑之中相信自己的抉擇,反之亦然。而對父母們,我想子女的離家一定勾動您的千萬條神經,多到您急著為自己或他們找到解決方法,但錯誤的解決方法也有千萬種,如此,單純的支持他們,是錯誤的,完全的不支持,仍然是錯誤的。那麼,就在耐心中前行,讓時間解決它能解決的。

事實上,家庭能為孩子所做的,就是為他們保持高度依賴的空間與歸途,提供脫離父母的機會以走向新的所屬,讓他們能夠在依賴與獨立之間安身立命。那麼,如無意外,尋覓到自我的孩子,就會以他們的方式再次回家。

 「對我感興趣的人,內裡必然有點甚麼瘋狂的東西」: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