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夢想或戀愛路上,作為女人,妳常得裝笨,裝可愛,讓位給男孩,而放棄多少自己?作者說,無論男人女人、任何自我認同,都值得擁有伯樂。他們愛你,只因為你是你,而不是要求你永遠都得「愛己愛人,聰明裝傻」。

文|矽谷小美術 Chien

我有時候覺得,在台灣做一個女孩、女人,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記得小時候,台中老家有一片牆,貼滿我的獎狀,以及旁邊的櫃子,擺了幾座獎盃,傍晚時,陽光斜斜的灑進來,閃著淡淡的光芒。

家庭聚會時,親戚經過那片牆,會語重心長的告訴媽媽:「妳女兒這麼強,小心以後嫁不出去。」「女孩子不用唸這麼多書的!」或是以一種長輩關心的姿態告訴我:「長大後要讓著男生阿!」小時候似懂非懂,為什麼得獎是件壞事呢?似乎要藏著、噎著,才不會傷害他人。

長大後,漸漸能理解親戚那些「歪理式的關心」,我的確遇到一些認為我很「強勢」的男人。儘管我一點也不覺得,我只是單純地想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有一份職業,有屬於自己的小天地跟成就感。前男友甚至說:「妳只有外表是女的,內在就是個男人!」,但我的自我認同就是女人,難道當女人也需要男人同意?或是嘆息的告訴我,我的「自我追求」,勢必會讓我未來無法兼顧家庭,無法當一個好媽媽、好妻子,似乎維繫家庭,只是女人的事情,如此理直氣壯、理所當然。


圖片|來源

觸礁的兩性關係,讓我從閱讀找答案,試著去理清,如何做一個可愛的女人。記得在一本兩性書籍裡讀到:那些懂得適度裝傻的女人,讓男人沒有壓力,更容易得到幸福。

原來再會做事、再有能力,也要會藏著自己。愛情如同一場無聲的戰爭,就算妳能獨自手刃惡龍,也不得不策略性的讓男人占上風,滿足他們的優越感,才會有皆大歡喜的結局。

一直到 2012 年的夏天,我帶著兩個行李箱,獨自到上紐約州的羅徹斯特唸設計。

那也是一段深刻自我懷疑的歲月。

出國前,身邊大部分人跟我說:「妳去唸設計只是浪費錢,妳在美國找不到工作,回台灣也不會加分。」在美國的情境也差不多,不少學長姐覺得我很天真,大學後才半路出家,美國娛樂產業競爭激烈,他們憑什麼要用我?這邊多的是從高中,就在玩 CG 的人了。

後來自己在遊戲美術論壇 Polycount 上摸索,發現他們一點都沒有危言聳聽。「如何找到第一份工作?」幾乎是每週都有人發問,3D 相關科系畢業後,五到六年找不到相關工作是常態。舉例來說,每一百個遊戲美術相關科系畢業生,在畢業後一年,只有三到五人能找到相關工作,而最後做滿五年的,大約剩一人,那其他人都在中間轉行了。(而那一百人大多高中就在玩 CG 阿!)

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

我曾經很想放棄過,覺得前路太遠、太難了,直到我遇到一個同校同學,他是第一個,如此篤定相信我無論如何都會達到理想的人。

同場加映:寫給情人一封信:我們接納彼此,擁抱愛情的真

記得有次我跟他說:「你知道 Polycount 上面說,我們在這個行業立足的機率,還不到百分之五嗎?」

「那又如何?妳成功的機率,不是零,就是百分之百。」他笑著說。「很多人自己做不到,就會告訴其他人你們也做不到,你不配擁有想要的那種人生。」

那時也跟他聊種種找實習的挫敗,他問我說:「妳有什麼夢想嗎?」

「我的夢想很簡單,但也很難啊,就是能用 CG 養活自己吧。」我說。

「妳太小瞧自己了,就沒想過有天要擁有自己的工作室嗎?」他說。

我當時覺得世界微微振動,內心彷彿久經黑暗後透進了一絲光,發現世界多麼遼闊、寬大。有人如此單純相信、欣賞這樣的我,與我的性別無關,因為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他們希冀的人生。

後來他成為我的老公。我曾經問過他:「你覺得我內心像個男人嗎?」他笑著說:「怎麼會?妳內心就是個小女孩啊!」

而後來,學生時代參與過的動畫,曾在電影節播放。也曾跟同事參與過快速遊戲開發競賽,我們團隊在一千四百多的參賽隊伍中,拿到二十一名。我的作品曾登上 Polycount 的首頁。這些年,我參與過兩款在各個平台發表的遊戲,有 Nintendo Switch, Xbox, PlayStation, Gear VR 等。目前在新創獨角獸公司的 AR 團隊做 3D 美術,我們的應用每個月有數千萬的活躍用戶。我慢慢活成 2012 年的我,想成為的模樣。

他告訴我,就是喜歡我有追求、有生命力的樣子。跟他在一起,不用偽裝、不用裝傻、不用做面子。他是我的伴侶,也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們的關係不存在任何的支配與宰制,只有同舟共濟、幫助彼此成為更好的人。

延伸閱讀:女孩寫給未來男友的信:你的愛會讓我成長嗎?

每個人,無論男人、女人,或任何自我認同,都值得擁有這樣的伯樂,愛你,只因為你是你,而不是「愛己愛人,聰明的裝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