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問題時,你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呢?是釐清問題發生的原因,還是先把責任撇清呢?當我們首先為自己辯解,抱怨對方的那一刻,我們或許會覺得能發洩心中憤懣,但這種短期鎮痛藥真的有幫助嗎?

不把自己的困擾推給別人,才能行動

分工概念的 A 面是「不要把別人的困擾攬到自己身上」,這還不全面,分工的 B 面對我們也很有幫助,那就是「不要把自己的困擾推給別人」。在人際溝通中,我們其實都知道,抱怨是最無效的溝通方式,它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使雙方的關係對立,但即便如此,抱怨還是無處不在,看看以下這幾種說法: 「我這麼不開心,都是你造成的。」 「媽媽忙成這樣,都是因為你這個不聽話的小孩!」 「我為什麼生氣?因為老公靠不住啊!」 「真倒楣,遇到這樣的員工!」 「如果男朋友體貼一些,我也不會變成現在這樣了。」

是不是很耳熟?遇到問題時,我們可能會在第一時間為自己辯解、抱怨對方,認為自己的痛苦,都是對方造成的,所以對方要為我們的痛苦負責。這樣想的那一刻,我們或許會覺得能發洩心中憤懣,但這種短期鎮痛藥對我們真的有幫助嗎?顯然沒有。

痛苦都是對方造成的?

我有一個學員,她和男朋友已經交往了三年,後來男孩去了上海,她放棄了家裡替她安排好的工作,背著行李也一起去了上海。在她心裡,堅信只有兩個人在一起,感情才能長久。可是現實總有另一種樣子,在上海生活不到半年,她和男朋友就開始了沒完沒了地爭吵。

女孩經常會抱怨:「你天天在外面加班、應酬,每天都這麼晚才回家,你有沒有想過我?你有那麼多朋友、同事、客戶要陪,而我呢?我只有你啊!你怎麼不多陪陪我!」男生往往都敷衍地回答:「我錯了,我錯了,我下班就盡快回來陪你。」

一旦男生有一點疏忽或不耐煩,女生就覺得非常委屈:「我是為了誰才來上海?還不是因為你!我在這兒沒有朋友、沒有家人,我就只有你!現在連你也這樣對我!」

她越是這樣想,就越覺得自己的「悲慘生活」完完全全是男朋友造成的。可想而知,她很痛苦,但更糟糕的是,他們之間的關係也進入一個「向下螺旋」,女生越是想緊緊抓住,男生越是迴避。有時候即使沒有應酬,男生也會選擇在公司待到很晚才回家。

很奇怪對不對?明明女生是為了能讓男朋友安心地工作,為了他們倆能更好地在一起,才來到上海,為什麼現在的情況卻變成了這樣:男朋友的工作,成了她幸福的絆腳石?如果我們啟動分工思維,就會很容易看到問題的本質—因為她搞錯了「分工」。她把自己的困擾,完全推到了男朋友身上,兩個人的關係,就這樣僵住了。在這段關係中,女生使用的是傳統的、依靠直覺的思維方式:「我現在不幸福,都是你造成的」「我離鄉背井留在這個城市,都是為了你,你應該為我負責」⋯⋯她陷在這類想法中不能自拔,彷彿主動權完全掌握在男朋友手裡,在她的意識中,有一個莫名的信念:「他只要不改變,我就沒辦法在這個城市立足。」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真的只能這樣嗎?如果她試著用「分工」的視角重新看待這段關係,會有什麼不同嗎?

延伸閱讀:別當控制欲大魔王!愛情不是「改變他」就會快樂


圖片|來源

分工的方法提醒我們:在分清困擾的歸屬時,可以嘗試把句子中的主語都變成「他」;而在這裡,這個女孩可以把因果關係中表示原因的主體都變成「我」:把「我陪他到上海,是為了他」換成「我陪他到上海,是我自己的決定」;把「他沒有陪伴我,所以我才這麼委屈」換成「我需要更多的陪伴,所以我才這麼委屈」。

如果這樣想,會有什麼不一樣嗎?最直接的變化可能是:她的局面打開了,她也許會用更合理的方式向男朋友要求更多陪伴,也許會發展其他的愛好、結交朋友、學習新技能,因為是為了「自己」,怨氣和敵對少了很多。而男朋友的感覺呢?也許會感覺到她將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充實,這段關係自此進入平等融洽的狀態中。

有些朋友會說,明明是我委屈,為什麼我要負責的事這麼多,這樣是不是給自己增加了太多壓力呢?其實不然,「分清困擾的歸屬」不止給了對方更多在關係中的空間,也給了我們自己更多的勇氣和動力。

都是乙方靠不住?

我們再用一個職場上的案例,來說明一下這個方法該如何應用。

之前我們有個合作專案進行得不太順利,在確認流程及進度時,有個員工說:「我為什麼沒做到?那都是因為乙方不 OK 啊。」請注意,他的潛臺詞是:「也許我也有問題,但最終的責任是乙方的。」當他說出這句話時,他還會再積極行動嗎?不會。如果有這種想法,意味著在他心裡,責任都是對方的,自己是被動的,那麼他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很難主動想辦法解決。

我找了那位員工談話。我問他:「在這件事情上,你會受到影響嗎?」他說:「我也很不開心啊,我的績效泡湯了,我在團隊中的信用也受到了影響。」 他其實是有困擾的,「他困擾」就是他要負責的事。那麼我們該如何引導他使用「分工」的方法,激發出自己的主動性呢?


圖片|來源

我們可以讓他試著轉換主語,把「因為乙方不 OK 」變成「因為我拿乙方沒辦法」。不要小看這簡單的一個轉換,我們的行為是受意識影響的。能將思維轉換到這一步,至少在主動性上有所轉移,是自己要為此負責,意識到「我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跟乙方合作」。

很多時候,人和人最根本的差別,是認知的差別。這也是我在管理中非常重視的一個方法—不刻意糾正一個人的行為,而是專注影響他的認知。當一個人能夠準確分工,意識到自己應負的責任,那他就會開始主動行動,那個時候,我再去跟他溝通工作方法,就會事半功倍了。

思維轉換的「神奇」之處就在這裡,當我們「擁有」了這個意識,我們會從苦苦等待對方發生改變的困局中解脫出來,自發行動,內心變得更積極,在看似被動的局面當中,重新掌握主動權。

延伸閱讀:職場裡的「孫子兵法」:新人沒有抱怨的權利

誰困擾,誰負責:分工就是做好課題分離

前面提到的關於「分工」的種種,其實可以概括成一句話:我不用為他人的困擾負責,我也不會把自己的困擾推給他人。再精煉一點就是:誰困擾,誰負責。這六個字中,涉及的是個體心理學的核心理念之一:課題分離。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認為,我們都有獲得幸福的能力,但要獲得幸福,首先要做的是「不去干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不去干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這話聽上去很抽象,但是運用「分工」的概念,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了呢?那就是誰的困擾,誰負責。

我在這麼多年的管理工作當中,領悟了一個道理:那些成功的高效能人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會合理地分配自己的精力,不把精力浪費在無謂的事情上,而「分工」,就是合理分配精力的訣竅。

思考練習

試著寫出以下問題的答案:

  1. 你生活中有哪些被動的局面?
  2. 在閱讀本章之後,你會怎麼運用「分工」概念,去扭轉上題的被動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