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知名當代作家村上春樹,曾經不只一次地公開批評日軍在戰前的暴行。近日村上春樹更向月刊《文藝春秋》投稿,對外揭露他的父親——村上千秋對戰爭的回憶錄,文中提及,29 歲入伍的父親,曾親眼目睹日軍部隊在中國,用武士刀虐殺戰俘的畫面。

身為日本最知名的作家之一、多次被外界視為「諾貝爾文學獎」(Nobel laureates in Literature)熱門人選的村上春樹(Haruki Murakami),曾不只一次批評日軍在戰前的暴行,也在 2017 年出版的《刺殺騎士團長》書中,提到南京大屠殺的惡行和慘烈的統計數字。

首次揭露父親對戰爭的回憶

《朝日新聞》(Asahi Shimbun)報導,村上春樹日前向月刊《文藝春秋》投稿,一篇長達 29 頁的長篇文章,題名為《棄貓-提起父親時我要講述的往事》,首次對外揭露父親村上千秋對戰爭的回憶。文中提到,29 歲入伍的父親,曾親眼目睹日軍部隊在中國,用武士刀虐殺戰俘的畫面。

同袍以武士刀砍下戰俘的人頭

村上在文章內寫道,父親曾兩度派往中國戰場,戰後轉任地方小學擔任教師。當就讀小學二年級時,父親曾告訴過他,曾在中國看到同袍用武士刀砍下戰俘的腦袋,「不用說,那種極盡野蠻、用武士刀砍人腦袋的畫面,深深地烙印在我年輕的心靈深處。」

對於這些殘酷的回憶,村上認為,「無論有多讓人不悅或想要逃避,人們都應該承認和認知這些事情,是屬於歷史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是一粒無名的雨滴,身為數百萬顆雨滴落入土壤的一員,我們各自承載著獨特的歷史記憶、思想和應承擔的責任。」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圖片|美聯社

具有超高人氣的日本現代作家

1949 年出生於京都的村上春樹,雖在昭和時代的尾巴以《挪威的森林》走紅,隨之而來的卻是成名的後座力。村上在《朝日新聞》專訪中坦言,在《挪》意外暢銷之後就備感壓力。

1991 年 1 月,村上離開日本前往美國,除受邀在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擔任客員研究員,就是一心創作《發條鳥年代記》,「我沒有碰到任何日本人、躲了起來,能夠不受干擾地完成作品。」

打從村上成為作家開始,他與父親之間的距離愈來愈疏遠,有長達 20 年的時間幾乎不聯繫。直到 2008 年才敞開心胸和解,但同一年其父親也因病逝世,享壽 90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