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一名 16 歲的馬來西亞少女在自己的 IG 上發佈「我是否應該結束生命」的投票,在 69% 追蹤者選擇「死亡」回應後,該名少女選擇聽從網友意見,隨即自殺。在英國,也有一名 14 歲少女在查看了社群反應後自殺。英國政府因而在近期發布警告,若社群媒體無法有效刪除這些攻擊性內容,將考慮禁止社群媒體的營運。社群媒體與真實生活的界線是什麼?我們在看到自殺貼文的第一時間,又可以怎麼防止悲劇發生?本週國際新聞快訊,帶你一起討論我們與網路的距離。

馬來西亞警方上週證實,一名 16 歲少女在詢問 Instagram 追蹤者「是否應該結束生命」後隨即自殺,在社群追蹤者的促使下,少女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根據警方描述,那名馬來西亞少女在自己的 Instagram 限時動態上發起了一項投票問答:「這對我而言很重要,請選擇『D 或 L』,D 代表死亡,L 代表活下去。」警方表示,調查結果顯示有 69% 追蹤者選擇「死亡」的回應。

馬來西亞政府下令徹查此案件,一名年輕首長表示:「我真的很擔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態。」事件一出,許多討論網路霸凌的影響以及社群平台方是否提供用戶足夠的保護等問題逐漸浮上檯面,顯然是一個全球都正在面臨的問題。

在英國,也有一名 14 歲少女在查看社群反應後隨即自殺。英國政府因而在近期發布警告,若社群媒體無法有效刪除這些攻擊性內容,將考慮禁止社群媒體的營運。

推薦閱讀:心理師聊「自殺」:他們渴望被理解痛苦,而非否認痛苦存在


圖片|來源

若看到有人發文表示想自殺,我可以怎麼做?

若你認為原 po 正陷入緊急的危險狀態,自殺防治組織建議你可以撥打緊急求助電話;若他們沒有即刻的危險,你可以回報該則貼文、如果你認識原 po 的話可以嘗試聯繫他,並且盡可能與他保持通話。

布里斯托爾大學醫學社會學講師 Lucy Biddle 博士表示:「現在有許多社群媒體平台會收到危險訊息的第一時間,向用戶提醒他們的貼文存在危險性。」Lucy Biddle 建議當我們看見危險性貼文時,可以立刻回報給社群媒體平台,讓平台方知道他們可以怎麼幫忙與協助。

作為社群媒體的代表品牌,Instagram 也表示:「我們絕對有很大的責任需要確保用戶在使用 Instagram 時感受到安全與被支持,對應的相對行動包含我們會去督促用戶使用報告工具,也會請用戶在發現任何有風險內容的第一時間,可以聯繫緊急客服。」

在 Instagram 上,你可以輕點貼文右上角的「三點」圖示並選擇「回報問題」,然後選擇「內容不適當」或「這是傷害型的內容」。而 Instagram 的母公司 Facebook 先前曾表示將會審查這些回報,並嘗試給予想自殺者協助與支持,例如鼓勵原 po 去聯繫親近的朋友,或提供生命保護相關單位的資訊以便聯繫等。

與此同時,Lucy Biddle 也建議民眾,倘若原 po 就是你認識的人,你可以考慮私訊他們,與他們聊聊。「很多人會害怕詢問他人『你是否有自殺傾向』,因為大家都認為這可能會讓情況更糟糕。但其實,與你認識的人聊聊天,關心他們此刻的狀況是很重要的,不要忽略了這個動作的重要性。」

Lucy Biddle 接著針對年輕族群補充:「如果你覺得自己做不到,那麼試著讓成年人幫助你一起,或替你向原 po 表達關心。」

你可以做的另一件事情,就是鼓勵原 po 去聯繫相關單位,尋求專業的幫助。英國青少年自殺防治慈善機構 Papyrus 表示,如果你不認識原 po 但是很擔心他的狀況,你可以告訴原 po 這些專業單位的聯繫電話或網站等。」


圖片|來源

使用網路社群與自殺有正相關嗎?

自殺防治組織 The Samaritans 表示,自殺的成因很複雜,有太多可能,很少是由一件事情就能導致自殺結果的。使用網路可以加速年輕人之間的正能量或負能量風氣傳播,例如有些人在網路上尋求幫助,找到歸屬感;也有些人互相鼓勵、分享消極的心態。

Lucy Biddle 表示,這是一個很複雜的結構,網路確實可以給某些人幫助,但也可以對某些人造成傷害。舉例來說,網路社群組織可以提供那些想自殺的人支持,但也可能在無形中帶來「自殺是正常的」的印象。因為這代表著這些人在現實生活中求助無門,才需要上網來尋求網路社群的幫忙。

Lucy Biddle 針對「使用網路實行自殺」或「自殺未遂後住院」的人們進行系列採訪及研究,發現有人將網路、社群媒體視為他們可以暢所欲言、盡情表達自己想法的空間,他們可以在網路上得到許多不同的回應。」

「我想,如果讓人們用這種方式強化甚至扭曲你對自殺的看法,可能會是非常危險、有害的一件事。在網路空間裡,我們看到太多扭曲言論,而這些言論的影響範圍是很大的。」Lucy Biddle 補充表示群聚效應的影響。

推薦閱讀:社會為「自殺者」設下的隱形高牆:我死,因為世界叫我這麼做

Lucy Biddle 建議,若你想要更有效、安全地討論自殺議題,應該選擇由「官方慈善機構所運營」或「有被妥善管理的社群」進行討論,並在發言前了解每個平台的討論準則以及他們如何辨識和阻止不當內容的出現。

獻給感覺情緒低落的你,希望你要記得,這個世界也許不是那麼友善,但仍然充滿希望。

如果你需要專業協助,可以參考以下資訊:

  • 各縣市生命專線:電話直撥 1995
  • 各縣市張老師專線:電話直撥 1980
  • 衛福部 24 小時免費安心專線:0800-788-995

如果你需要找人說說話,可以到這裡來找我們:

情緒有正面負面,就像我們的身體有正面背面,沒有哪一面比較好。當你陷入負面情緒,希望你知道,這都是正常的,不要因此否定自己的價值,不要因此覺得世界黯淡無光,請好好的抱一抱自己,感受還能夠活著,該是多好的一件事。

願你也愛自己的陰影,如光愛你

——任明信

本文為 BBC 編譯新聞,原文請參考: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