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共居社群起步得早,源自於社會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透過共享資源,讓人與人之間,家與家之間,都能更親密起來。

新型態村落、強大的社會凝力

是否要融入社群,最終的選擇權還是在我們自己手上。

我居住的村莊有讀書會和合唱團、縫紉的小圈子和電影之夜,還有小店,社交機會相當充分。所以如果我經常獨自一人,絕對是出於自己的選擇,而非環境使然。話雖如此,社群並不是自然而然地誕生,而是眾人一齊打造而成。在當地,這是居民的責任,不過該地區的實體規劃也很重要。建築師和都市規劃師透過設計住房、道路、設施和開放空間,就可以達到促進或妨礙社群互動的效果。

二十世紀後期,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市與近郊發展比較重視汽車,而不是人。人人都愛自己的車,加上二十世紀後半擁有汽車的人口飆漲,汽車優先的思維催生出無數被道路分隔的無名房地產,由於道路交通實在太過繁忙,各個住宅區之間完全分離,每一戶的前門花園都成了車道,導致住戶只能待在室內。缺乏人性和功能性的空間規劃,使得社會疏離日益嚴重。

新世紀到來之時,觀念開始轉變,政策制定者也開始回首街道不只是通行處、而是社群互動場所的時代。在任何與住家和都市發展相關的領域,「共享空間」(Shared space)與「地方營造」(placemaking)成了時下最流行的新詞彙。

值得慶幸的是,這股趨勢是全球現象(從英國、加拿大到阿姆斯特丹及瑞典,都可以看到有大量人行道與社區花園的示範社區),而丹麥早已位在領先潮流的位置。

這樣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畢竟丹麥擁有以人為本的設計、追求平等的願景,以及我認為十分關鍵的要素:注重 HYGGE 的文化。

1967年,全球首個共同住宅計畫(Bofaellesskaber,字面意義是「生活社群」)在哥本哈根近郊誕生。蘇德姆社區(Sættedammen)共住有五十戶家庭,他們受到一篇名為〈孩子應該有一百位家長〉(Children should have 100 Parents)的報導啟發,決定打造新型態的村落。在報導中,記者波蒂爾.葛拉雷(Bodil Graae)闡述更加共享的形式生活有何好處:共有托兒服務、共有家務服務(兩者皆是新一代身兼職業婦女的母親眼前最迫切的問題),以及更強大的社會凝聚力。蘇德姆社區包含私人住宅、公共庭園和可供用餐及開會的社區大樓。由於成果斐然,這種新概念開始傳遍整個丹麥,甚至流行到北歐其他國家與美國。

美國的共同住宅創辦人是兩位建築師凱瑟琳.麥卡曼(KathrynMcCamant)及查爾斯.達雷特(Charles Durrett),兩人都是在丹麥取得建築學位。

HYGGE 領先潮流,共享空間、地方營造、共同住宅已成世界趨勢

十年之後,建築事務所「Vandkunsten」在住宅部門(Ministry ofHousing)大賽獲得優勝,負責為城鎮赫福爾格(Herfølge)打造全新的住宅計畫。丁格登(Tinggården)社區由一區 12 到 17 棟的公寓組成,公共空間寬敞且環境適合步行,設計理念比較接近共同住宅,而不是現代風格建築。相較於高樓大廈所創造的無名空間,丁格登顯得小巧且親密,隨即成為丹麥住宅建築的範本,至今影響力不減。

例如位於哥本哈根的東方(Orient)公共住宅計畫,即將於 2018 年完工,便同樣注重寬敞且人性化,建築搭配大量開放空間與綠色庭園,專為促進社區互動而設計。

這類以社群為主的設計方式漸漸從住宅計畫延伸至公共領域,1962 年,哥本哈根成為全球首個禁止汽車進入市中心街道(Strøget)的都市。而在以人為中心的都市設計領域,最先驅的建築師正是一位將事務所總部設在哥本哈根的丹麥人揚.蓋爾(Jan Gehl)。

他的理念是:所有都市發展都應該以居民使用空間的方式為起點,而設計良好的公共空間則是社會成功的基礎;其 1971 年出版的《建築之間:公共空間生活》已經是必讀的教科書,而且再版多次。

揚.蓋爾曾說:「在穩定邁向私有化的社會中,有越來越多私人住宅、汽車、電腦、辦公室和購物商場,而我們生活中的公共空間卻漸漸消失。讓都市變得平易近人是當務之急,如此一來,我們才能與共同生活的鄰居面對面交流,並直接經由感官體驗。」

哥本哈根的「海港浴場」(Harbour Baths)可以說是上述理念的代表作,這項計畫於 2002 年完工,原本污染嚴重且對大眾健康造成危害的港口,搖身一變成為都市海灘與免費使用的露天水上公園。園區內有 5 座游泳池和 3 處潛水區,寬敞程度足以一次容納 600 人以上。設計與空間規劃師韋恩.海明威(Wayne Hemingway)更將海港浴場形容為「全世界獨一無二、最出色的共享與智慧設計典範」。每當哥本哈根迎來夏季,這裡就是全城最熱門的景點,可以與眾人一起徜徉在 HYGGE 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