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戀的痛苦可謂必然,外人能給的也無非是一些試圖讓你更好過的建議,真正的糾結關口終究得獨自面對。記得,這份痛苦並不會是生活的一切,要堅信這些難熬最終會過去,未來那些未完成的,會一點一點變成美好的犒賞,給勇敢撐過這一段苦難的你。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有粉絲留言說:「KY 君,怎麼辦,我自己也覺得自己很矯情,但是我真的不想活了。我喜歡的人不喜歡我了,但我覺得這好像只是一個 trigger(KY 翻譯:激發了更多事的一個誘因)。事實上,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愛我,沒有人想要我。未來的路看起來太長太孤獨,我實在不願意再繼續這樣受苦了。」

其實,後台君一點都不會覺得矯情。相反,「情傷」可以算是上天讓人們了解眾生皆苦的一個重要手段了吧。

失戀可能是一種最為常見和普遍的「負向經歷(adverse experience)」。「負向經歷」指的是給人造成負面影響,在情感體驗上令人不快的經驗和事件。雖然可能每個人都會遇到失戀/情傷,但對個體來說,它很有可能是嚴重的負向經歷。

有時,失戀會在短時間內造成巨大的情感衝擊和心理壓力,短期內幾乎完全帶走人的希望感,並威脅到一個人對這個世界的信任和安全感(Robinson, Smith, & Segal, 2017)。失戀是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人格的(Costa, & et al., 2000)。

在過去,KY 團隊也有很多「幫助小夥伴應對負面經歷」的臨床和教育性經驗。今天,我們就給予總結和反思,為大家介紹走出包括失戀在內的「負向經歷(adverse experience)」的 5 個最重要的 tips。希望給正在經歷痛苦的小夥伴們一點幫助。

1. 有一種至身的痛苦,叫「我只能是受害者」的「無力感」

很多人都會在遭受情傷的第一時間,覺得「想要報復」,但實際上,真正付諸行動的人要遠遠少得多。不過,他們中的很多人,後來都採取了一些「改善自己外貌吸引力」的策略。在分手後,打扮、改變造型、健身減肥等等。

這兩種行為,看起來前者不善良,後者「cliché(陳腔濫調)」,但為什麼那麼多人會有這樣的想法?

事實上,這與人們在「負向經歷」中,得到的一種基本性的痛苦有關:人們首先會覺得,自己是一個無能為力、只能承受命運的打擊的「受害者」。

這是一種極端削弱人的力量感的狀態。人們很少意識到自己的痛苦中包含了這個部分,但其實,感到「命運並沒有邏輯可言地,施加在自己身上」,是一種不容易被語言表達出,卻普遍存在的感受,讓人感到充滿不安全,同時無比虛弱。因此人們往往會第一時間想與這種感受做鬥爭。

「報復」的想像,會給人一種「我還有能力傷害他」的感受。改變自己的外形,也是為了感覺到「自己還有對自身命運的影響力」,甚至,更經常被採取的一個策略是:自責與內疚。

延伸閱讀:愛的反面是遺忘!親愛的,我沒有時間討厭你

人們翻來覆去地回憶和講述,自己和對方從相識至今的點點滴滴,尤其是分手階段,雙方做了什麼事、說了什麼話。如果是失去了一個愛人,哪怕這個人明確傷害了自己,人們也會去想「我當時~做得不夠好」、「我當時的~行為可能造成了後來的~後果」。

這種行為固然令人痛苦,但它秘密地,也給了我們一種力量感:它讓我們覺得,造成現在的處境也有自己的影響力在其中,自己不僅是接受而已。

所以,如果分手後,你忍不住自責和內疚,也不用急著否定自己的這種反應——其實你最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即便是自責,也正在悄悄治癒你自己——與低自尊和抑鬱者的自責不同,經歷負面事件後的自責往往只持續一段時間,等傷痛過去,人們會自然習得更客觀看待事件的眼光。

所以,無論是失戀,還是其他負向事件,順著你的心走:你可以幻想傷害對方,也可以想要俗氣地去變美,也可以忍不住有些自責。不用覺得自己矯情,更不用覺得自己愚蠢。當然,我們希望提醒你,你在這個環節更注意去感受「自己對事件的影響力」,而不是沉溺於虛假的內疚感——真正關於事件的評判,不如留到你的傷痛平息之後。

2. 要明白:你對事件有影響力,但也無法掌控一切

第二種痛苦不是在每個人身上都強烈,而是在某些人身上會格外突出——「那些控制欲更強的人」。前面提到,一定的自責,能夠幫助我們感受到,自己在負向經歷的發生中,不僅僅是受害者,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控制欲過強者,容易陷於過度的自責中。


圖片|來源

這時,幻想就發生了。他們的幻想是:事件完全是由自身的責任導致的。這種幻想,顯然能帶給他們高度的力量感——但這種力量會被他們用來試圖扭改當下的現實,這往往不會成功,而他們會在幻想與現實的撕裂中久久掙扎,煎熬不止。

在一個事件中,導致進程和結果的因素,不可能是單一的。事件中的各方、以及環境和時間的因素,都會起到不可忽視的影響。我們需要去認識到,「事情會變成這樣,的確有你不能掌控的原因/因素」。要接受「不能掌控」這個事實——要知道,有時過度的自責感只是對這個事實的逃避。

你不是無能為力,但也無法心想事成。接受這一點可能會讓你的眼前看似更痛苦,卻能讓你長期更珍惜與平和。

3. 找到「一切都會過去」的感覺

第一次失戀是最痛苦的。很多人都在第一次失戀時明白,原來那些電影、情歌,都不是誇張而已。

但第一次失戀之所以是最痛苦的,是因為它發生的普遍性。對很多人來說,失戀才是他們人生中第一個重大的負向事件。當然,即便對於那些經歷較為坎坷的人來說,一種全新的負向經歷仍是更難克服的。

因為,負向事件給人帶來的痛苦,有一部分在於你沒有「它會過去」的信心。你覺得痛苦的盡頭難以想像,自己彷彿會一直為這件事這樣痛苦下去。這種煎熬是如此生動、如此強烈,讓你想像不到它停下來的情形。

人類的理解力有時候是這樣狹隘:我們不但只能體會自己的感受,甚至只能體會自己「此時」的感受。過去的自己,有時候看起來也全然如陌生人。

我們建議你回想生命中,曾經有過類似想法的時刻。也許當時的痛苦在現在看來並不嚴重,但當時你也產生過「好像痛苦沒辦法過去了」的想法。但現在你並不再那麼為它痛苦了。

有一句歌詞唱的是「假使快樂有盡頭,痛苦也未會不朽」——你需要回想起「人生會回彈」的感受,透過有意識的回憶「痛苦會過去」的感受,不斷告訴自己,無論在此刻的感受中多麼難以想像、不可思議,你都要提醒自己,曾經的痛苦會過去,眼下的,也會。

推薦閱讀:【為你點歌】只要你來,過去的傷都有了意義

然後刻意做出一些努力,比如強迫自己見朋友、出去玩等等,只要不是全然放任自己沉溺在痛苦裡,這一切小努力都會不知不覺匯聚成「一切過去了」的恍如夢醒的那一天。

有一天你會發現,這種「這總會過去」的想法,可能是你最可靠的倚仗,它帶你潛過痛苦的深海。在一段時間的忍耐後,你忽然回過神,發現痛苦已在身後很遠。

4. 這件事很糟糕,但它不是所發生的唯一的事情

首先,在整個事件發生的過程中、時間裡,你也並不是毫無收穫。

你不要自欺欺人地告訴自己,痛苦也是一份禮物——對不起,它真的不是。如果有選擇,我們都希望這樣的事不要發生在自己身上。但它既然已經發生,我們還是能夠從中得到一些東西。

比如,你遇到了一個傷害你的人。你覺得這件事如此不合邏輯,沒有公平可言。但你知道,儘管,可能有一些人的一生是很平順、不會遇到什麼大的挑戰,也不需要什麼高級的應對技能,大部分的人生都會在各種不同的方面遭遇挑戰。你無法不經過這個人,而變成經過他之後的這個更擅長應對挑戰的自己。既然壞事已經發生,就把這個自己視為一份收穫吧——雞湯有用。

更重要的是,在你痛苦的同期,你的生活裡一定還有其他事在發生——只要你還沒有讓它完全停下來。有些人會在挫折面前陷入反芻性的情緒,即不斷回憶事件、注意力無法從事件中擺脫。但這本身會放大事件對你的負面影響。這就是「當你凝視深淵,深淵回以凝視」。


圖片|來源

生活裡還有別的事在發生。如果你最近很痛苦,此刻我希望你能刻意思考一下,最近還有沒有別的經歷?這至少能讓你注意到:你已經多久沒有注意其他事了。

你還是可以有意識地創造一些好事,有意識地盡力調節自己注意力分配的方式——從強行和刻意開始,你會比你想像中更快地走出深淵。

5. 探索式的敘事:積極的感受是習得的

在你的想像中,這次挫折事件會給你後面的人生帶來什麼樣的負面影響?

探索式的敘事強調的是,不要用下結論的方式談論已經發生的事情、尤其是它們會對你造成的影響。人生不是一個結果接著另一個結果,而是一個不斷發生的過程——持續的過程。你始終要滿懷探索,因為只要你的思考和進步沒有停止,結局就還沒有到來。

回過頭看你生命裡過去發生的事。我們無法否認一個負向事件的發生,但不斷地,隨著你對它的處理,它給你留下的消極影響可以被緩解,而隨著你生命的展開,你也會不斷重新獲得它對自己人生的意義。

我傾向於認為,人們並不會發自內心「感謝」一個負向事件的發生,但人們的確有可能,因為被那件事改變,創造出了不同的生命的後續,而對那個後續感到非常滿意、珍惜、感恩。就比如因為一段錯誤的感情,而最終懂得了要選擇什麼樣的關係的那些人。

你的故事永遠都可以書寫下去,而那些「還未發生的」有可能改變整個事件的性質。所以不要太快對自己下結論。這會讓你的絕望感下降:還有呢,你的人生故事還有呢。

推薦你看:給未來男友的情書:我們會相遇,在生命最美好的時候

當然,探索性敘事強調的是,一切未完成。在生活中,人們有很多樸素的智慧,就比如這句話:「以後的事情誰知道呢?」看起來是中性的一句話,未來也的確包含了好好壞壞的可能。但的確包含了非常重要的東西:未完成就是「可能性」,「可能性」就是「不絕望」,不絕望就是痛苦中的人非常需要的東西。

但不同的視角仍然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解讀這種可能性。一個懷有積極視角的人會覺得「總還有變好的機會」,而一個懷有問題視角的人則會覺得「一切都可能變得更糟」。

事實是,我們始終面臨著同樣概率的未知,無論我們的想法如何。因此,不同的想法歸根究底,目的還是幫助我們更好的度過當下——預測本身是沒有意義的,它對你此刻的影響才是意義所在。因此,我們才需要選擇性地相信積極的可能。並不是自欺欺人,也不是真的能因此得到什麼好運。

人生本無常,你對於未來的全部念想,也只是影響著你這一瞬的喜悅。要盡量讓自己心懷喜悅地生活著。如果有時因為痛苦無法自己給予自己這些,記得像身邊愛你的人索取——讓他們反覆告訴你一切還有積極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