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群高中生自主發起連署,要求終結榜首新聞。畢竟,求學過程中,我們對成功的想像都很單一。大一那年,我很迷惘,自己既沒考上心目中的第一志願,也不夠勇敢去念喜歡的科系。

「舉重若輕」——這是我當年的指考作文題目。可是,當成功的影子這麼重,我們怎麼舉重若輕?

屢屢大考成績公佈,新聞版面又是一陣滿級分炫風。誰考得好、誰替學校爭光,誰就值得被採訪。近日,雄中、雄女學生自主發起連署,以「終結放榜新聞:拒絕『成功』模板,停止製造神話」為主題,請學校拒絕相關採訪,也呼籲媒體停止報導放榜新聞。


(網路截圖|來源

儘管媒體很喜歡放榜類的相關報導,但其實有些人,不太在意這件事。問了身旁友人,大略得到這些答案:「不關我的事。」「用成績來評斷一個人的價值很殘忍。」「就算看了,成績也不會因此變好,而且我沒興趣讓成績變好⋯⋯」

當然,還是有許多人對這件事感興趣。「很勵志!」「以前對成功的定義很狹隘嘛。」「想試試看複製他們的成功歷程吧?」從中可發現,「成功」這件事已在無形中被定型:好成績等於進入好學校、好科系;所謂好科系,則和職涯發展密不可分。

除了學生外,學校也特別注重這件事。好像不能怪學校因為學生成績優秀「與有榮焉」,然而,當學校對榜首一事過度主動宣揚時,那些成績不夠突出的學生們,身影就這麼隱形了。

並非考得好的學生不值得鼓勵,但比起表揚性質,更多的是媒體窺伺學生隱私,再將內容素材裁減成大眾有興趣的故事。而「媒體認證」是一時,卻可能讓上過新聞的榜首學生,在往後日子中承受更多壓力。

這樣的「重」,代價是不是太大了?

哪裡讓你心動,那裡就有星空

我不是成績特別突出的人。我承認,自己也曾欣羨在這場升學之戰大獲全勝的他們。

當初考完大考,心想上不了最喜歡的大學,那就選系吧!只要學校校風自由就好了。父母相當尊重我,但其實多多少少能從他們的眼神和詢問,知道自己這樣填志願是所謂的「低填」。最後,我沒有堅持己見——我還是選擇了那所父母希望我就讀的大學。大一那年,我非常迷惘,自己既沒考上心目中的第一志願,也不夠勇敢去念喜歡的科系。

直到,我和一位在法留學的摯友通了電話。她說:

「不管妳念什麼校系,妳最後還是會往妳喜歡的地方走啊!」

如果說一句話就讓我大夢初醒,那是太過浮誇;但我真切在那刻感覺到有什麼不一樣。

我開始嘗試很多事,除了校內活動,也尋找一些校外機會。原本以為自己嚮往的大學生活,是那種參加大大小小活動的熱血版本,幾次後,發覺自己並不特別快樂,我就離開。偶爾投一些履歷,現在回想起來,不過是亂槍打鳥,當時被拒絕到無感,自己其實也不太難過。漸漸地,我好像比較知道自己對什麼有興趣。

這是我找到理想的方式:心動感。對,發現不適合、做這件事沒有衝勁和心動感,我就離開。


(圖片|來源

「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三毛

朋友 A 、 B 、 C 都進了人人稱羨的大學。 A 始終對系內所學提不起勁,於是給自己一個 Gap Year ,到歐洲當交換學生。 B 不敢說熱愛所學,但他覺得自己挺擅長系上專業,而且可擁有穩定的職涯發展,他現在一樣過得平穩快樂。 C 一直修外系的課,甚至修課學分快要比本系還多;他喜歡音樂,組了個樂團,也在相關產業打工——這個產業,和他的科系,一點關係也沒有。

許多人,上大學後才開始尋找自我,無關好壞,人人步調不同,你有你自己的時區。

讓我們成為自己的風

在編輯室裡,我問女人迷夥伴們,如果可以重回大學生活,你希望那時候有人能告訴你什麼?

有夥伴分享,她在大一時期非常害怕一個人行動,引起編輯室一陣此起彼落的附和。她想說:「不要擔心一個人的時刻,你會愛上它。」另一位夥伴也云:「你可以不用為眼前人際關係煩惱,你能選擇自己想要的關係。」

趁著這段完整的大學時光,多接觸、學習一些你有興趣的東西吧!「認真點,不要只選涼課。天啊!以前那麼多好課都沒上!」也有人建議:「翹掉沒辦法學到東西的課。去學校以外的地方看看!」一位會計系畢業的夥伴更說:「該轉系就轉系,早點知道自己愛什麼。我出社會後,才突然驚覺自己不喜歡所學。」

「當下覺得自己在繞遠路,但時間久了再回頭看,你會發現功不唐捐。」學業、實習、課外活動、戀愛,你不見得一路順遂;生理或心理上,你或許會碰到任何難關。

「沒有什麼是浪費的,翹課、耍廢、失戀都是。每件事的意義,都會在往後日子慢慢浮現。」

再回來談談,文章首段提及的高中生連署活動。滿級分新聞確實少了,許多人跳出來評論榜首新聞的陋習。有些校方願意簽署承諾書;但也不乏未盡人意的結果。連署成效有限,但的確改變了什麼。

這是改變風向的啟程,或許有點顫抖和不安,但你們終究起而行了。

你們心還熱燙,你們可以走自己的路,颳自己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