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最佳男主角,由主演《波希米亞狂想曲》的雷米馬利克(Rami Malek)奪得,他在台上感性致詞道:「對於那些同樣掙扎於自我認同的、試著找到自己聲音的人⋯⋯現在我們有這樣一部電影,說一個同志,一個移民的故事,而他是他自己,無需道歉。」這樣一部電影,是佛萊迪的故事,是雷米馬利克的故事,也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它誠實刻劃出每個人難以避免的自我質疑:我是誰?我該如何成為自己?誰能陪著我?我又愛著誰?

第 91 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落幕,最佳男主角由主演《波希米亞狂想曲》的雷米馬利克(Rami Malek)奪得。他在片中飾演已故的皇后樂團主唱佛萊迪・墨裘瑞(Freddie Mercury),從皇后樂團崛起的過程,演出了主唱佛萊迪的音樂天份,以及在成名後的徬徨迷惘、自我認同掙扎。

雷米馬利克上台受獎後,感謝著母親、已逝的父親以及皇后樂團,讓自己能夠透過電影,成為傳奇樂團的其中一部分。擁有埃及血統的他,也提及了小時候,曾經因自我身份認同而感到受挫與迷惘:

如果小時候的我知道自己能獲得這份殊榮,小捲毛腦袋大概都要嚇飛起來了,因為他一直對自我認同感到掙扎,試著去找到真正的自己。

I think about what it would have been like to tell little bubba Rami that one day this might happen to him, and I think his curly-haired mind would have been blown. That kid was struggling with his identity, trying to figure himself out.

對於那些同樣掙扎於自我認同的、試著找到自己聲音的人⋯⋯現在我們有這樣一部電影,說一個同志,一個移民的故事,而他是他自己,無需道歉。今晚,我們共同歡慶他的故事,也就證明了,這個世界確實需要這樣的故事,被看見。

I think to anyone struggling with theirs, and trying to discover their voice...listen, We made a film about a gay man and an immigrant who was unapologetically himself. The fact that I'm celebrating him and this story with you tonight is proof that we're longing for stories like this.

《波希米亞狂想曲》演的不只是傳奇歌手佛萊迪的一生,更是拍出了所有人都會歷經的自我掙扎:在成名後的迷失,儘管擁有了錢財及人群注目,但是內心的空洞、渴望被瞭解的心情,卻始終沒辦法被填補。他出生印度,有著印度波斯血統,在 17 歲隨家移民到英國倫敦,這其中的身份認同,還有對於性向的掙扎(儘管有人認為,佛萊迪在世時並無明確表達個人性向,質疑電影有扭曲之嫌):他深愛著瑪麗,同時對於男人懷抱情慾。

而雷米馬利克除了花了心思去鑽研佛萊迪,他也發現自己的故事,與佛萊迪是如此相像。雷米馬利克在接受 NPR 的訪問時曾如此說道:「我需要去了解這個人⋯⋯接著我開始從他的故事回到自身:一個年輕的男人,移民到另一個國家,排除所有困難去做自己愛的事情⋯⋯我們家也是移民,我是移民美國後的第一代,我的家族來自埃及,為了讓小孩過更好的生活而來到美國,就像很多人一樣,他們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夠成為律師或醫生。」

在他小的時候,因為移民身分造成的文化差異,而感到和同儕間格格不入,這也讓他難以認同自己的身份。而這樣的困難也反映在名字上,當別人念錯他的名字,他也不敢去糾正:「將近十年的時間,沒有人能正確念出『雷米(Rami)』,要我去形塑自我認同是很困難的。」

這是佛萊迪的故事,是雷米馬利克的故事,也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它誠實刻劃出每個人難以避免的自我質疑:我是誰?我該如何成為自己?誰能陪著我?我又愛著誰?

在奧斯卡頒獎後台,雷米馬利克進一步談到身為移民的自我認同過程:「我小的時候,常常覺得應該要擺脫這些(埃及血統),因為我覺得自己無法融入人群,就像個局外人。長大後,我才意識到我的血統有多麼美麗,現在我很驕傲我擁有埃及血統。」

雷米馬利克以及佛萊迪,用他們的故事證明,儘管在生活過程充滿著迷惘、想要否定自我存在,但是別害怕呀,我們都走過這段時期,回頭去看自己的根,去肯定他,去愛他,去相信自己存在的意義與價值,那是你之所以為你,生而為自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