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1962 年,一個年輕同志在電台上訴說心聲,成為美國電台史上第一次同志公開發聲後,直至今日,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都有人為爭取同志權益努力。親愛的夥伴,同志權益的爭取是場漫長的戰役,在黎明來到之前,讓我們攜手走過這艱難的黑暗午夜。

1962 年,當看見一群心理學家在紐約一個電台節目上公開討論同性戀的病態後,一個年輕同志威克(Randy Wicker)說服電台經理讓他和其他幾位公開同志上節目訴說心聲:這個九十分鐘的節目成為美國電台史上第一次同志公開發聲,許多媒體跟著報導,《紐約時報》說:「電台:禁忌被打破了。」兩年後,他又成為第一個上電視的公開同志。從 62 年到 65 年,主流媒體關於同志的報導迅速增加。

1965 年,整個美國的反抗開始激進化,紐約和華府的麥塔辛協會分會也開始由激進派年青年掌握,他們試圖更直接對抗體制。

那一年,SDS 在華府舉辦第一次的大型反戰遊行。

也是那年四月,同志組織舉辦了第一次的公開示威:接連兩天在白宮和聯合國大樓前,抗議古巴政府和美國政府對同志的歧視(導火線是古巴政府把同志集中關起來)。雖然只有幾十人,但他們被鼓舞了。

三個月後的 7 月 4 日,美國獨立紀念日那天,麥塔辛協會以及 DOB 在費城舉行示威,以凸顯雖然美國革命的精神是自由與平等,但仍有許多男男女女被徹底剝奪這樣的權利。三十幾人中,男性穿西裝打領帶,女性穿裙子,有秩序守禮儀,安靜地在現場繞圈圈,舉起牌子寫著:「同性戀權利法案」、「一千五百萬同性戀美國人要求平等、機會和尊嚴」。他們決定此後每年都舉行這場活動。

看看更多:Everyday Matters|石牆暴動:同志權益抗爭的重要起源

1966 年夏天在舊金山,警察進入一家扮裝皇后和跨性別者常去的咖啡廳 Compton Cafeteria,但他/她們不願繼續忍受,憤怒地對這些警察丟擲杯盤,打破警車玻璃,次日繼續在咖啡店外抗議警察暴力。那是第一次同志的激烈抗暴。

再到 68 年,美國社會陷入極度的躁動,黑人解放運動來到高潮,反戰運動無比亢奮,暴力出現在報紙頭版,革命成為日常的語言。


圖片|來源

到了此時,關於同性戀的主題,不論在藝術界或媒體界,也已經越來越多──幾年前從日本移居到紐約的一名年輕女性藝術家,在 68 年 11 月進行了一場男同志婚禮的「行為藝術」,她的名字叫草間彌生。

69 年 1 月,《時代雜誌》第一次以同性戀作為封面故事。

早期 SDS 成員 Carl Wittman 很早就參加學運組織 SDS,且和學運領袖湯姆海頓一起去紐沃克從事社區工作。後來因為不滿海頓的恐同傾向,他離開新左派團體,前往舊金山從事同志運動。這年五月,他目睹此地日益激烈的黑權運動或者同志運動,激動地寫下一篇「同志宣言」(A Gay Manifesto)。

他在宣言中提出三個原則:承認你是不同的、要求你被尊重、照護好你自己的利益。「我們必須要知道,我們之間的愛是好事,而不是不幸的,而且我們有很多可以教導異性戀的部分:性、愛、力量、和抵抗。」

延伸閱讀:看見我、認識我、不要只用「同性戀」三個字評斷我

他也批評其他左派運動認為比起同志運動,黑人解放或是結束美國帝國主義才是最重要的。這些說法這些都是反同志的。

「在曾經有挫折、疏離和犬儒的地方,現在有新的力量出現。我們對彼此充滿了愛而且願意展現出來,我們對於那些對待我們種種不公充滿了憤怒。當我們回想這麼多年來的自我審查和壓迫,我們的眼淚奪眶而出。如今我們是歡欣的、高昂的,正要展開一場運動。」

也是六月,一份新的同志刊物在社論中呼籲:「我們要做自己⋯⋯世界上有屬於我們的位置,要驕傲和興奮地作為一個同志⋯⋯黎明就要來了!」

革命的號角確實已經響起。但在黎明來到之前,要先經過黑暗的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