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對愛情的認知都不盡相同。關係裡的兩個人,如果能更了解彼此的認知與心意,不只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爭執,也更有助於長久經營。

文|soidid

相信大家現在已經不會被「瑞典人不太結婚」這件事嚇到了。

有一天——在問過 H「所以有一天我說『不結婚就分手』的話,你會選擇分手嗎?」*[註]

之後的某一天——我坐在廚房的椅子上,看著 H,突然意識到:我們所理解的「結婚」是不同的東西吧。


圖片|來源

* [註] 我忘記他怎麼回答我了,因為我並不真的想要結婚(大概只是害怕遇到一個花花公子),所以也沒有追問到底。很有趣吧,對比「不知道為什麼一定要結婚」的他,看似「想/認同」結婚的我,才是不願意立刻抱著真心跳下水的人。

我的「結婚」可能是:真心、願意負責並承諾。他的「結婚」可能是:花錢的儀式、財產的合併。也許他是這樣想的:「『真心、願意負責並承諾』?蛤?那不是關係本來就該具有的本質嗎?」

「啊哈!所以你的『結婚』不是我的『結婚』。」我在心裡想著。

然後我豁然開朗。理解之後若要溝通這件事,我們需要討論的將是:我們各自想要的關係本質是什麼。當然還有我們所處的文化、家庭。種種。

推薦閱讀:找回相愛的本質!五句赤裸真心話,解開關係的結

定義的擴展

傳統理論認為「結婚」是真心、是負責、是承諾。因為若不是,那對應的代價太高,讓玩票的人自討沒趣。實際上可能也是。這也是我對結婚的第一印象。

所以若有個人登場,說「我不覺得自己會結婚」。我可能會覺得他:不真心、不負責、不願意承諾。

但實際上結婚的人(所謂「傳統」),跟不結婚的人(所謂「開放」),內心可能是一樣的「保守」。這裡的保守指的是:真心、負責、承諾。

結婚的人,跟不結婚的人,裡頭都有多樣化的分佈。有多樣化的內心狀態,和多樣化的關係狀態。

也許你會說:但是機率不同啊!結婚的人之中,應該有更多是認真的關係吧。是的,沒錯。但不管機率多高,對我眼前的這個人是不是真心,都不是保證。

真不真心、值不值得,必須下最終判斷的那個人,還是只有我。

可以參考:不全是爛男人的錯!遇見真愛前先找到你的感情盲點

你的「關係」不是我的「關係」

有時候我覺得,正因為不一定要結婚,所以瑞典人對「關係」的定義反而比較慎重。

在我們來說像是「錄取通知」的東西(好,現在我們是男女朋友了,我們來試試看彼此適不適合吧),在他們來說可能是「畢業證書」(好,現在我們知道彼此相處得還不錯了,可以說是男女朋友了)。

它是更個人的、更自由的,但當然:at the risk of something。

沒有了體制與禮節,個人有各種定義的自由,但也必須承受選擇的風險。

換句話說:如果你能夠增加每個人承受風險的程度,你也就能夠增加個人的自由。這是瑞典紀錄片《The Swedish Theory of Love》給我的最大印象。

The Swedish Theory of Love

瑞典的愛的理論,它是這樣說的:所有真誠的關係,都必須奠基在個體的獨立性上。

(“It says all authentic human relationships have to be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independence between people.”)

《The Swedish Theory of Love》預告片

如果沒有個體的獨立,我們就無法知道兩個人在一起,究竟是因為經濟上互相依賴,還是情感上自主的選擇。

因此,在 1970 年代,瑞典政府決定實行一個偉大的計劃: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福利系統,讓每個人能夠在其中自立,從中獲得個體的自由。換言之,以「政府照顧每一位公民」取代「傳統家庭的角色」。而這部紀錄片探討的就是:將這樣的思維落實於政策後,現在——四十年後的瑞典,是什麼樣子?——世界上最寂寞的地方。


圖片|來源

這個紀錄片說的貼切嗎?在網路上看到的評論大致是說:sadly, it’s true。

但其實我自己看時,有一點詫異,想著:到底有多少人是以這樣的方式生活著呢?原因自然是「取樣偏誤」—— 因為離我個人最近的瑞典家庭(H 的家庭),在我看來,並沒有因為獨立而孤寂,反而正是因為彼此獨立、彼此尊重,而有好的情感連結。

彼此尊重,as in:不把自己的價值觀隨意地套在他人身上、不批判他人的人生選擇、對人保持好奇心。

有時候 H 會說自己不是那麼「瑞典式的」瑞典人,所以也許他是偏離常態的怪胎(怪胎在此是正面的意思)。但是 H 的父母,看起來並不特立獨行,很有「是的,我們瑞典人就是這樣」的說服力(和藹的面容像是說著:Yes, you can trust me on this.)。

所以「這部紀錄片有多貼切?瑞典有多寂寞?」,在我心中仍是個值得探索的謎。我還沒有答案。

離開的自由

而影片中「如果你能夠增加每個人承受風險的程度,你也就能夠增加個人的自由。」則成為一句對我來說很有意思的話,它是一種策略、解決問題的角度。

例如:要解決婚姻暴力的問題,我們可以從「關係的規則」下手(婚姻暴力的法規),或是「增加個人的獨立性」:建立良好的社會福利體制,讓人們可以選擇不進入、離開不好的婚姻關係。

或是:要解決工時過長的問題,我們可以從「關係的規則」下手(勞基法的工時規定),或是「增加個人的獨立性」:建立無條件基本收入機制,讓人們可以選擇不進入、離開不好的勞動關係。

要讓糟糕的關係變好,你可以選擇制定關於「可以接受的關係」的規則,或者是讓人們擁有離開的自由。

因為擁有離開的自由,才能夠真的選擇在一起。——這是瑞典的愛的理論。

看看更多:【單身日記】《我就要你好好的》愛不是勒索,愛是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