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潰又何妨?這是瑞典人教我的事。擁抱情緒讓我活更自然:開心時就笑、不開心時就崩潰。

文|soidid

我記得 H 在廚房大喊:「我、好、累!我真的好累!」的那一刻,我心裡想:「天哪,這種表達方式真是不錯,我吃這套。」

然後我走過去問他,有沒有什麼我可以做的?

不知道為什麼 H 那麼崩潰,我卻那麼平靜;不會氣 pupu 的說:「你有話不能好好說嘛?」經過一次、兩次、三次的體驗,我猜想:可能是因為 H 的「崩潰模式」通常是關於自己。

他會說:我好累、我沒辦法做這麼多、我需要休息。而不會說:你為什麼都不幫我?你為什麼不多做點家事?你為什麼可以休息?

我不會有無端被指責的感覺(累為什麼不早點說?硬要撐著,然後把氣出在我身上是什麼意思?),因此不會被他的情緒影響,而可以心平氣和的提供我能提供的幫助。

在溝通理論上,H 的表達稱為「我訊息」、「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相較於我們容易落入的誤區 —— 你訊息、指責對方、分析對錯 —— 這樣的方式更能促進溝通。H 大概沒讀過這些理論,卻是以這種方式被養大的。

後來我在電視上也看到這樣的崩潰模式,我稱他們為「最會崩潰的瑞典人」。

Wahlgrens Värld:實境秀中崩潰的瑞典人

Wahlgrens Värld 是瑞典的實境秀電視節目,圍繞歌手 Pernilla Wahlgren 一家的生活。

Wahlgren 一家在瑞典很有知名度,算是演藝世家:Pernilla 的父母都是演員,前夫 Emilio Ingrosso 是舞者,兩人的三個小孩中,Bianca(部落客、social influencer) 和 Benjamin(歌手,代表瑞典參加 Eurovision 2018) 也很常在螢幕前出現。兩人離異後,Pernilla 後來又有另一個小孩 Theo。


Wahlgren 演藝世家。圖片|作者提供

我喜歡這個節目的地方是:覺得這家人很真性情,生氣的時候就生氣、崩潰的時候就崩潰,又不至於到灑狗血或讓人覺得很假、故意演戲的地步。例如:最小的 Theo 對運動很感興趣,同時參加足球和曲棍球的訓練。有一天,足球訓練之後緊接著就是曲棍球,為了提前換裝準備,而無法全程參與足球訓練。

媽媽 Pernilla 提醒 Theo ,要帶他離開時,Theo 心不甘、情不願,想到之後其他人可能會玩比賽,而自己將錯過,很難過。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Theo 忘了拿手機。於是他們又繞回足球場拿手機;果然,其他人開始玩比賽了。拿了手機回到車上,準備前往曲棍球場時,Theo 正式崩潰了:

「如果曲棍球死掉我就幸福了!(Om hockeyn dog blev jag så lycklig.)」


「如果曲棍球死掉我就幸福了!」截圖|Wahlgrens Värld S01A07

而媽媽這時沒有大聲斥責(別鬧了!)、或試圖講理,而是一臉無奈的試著安撫 Theo 的情緒。等到曲棍球練習結束,兩個人才坐下來邊吃點心邊談談要不要終止其中一個訓練。

或許你會覺得:可是 Theo 是小孩,不一樣吧。—— 的確,所以當時我只覺得「如果曲棍球死掉就好了!」的生氣方式很可愛。不過看著看著,發現會崩潰的不止 Theo。

之後又有一集,崩潰的換成了 Benjamin。

因為沒有乾淨的衣服,一個人在房間大吼崩潰:「我甚至不能洗澡!或是有乾淨的衣服!」「難道我要就這樣(等洗衣機)五個小時嗎?」


「我甚至不能洗澡!或是有乾淨的衣服!」截圖|Wahlgrens Värld S02A13

媽媽 Pernilla 對此也沒有一起就崩潰了、或者生氣和 Benjamin 吵起來(你怎麼可以這樣說話),而是說:「我很同情他,他在自己亂糟糟的房間裡恐慌發作(får panik)。」(同時在眼神中透露出:這狀況有點好笑啊,哈哈哈。)


「我很同情他,他在自己亂糟糟的房間裡恐慌發作」截圖|Wahlgrens Värld S02A13

Benjamin 在這個節目中會突然崩潰,但是過一會兒就會自己好起來,並主動跟大家道歉:「抱歉,我剛剛不該那麼激動。」

大家在 Benjamin 情緒崩潰的時候,通常是抱持著「給風暴時間,風暴就會過去」的態度。而 Benjamin 也不是一個只會崩潰的任性人,他在台上表演時很專業、對義大利麵很有熱情也很講究,是一個有趣的人。

我喜歡這個節目呈現人的多面性,讓人感覺真實,而不是只有「完美專業」的那一面。

推薦閱讀:放棄你的「完美病」:練習使壞的生活哲學

“ Jag får panik! ”

注意媽媽 Pernilla 的用詞「Han får panik.」,直譯是「他得到驚慌」,就是:他陷入了驚慌的狀態,這也是為什麼他這麼暴躁。「får panik」是一個「把情緒暴風雨」歸因於自己一時的⋯⋯驚慌狀態,而不咎責誰的好用詞。

而大家似乎也有一種共識:只要是人,都有可能在某個時候突然陷入驚慌狀態,這很正常。

H 有一次要我幫忙調整牆上的架子,在拆掉一邊的固定螺旋後,櫃子很重、想要放下來,但地板亂七八糟的沒有空間。我當下不知道他需要的是什麼,他一急,突然提高音量:「你就不能把這裡清一下,讓我可以放下來嗎?」

好心幫忙卻被吼,我心裡很不開心,但沒有馬上發作。我清好地面,讓他有空間把櫃子放下來。

危機解除,是時候表達不滿了。櫃子一放好我就說:「我不要幫你了,你自己解決剩下的部分吧。好心幫你,結果你對我生氣?!我哪知道櫃子很重、你需要放下來啊?不能好好說話嗎?」

H 解釋時也用了這個詞:「對不起,我不是要對你生氣,也不是故意說話大聲,我只是一時驚慌失措(får panik)。」

表達「挫折感」的語彙:指責或崩潰

在我們長大的文化裡,表達「負面情緒」是較不被允許的;如果你生氣、崩潰,周圍的人會認為他們被指責、他們被攻擊、他們不被尊重。

有些心理學理論說:我們不表達自己的需求,是因為內心深處不相信自己真的值得。

或許是吧。但 —— 我覺得另一部分的原因是,我們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從未真的學習過「表達需求」的語彙,我們只知道「用指責的方式說話」。

而我們之所以「用指責的方式」說話,是因為在我們的文化裡「感受沒有對錯重要」,人的感受次於是非對錯。集體的潛意識認為「不可能每個人的感受都被照顧到,為了讓團體能夠運行,總有些是必須犧牲的」,而如何決定依照誰的方式走? —— 理性論辯,看誰是對的。

感覺是我們直接經歷的,離我們最近、也比他人的邏輯還要真實;因此在那個當下,我們往往覺得自己是對的,而必須證明對方是錯的。

我們學會用指責的方式操弄權力,最後也真的相信錯在對方;兩者變成了習慣性的循環,而沒有人真的受益。

指責:因為無法坦率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如果情緒有前後台,那「指責」的後台就是「沒有表達的需求和感受」。這些需求和感受隱而未現,卻在以是非對錯包裝後,化身成指責的言語出現在前台。


指責:無法坦率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圖片|作者提供

看著最會崩潰的瑞典人,一方面覺得這樣的場景很好笑,怎麼「一點小事就大崩潰,都幾歲的人了」;一方面卻也開始覺得這樣活更自然:開心時就笑、不開心時就崩潰。

—— 我也想要這樣崩潰。

小時候覺得「崩潰」代表的是「人沒有控制自己的能力,很丟臉」(imperfect);但現在覺得「崩潰」代表的也可以是「人相信自己可以從崩潰中再起(resilient)」,而因此並不危險。

於是開始練習回頭去看別人說的那句「讓我感到被攻擊的話」有沒有可能有其他的意思?練習說出自己要的是什麼,而不是別人做錯了什麼。

推薦閱讀:談情緒管理之前,先學會如何善待與尊重情緒

開始練習,在自己因為一點小事崩潰的時候,不急於恢復一個完美的秩序;坦率的崩潰、幽默的看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