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一人一票」票票等值,成為「重量不重質」的活動,台灣真的民主嗎?還是更像一種大型的博弈呢?

台灣自詡為民主國家,但在這次大選過後我卻有了不同的看法。

選舉的基本認知是具有公民資格的人「一人一票」,且票票等值,於是乎選舉本身就是一種「重量不重質」的活動,只要投的人多,就能勝選,難怪乎選戰打到後來都變成電視台的綜藝節目,只要有人看,收視率高,內容有沒有營養並不重要。

而投票的行為,就是在選票的眾多候選人的名字上,蓋下你的章。這種只能花幾十秒的瞬間決定,讓沒有做好功課的選民,常是在領到選票或是走進圈選處的時候,憑「印象」投票。台北市大安區一共有 25 位候選人,我懷疑有多少選民仔細看過選舉公報,看過每一個議員候選人的政見,才有辦法在蓋章的那一刻,做出「理性」的決定。更遑論這次十個公投案,每一條都匠心獨具的讓人看不出到底他問的是否定句還是雙重否定句,後面排隊的人潮逼得人只有幾十秒的時間,決定我們共同的未來。

推薦閱讀:遊子返鄉投票的信念:不管多遠,都要為家尋一條更好出路

用這種方式投票,真的有辦法展現出人民的意志嗎?又或者說,如果很多選民投票的推動力,是為了「教訓執政黨」或是「日子要更好」,我是不是光用口號驅動人的「情緒」,就可以在腦內植下最能影響人判斷的反射性直覺思考,也是最能在短暫時間發揮效用的系統,像我們坐在電視機前拿著遙控器「轉台」,其實不需要深層思考。如果真正用理性投票的選民不多,投票卻又是表達民意的重要機制,只用量不用質去判斷的投票行為,會被宗教、政黨組織動員,會被媒體、民粹洗腦帶風向,終至無法逆轉的境地,也只是剛剛好而已。

加上這次中選會的瀆職行為,犯下選舉以來幾大難以原諒的錯誤,「公投選項多卻並無開設新的投票所,嚴重影響投票速度」「未投票結束就開票,影響選舉公正性」導致民眾投票時間延長至一小時上,開票更是延遲到凌晨 2:39 分才結束,超過 10 小時史上最久。都再再顯示「選舉」這種行為,其實沒有我們自以為的那麼「民主」,它更像是一種大型的「博弈」,只是我們賭的不是錢,而是我們共同的未來。

在時代力量的推動下,2017 年 12 月 12 日通過公民投票法修正案,公投門檻下修的結果造成這次十案齊發的盛況,它不只展現人民對眾多議題的高度參與,更表示了對代議制度的高度不信任。是不是萬事都可公投,這點令人不置可否,但看得出來,這些題目都必須基於「不信任執政黨及代議士的判斷」。此次公投題目的設計,宛如聯考的是非題,是非題最可怕的就是,不須延伸思考,立馬分野對錯,卻讓人忽略了背後潛藏的與其他事物之間的關聯,最後大家都背口訣去投票。

以跟能源相關的四個公投條文來說:

  • 公民投票第 7 案:你是否同意以「平均每年至少降低 1%」之方式逐年降低火力發電廠發電量?
  • 公民投票第 8 案:您是否同意確立「停止新建、擴建任何燃煤發電廠或發電機組(包括深澳電廠擴建)」之能源政策?
  • 公民投票第 9 案:你是否同意政府維持禁止開放日本福島 311 核災相關地區,包括福島與周遭 4 縣市(茨城、櫪木、 群馬、千葉)等地區農產 品及食品進口?
  • 公民投票第 16 案:您是否同意廢除電業法第 95 條第 1 項,即廢除 「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之條文?

在第 7 案與第 8 案中,暗示選民火力發電跟燃煤發電會造成空汙,大家都不會喜歡空污吧!所以要投下反對票,然後再搭配第 16 案,否認非核家園的制法,最終就是將所有結果導向:「如果想要電但是又不希望空氣汙染,核能發電真的是一個好方法,之前政府說要非核家園的事情,我們就這麼算了好不好!?」但是回到第 9 題,大家又都同意沾染核災的食品不能進口,但是同意台灣重啟核四甚至是蓋更多的核能發電廠,這樣片面切題的結論就是,中華民國公民共同決定「我們不要進口核食,但是我們想要核電」的荒謬雙重標準。


圖片|出自聯合新聞網

再回來,選舉的「不理性」還可以再推到中共對台政策的幾大原則「利出一孔」、「五龍治水」、「八爪章魚」。

選舉時最常聽見的口號,不外乎「選人不選黨」或是「支持 XXX 就是票投 OOO」這類簡化的思維。好像寄予白色力量最大的希望就是「超越藍綠惡鬥」,選民心中自栩:選會做事的人就好,不應該陷入黨派之爭。其實大家都忽略了,忽一個黨當中其實不只一個路線;看起來對立的兩個黨,不代表對待中國也是永遠的立場;一個沒有政黨的個人,不代表就不會被中國的勢力收編。不然當初的「國共不兩立」,就不會演化到如今的「兩岸一家親」。

我們要認清一個事實,「中華民國」是一個在世界上並不被承認的政權,因為它代表的是中國的前身,而中國的現在,已經在 1949 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代。所以就算中華民國不斷輪替的總統再會撐,再會「維持現狀」,都無法不面對中華民國的衰亡,取而代之的不是「兩岸統一」就是「台灣獨立」。所以我們每一次的投票,每一次的選擇,都是在往中華民國不存在後的這兩個端點靠近。

中共從以前對台灣的文攻武嚇逐漸演化,從不排除「武力犯台」到漸漸轉成「和平統一」,手法也從直接拿飛彈對著我們,變成用更佛心的手段來拉攏民心,陸客觀光、陸生來台、宗教交流、城市對談,更多「非政治」的角度切入,利用「八爪章魚」的多重觸角,將經濟資源引進,也將我們的人才帶走。中共很清楚台灣的「民主機制」就是每兩年(四年)人民會用選票換個政黨來做中央或地方的執政,所以中共的標的物也會從單一的「國民黨」變成潛伏在各個黨派裡,甚至是無黨無派,以防他的「投資」會隨著每次的選舉而落空,這便是「五龍治水」的精髓。

到了這次選戰,明顯的媒體、網軍力量介入,在「重量不重質」的投票行為中,用及大量的網路聲量來灌水台灣民意,讓喜歡「西瓜偎大邊」的台灣人,懷著「教訓執政黨」或是「日子要更好」的心情去投下每一票,就看誰可以讓我的口袋重新裝滿錢。驅動台灣人的常常不是因為「希望」而是「恐懼」,潛台詞不外乎:我不是不喜歡民主自由,我不是討厭平權,我只是不喜歡改變,我害怕改變之後的世界,是個我無法掌控的世界,我最想要的就是和平穩定賺大錢,是誰給我都可以。中共就是把握這樣「利出一孔」的原則,讓靠近他的人都賺了錢,於是紛紛票投有中共撐腰,能帶錢進來的候選人。


圖片|來源

縣市政府綠地變藍天,這讓人不驚訝,因為要用選票教訓執政黨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公投的結果卻讓人大感意外,光一個公民投票第 13 案:「你是否同意,以「台灣」(Taiwan) 為全名申請參加所有國際運動賽事及 2020 年東京奧運?」43.1 % 對 52.3 % 不通過,不管大家是心裡擔心正名後選手就不能去比賽了還是怎樣,但是外媒莫不解讀成「中華民國並不想叫做台灣」,也就等同於「中華民國想要繼續當作中國的一部分」,台灣人民藉著公投,向世界大聲宣告 I am "Chinese Taipei", not "Taiwan"。

這不是一個拿著民主在反民主的行徑嗎?抑或是台灣的民主投票行為,反映出來的卻是:我可以投票表達意見,但是我並不想成為一個自由民主獨立的國家。如果這就是民心之向背,我想下一次公投的題目或許可以增加一題是「面對台灣每兩年一次擾民傷財的選舉亂象,您是否贊成台灣重回戒嚴時代威權主義或是未來成為共產國家的一部分?」這題如果你投了反對,以下這題你未必不會中計。

「請問您是否贊成政府在對等,尊嚴的情況下,為了增進台灣人民安全及福祉,在現有協商基礎上,和大陸當局對謀求台海永久和平,進行相關協商,並在國會監督下按照協商內容訂定協議確保談判成果?」此為 2016 年 9 月 4 日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中,鼓掌通過備查,正式成為中國國民黨政策綱領的兩岸和平協議 (Cross-strait peace agreement)。

這個題目是由國民黨所起草的和平協議,在公投法下修後難保不會成回下次公投大戰的標的物。這次的公投結果已經讓外媒認定台灣在中美貿易大戰內的親中立場,這個題目更是兩岸是否和平統一的關鍵問句。如果下回公投,超過五百萬人投下同意票,就等於向全世界宣告台灣期待兩岸統一的結果。這同時意味著,若宣誓成為共產國家的一部分,關於性別平等、同志婚姻平權、孩童性別教育、能源問題,將沒有任何人民置喙的餘地。

切記!在台灣成為一個正常獨立的國家之前,我們的每一個選擇,每一張選票,都不能不問背後的統獨傾向,政黨背後有政治、媒體背後有政治、網路背後有政治、宗教背後有政治、性別背後有政治。統獨的背後不只是中國/台灣之爭,還是專制/民主,一元/多元,人權存廢的問題。

不然我們極有可能用我們的民主機制,以公民投票的方式,親手葬送我們共同的民主,以一張選票換來永遠不需再投票。

推薦閱讀:寫在大選開票之後:不是台灣不適合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