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的人並不是想死,而是想讓痛苦停止。如果我們能夠適時分擔這些痛苦,結果是否會不一樣?

文|留佩萱

今年六月初,美國知名時尚設計師凱特.絲蓓(Kate Spade)以及知名主廚、節目主持人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在相隔幾天內分別自殺了。而在絲蓓以及波登自殺的這個禮拜,美國總共還有另外八百六十五人自殺身亡。

「為什麼他會這麼做?」一個人自殺後,身旁的親人和朋友常常問這個問題。到底是為什麼,人會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尤其是絲蓓和波登,這兩位擁有成功事業與高知名度的人,為什麼他們會自殺?為什麼他們已經達到了如此高的成就,卻不想再活下去?

當自殺的是那些人生看起來光鮮亮麗、功成名就、開朗積極的人時,常常會讓人們非常訝異——這些人看起來好像過得很快樂、擁有一切,你可能從來沒有想過他們會有自殺念頭,甚至嘗試自殺。(推薦閱讀:12 張圖理解如何陪伴自殺者:接納、傾聽、不要批判自殺行為

身為一位心理治療師,我的工作讓我看到一般人看不見的那一面: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內在世界裡的情緒和聲音——這些外表常常看不出來的東西——決定了一個人到底過得如何、是否快樂。在諮商室中,我看到那些外在光鮮亮麗的個案們,也痛苦地被內心的情緒和聲音折磨。

這些聲音告訴他們:「你永遠都不夠好」、「如果你沒有成功,就沒有價值」、「沒有人在乎你」。憂鬱、焦慮、羞愧、覺得自己沒價值、以及巨大的孤寂感,把他們壓得喘不過氣來。

從治療個案中我也理解到,一個人如何面對處理自己的內心世界,比起贏得多少成就和財富,還要重要多了。

想自殺,並不完全是「自己的問題」

許多人在聽到自殺時,第一個想到的是憂鬱症。當讀到絲蓓和波登自殺的消息時,我心中冒出的第一個想法也是:「他們有憂鬱症嗎?」

的確,憂鬱症與自殺傾向之間的關聯性已經被許多人重視,每當有自殺新聞時,媒體就會開始挖掘這個人有沒有任何心理疾病,想要為自殺的原因下定論。但是,如果我們完全把自殺歸咎於「心理疾病」時,就好像是在說:這個人會自殺就是因為他有精神疾病、他的大腦有問題。

這樣使用「疾病觀點」來看待自殺,就強調了一個人會自殺是因為「他自己的問題」。

在絲蓓與波登自殺的那個禮拜,美國疾病管理與預防局發表了一份報告(註),當中的數據顯示,自殺身亡的人有超過一半其實並沒有任何精神疾病的診斷、也沒有顯現出自殺前的警訊;也就是說,一個人會自殺有時候是非常突然、無法預期的。

如果我們一直強調自殺是因為個人問題,就會忽視了另一個對人影響重大的因素——這個人正在經歷些什麼?感情問題、婚姻破裂、經歷重大失去、藥物酒癮、身體健康出問題、財務困境、失業、貧困、或是因為工作和家庭所帶來的各種壓力。

這些社會環境因素都被顯示和自殺有關聯。但是,當一個人在經歷這些時,不但常常得不到周遭人的支持與關心,還可能會被評價、被指責、甚至被貼上「有問題」的標籤。


圖片|來源

請正視那些你不願面對的不幸

想像一下,如果今天隔壁搬來一戶人家,是一位單親媽媽獨力撫養兩個孩子,你得知這位媽媽一年前因為家暴和前夫離婚,而且她的哥哥幾個月前自殺了,聽到這些,你會想要多和她認識互動,還是會想警告孩子「她們家有問題,不要跟那兩個小孩玩」?

我們常常會把自己和正在經歷掙扎的人區隔開來,我們告訴自己:這樣的事情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這些事情只會發生在「別人」身上。被診斷有心理疾病、遭遇家暴、被性侵害、童年被虐待、自殺、受到暴力攻擊、離婚、遭到背叛、因為天災人禍親人死亡、失業、被債務困擾、犯罪坐牢——這些都是「別人」才會經歷的事情。

區隔自己和別人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我們尋找事情發生的原因,像是指責性侵受害者「都是因為她自己不檢點才會被性侵」、認為八仙塵暴的受害者「都是因為自己愛玩才會被燒傷」。找到歸咎的原因後,我們就可以相信會發生這些事情都是他們的錯。

因為,如果不這樣區隔自己和別人,就等於承認這些殘忍的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也可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這樣的事實太讓人焦慮恐懼,所以我們努力尋找可以譴責人的理由。

但是,每個人在一生當中,都有可能會經歷上述所提到的那些困境。事實上,我們就是自己口中的「別人」,我們以為別人才會發生的事情,都有可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如果我們可以理解:會經歷這些痛苦和不幸都是身為人的一部分,不管你我都一樣。那麼,或許我們就可以放下指責,選擇去陪伴、和別人的痛苦待在一起。

與人連結,才能與痛苦共存

我們每天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內心正在承受某些痛苦——心碎、哀悼、悲傷、憂鬱、焦慮、羞愧、孤寂,而這些從外表都看不出來。許多正在經歷內心痛苦的人也不敢說,因為怕說出來後被人指責、覺得丟臉或羞愧。

尤其在台灣,許多人成長過程裡一路都被要求要成功、要贏過別人、不容許失敗。但是,在這個為了獲得勝利而不斷把別人踩下去的過程中,人與人連結的機會也就消失了——如果你心中想的都是「我要比你好、我要贏過你」,怎麼可能真正去傾聽、去看見另一個人呢?

自殺的人並不是想死,而是想讓痛苦停止。想自殺的人內心世界承受著劇烈的痛楚,那些無助、絕望、覺得自己受困住了的強烈情緒壓迫著他們。但是,如果人與人之間可以有多一點連結,如果能夠有人陪伴他們一起分擔這些痛苦,結果會不會不一樣?

推薦閱讀:心理師聊「自殺」:他們渴望被理解痛苦,而非否認痛苦存在

當一個內心正在經歷掙扎的人有個空間可以讓情緒舒展開來,當身旁有人願意真正聆聽他們的傷痛、恐懼、憤怒、內疚與羞愧,當一個人真實地感受到被接納與被看見或許,那些原以為無法承擔的痛苦重量就會變得輕一點,心中巨大的孤寂感也會變得小一點;或許,繼續活著就會變得容易一些。

許多父母以為孩子的學歷和成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要件,但是再多的財富和成就,都無法讓你豁免於人生中的各種不幸;擁有了外在的一切,也不保證可以帶來內在的平靜與快樂。

推薦閱讀: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菁英主義,讓我們變成一模一樣的人

比起教孩子要成功勝利,我們更需要教孩子如何與人連結:讓自己願意去感受情緒,去傾聽別人、以及和別人的痛苦情緒待在一起。一個人過得如何,最終還是要回到如何處理自己的內心世界。

而人與人之間有真誠的連結,聆聽人與被聆聽、理解人與被理解,接納人與被接納——擁有這些,內心的重擔就會變得輕一些,你就有辦法開始面對處理那些痛楚和情緒。

當我們把自殺歸咎為個人問題時,就忽略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幫助到正在經歷痛苦的人——提供那份最重要的,人與人間的陪伴和關懷。人是群體的動物,我們都需要與人連結:在經歷困境與痛苦時,我們需要別人的陪伴;而有人在經歷痛楚時,我們也可以成為幫助他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