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充滿陽剛味的刺青,在 1970 年代因一位女性刺青師投入產業,女性訴求被看見,掀起另一個刺青變革。

史百德.韋伯同唐.艾德.哈迪和夏奇.高曼一樣,也創辦了個人雜誌,他瞄準受過教育的中產階級,企圖活絡大眾對於刺青的討論,並且將這項藝術合法化。雖然《進取的刺青》(Pushing Art)只出刊了三期,但是雜誌中無關緊要的連環漫畫、創意十足的刺青設計圖以及吸睛的照片,吸引了一群當時覺察到紋身藝術無窮可能性的都會年輕人,在東海岸創意十足的刺青社群幕後低調活動。

綜觀史百德 韋伯的職業生涯,可以見到他的設計圖與設計照在全球的美術館與藝廊中展示,挑戰了傳統觀念中認為刺青不過是一種商業化後的民俗藝術的偏見。韋伯作品中的另一項重要性在於其設計針對了女性客群訴求,並拓展了設計的主題與概念,使得紋身藝術得以走出以男性為天下的歷史。

WOMEN AND INK女性與刺青

在 1970 年代除了大眾對於刺青的觀感開始生變之外,一群新世代的藝術家同時也開始創作以女性為訴求的設計,並且展開女性顧客也能感到賓至如歸的刺青店,藉以挑戰充滿陽剛味的刺青世界,使得刺青得以為主流社會的男女兩性接受。

澳洲出身的辛蒂.芮在引導女性接觸刺青的層面上可說是功不可沒。辛蒂以符合時下潮流的行頭自豪地展示身上刺青的照片,在 1960 與 1970 年代於全球廣為流傳,當時身上有刺青的女性少之又少,此舉激發了許多女性跟隨她的腳步。此外,辛蒂自 1964 年開始投身由男性主導的刺青產業,成為一位刺青師,挑戰了傳統。在往後的數十年,她在澳洲躋身為數一數二成功的刺青師。

推薦閱讀:【如果你想】微刺青,推薦你五個風格刺青師 IG 帳號


圖|大雁文化提供

魯絲.瑪恬(Ruth Marten)出身於波士頓藝術博物館附設學院,她認為人體是「最終極的畫布」,也因此她在 1972 年畢業後買了一組初學者專用的刺青工具組。在那之後的幾年她以朋友為練習對象自學刺青,以位於紐約的一間個人工作室為據點。她以錯綜複雜的圓點圖樣、柔和的色調以及輕柔的陰影效果,引領了以女性為訴求的設計潮流,同時她的發想也極富創意,捨棄了過往在女性刺青設計中常見的簡單的愛心、花朵或是蝴蝶等圖樣。這張攝於 1975 年的拍立得照片展現了瑪恬對於簡約而吸睛的視覺圖像的偏好。

已故的蘇珊.福瑟(SuzAnne Fauser)在 1979 年時捨棄了在密西根一所高中擔任 13 年美術老師的資歷,轉行進入刺青產業當學徒。福瑟耗費了近十年的時間在這個由男性主導的產業中立足,據她所說,因為自己的女性身份,使得她在過去總是吃閉門羹。但是就在她結識了資深刺青師兼電動紋身機開發家身份的保羅.羅傑斯後,她獲得了一位導師指導自己精通這項技藝,同時也自羅傑斯的經驗吸收,學習如何將大面積圖樣紋得栩栩如生,如同照片中所見這個吸睛的海盜圖樣。

過去像萊爾.圖特爾等針對女性開發設計圖的第一代刺青師的作品多半小巧精緻,並且取材自典型的女性題材,不過福瑟卻是胸懷大志。像是圖中這個福瑟所創作的大面積作品就相當繁複,這讓接受她服務的女性顧客有機會將整個身體做為畫布,並且將女性刺青的發展帶往新的境界。


圖|大雁文化提供

這個大膽的設計組合了花朵與耶穌聖心,構成了一個全胸的圖樣,其中可見繽紛的波浪線條以及細膩的陰影效果,明顯展現了福瑟對於日式美學的偏愛。但是有別於諾曼・「水手傑瑞」 ・柯林斯與唐・艾德・哈迪將亞洲風格與傳統美式主題結合的手法,福瑟則是運用了日式技巧來創作以奉獻和大自然為主題的設計圖。

薇薇.拉從嘉(Vyvyn Lazonga)自 1972 年開始接觸刺青,在當時,她是全球少數幾位女性刺青師之一。拉從嘉說,過去她在西雅圖的一間刺青店見習時,她的男性同事永遠升遷得比她快,這讓她感到相當無奈,而且她總是被分配到有問題的工具,讓她無法隨心所欲完成自己理想中的設計。拉從嘉在 1979 年開了自己的第一間店,打造出讓女性顧客感到賓至如歸的刺青環境,同時她的刺青善於配合女性顧客的身體線條,使得她在當時聲名大噪。


圖|大雁文化提供

這張照片攝於 1970 年代晚期,地點是拉從嘉自身位於西雅圖的店面門口。最左側是拉從嘉,右起分別為丹尼.丹佐(指導拉從嘉刺青的老師)以及唐.諾藍(1970 年代刺青復興期的重要人物)。「拉從嘉夫人的刺青店」至今依然健在,並且特別以遮蓋乳癌手術疤痕的刺青聞名。

凱特.海倫布蘭(Kate Hellenbrand)別名上海凱特,曾於諾曼・「水手傑瑞」・柯林斯生前最後幾個月在他門下見習,也因此柯林斯的作品為她的傳統風格設計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在與柯林斯共事後,凱特隨後也與其他幾位著名的刺青師共事,包括像唐.艾德.哈迪與傑克.魯迪,並於 1971 年與他們在美國民俗博物館攜手策劃了「刺青!」展。在這個展覽中,刺青首度於全美以一種藝術型態之姿進駐了公共展示空間。在 1979 年,凱特以女性刺青師身份開先河在歐洲巡迴訪問,將她以女性為訴求的設計介紹給一群全新的群眾。

推薦閱讀:「不曾後悔對抗主流社會的選擇」在日本,遇見刺青的他

紐約藝術家史百德・韋伯在出版於 1979 年的《進取的刺青:刺青的藝術價值》一書中提到,女性多半選擇將刺青紋在「敏感」地帶,像是胸部、胃部或是生殖部位。另一方面,男性則是選擇紋在顯而易見的地方,像是手臂上。照片中的這個刺青出自萊爾.圖特爾之手,它的位置讓被紋身者可以在想露出來時穿露肚的短上衣,不想露出來時就遮起來,紋下這個圖樣的女性可以選擇誰有資格看到她身上的刺青。「女性之所以刺青在於讓自己開心,而非賣弄炫耀」韋伯如是說道。「男性經常像孔雀一樣想要賣弄,所以會選擇將刺青紋在所有人都能明顯看到的地方,但是女性多半只將刺青展示給對自己而言存在意義非凡的人看。」

被問及催化了 1960 與 70 年代刺青的普及要素為何之際,刺青師萊爾.圖特爾這麼說:

「女性的解放!讓刺青得以重見天日的毫無疑問是女性的解放!女性的解放將刺青市場向 50% 的人口——所有人種的半數——開放!女性使得刺青進化成一種更柔和同時更為友善的藝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