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擔心對方不愛自己、恐懼分離?一起了解什麼是「客體恆常性」,從建立對世界信任的起點開始,找到你的安全感,陪伴自己。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有個朋友前兩天和我吃飯,她把自己的狀態總結為「不夠安寧和穩定」,她說這是一種比較籠統的感受,表現為生活中不同方面的負面情緒:

  • 戀愛時,她覺得自己總有隱約的惶恐感,即便沒有發生什麼,也會想對方此刻是否已經不愛自己了。

  • 如果暫時和重要的人失去聯繫,會陷入恐慌,擔心對方是否遇到了意外。

  • 她說,獨處是最難的,在身邊沒有人陪伴的時候,她總是感到焦慮和痛苦。

  • 出行也會莫名、自知沒有必要的緊張,反覆檢查行李,不願意離開熟悉的環境。

  • 在人際關係中,對他人的評價常常因為對方的一些舉動而發生很大轉變,也會因此動搖對自己的評價。

安全,是一種與信任密切相關的情緒狀態。人們相信外在的世界不會給自己無法控制的傷害,就產生了這種感情。

有些人的這種信念較強,他們便會表現出較為放鬆和篤定的狀態,而有些人對此信念不足,就會需要時時刻刻向外界尋找和確認「安全」。這種心態和行為的影響因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與心理學中「客體恆常性」(object constancy)的概念有關。

推薦閱讀:《被討厭的勇氣》越是親近的關係,越需要課題分離


圖片|來源

什麼是客體恆常性?

為了理解這個概念,我們先來理解一下什麼是「客體」。「客體」(object),是一個與「主體」相對的概念。主體,就是「我們」的第一人稱感,而客體則是我們作為「主體」所指向的對象。

「客體恆常性」顧名思義,指的是我們與「客體」能夠保持一種「恆定的常態」(constancy)的關係。

客體分為外部客體和內在客體兩種。外部客體是我們體外客觀世界裡的東西,內在客體則是我們內心裡形成的、對應那些外部客體的圖像。

擁有客體恆常性,意味著人們有能力,保留(自身以外的)客體在心中映射出的穩定圖像(Fraiberg, 1969)。此時,我們內心擁有的,是「穩定的內在客體」。

內在客體的穩定包括兩層意義:

1. 情緒上的穩定:

指的是,當我們與外在客體在空間上遠離的時候,心中仍舊可以保持這些客體的形象,同時仍能夠通過內在客體,感受到自身與客體保持著一種穩定的親密情感(Fraiberg, 1969)。「雖然他和我一段時間沒有聯繫,我仍能感受到我們是相愛的」,就是一個例子。

2. 認知上的穩定:

指的是,某個客體在我們心中的形像是「一以貫之」的、「穩定」的,我們不會因為他(外在客體)一時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就立刻推翻之前對對方的感受與評價(內在客體)(Mahler, Pine&Bergman, 1975)。例如:「雖然他犯了個錯誤,但我依然覺得他是個不錯的人」。

請看圖理解:

 


圖|作者提供


圖|作者提供

總的來說,不管是情緒上還是認知上的客體恆定性,指向的都是一種,「能夠在變遷的世界,與外在客體維持穩定關係」的能力(Burgner& Edgcumbe, 1972),而這個能力也是情緒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Akhtar, 1994)。

客體恆常性是如何形成的?

在客體恆常性形成前,人們和撫養者關係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自閉」、「共生」、「分離與個體化」(Mahler,Pine&Bergman, 1975)。

「自閉」階段(0 到 2 個月)指的是,在嬰兒誕生的初期,孩子大部分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處於一種自我封閉的狀態中,還沒有發展出自我或是撫養者的概念,對於客體沒有覺知。

緊接著嬰兒會進入「共生」階段(2 到 6 個月),他們開始有了自我的「主體」意識,開始模糊地察覺到自己對於撫養者的需要。但此時的嬰兒覺得自己和撫養者是一體的,是同一個意識,嬰兒認為自己的任何需求一定會即刻被撫養者滿足。

在「分離與個體化」階段(6 到 24 個月)隨著嬰兒行動能力的提升,他們可以從撫養者身邊爬開,探索更大的世界。嬰兒慢慢意識到自己是自己,撫養者是撫養者,並開始成長為不需要時刻依附於撫養者的獨立個體。

「分離與個體化」階段是孩子形成客體恆常性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一方面認識到,撫養者有時會無法及時回應自己的需求,但是這沒有關係,不會帶來毀滅性的結果,因為撫養者還是會在後來回應自己的需求——這讓孩子學會安心等待,並能夠接受一定時刻、和程度的失望。

在內心形成關於撫養者穩定的圖像,至關重要。只有分離,才有機會讓孩子鍛煉內心穩定圖像的形成,而只有整個過程中撫養者仍然足夠好地回應了孩子的需求,孩子才能產生對撫養者的信任。

最早的客體恆常性,就是在這個過程中開始形成的。可以說,我們在人生最初時期,對撫養者形成的信任,是我們對整個外在世界的「信任」的起點和基石。

推薦閱讀:【為你點歌】致分離焦慮者:愛好自己,才能好好愛人

為什麼有人會缺乏客體恆常性?

1. 童年不愉快的分離體驗

在「分離與個體化」階段,撫養者不當的分離方式會阻礙孩子客體恆常性的發展。

錯誤一:完全不分離

有的撫養者時刻和孩子在一起,總是及時滿足他的需求,從來不讓孩子感受到失望。如此不允許分離,孩子與客體的關係,將始終停滯於「與撫養者共生」的階段。(Mahler,Pine&Bergman, 1975),他們無法得到鍛煉,逐步在撫養者不在身邊時,在心中產生撫養者的影像,從而無法得到機會形成客體恆常性。

錯誤二:直接強制分離

分離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複雜的體驗。一方面他們因為在世界探索感到快樂,另一方面卻因為離開賴以生存的撫養者感到焦慮、害怕(Mahler,Pine&Bergman, 1975)。

所以,好的分離過程,要求撫養者們「在被需要時仍會出現」。這是一個分離的安全基礎,孩子知道這件事,可以暫時擱置分離的焦慮,自己去體驗世界(Mahler& Furer, 1969)。

而在與孩子分離時約定與孩子重聚的時間,並且履行承諾,才能給予孩子安心等待撫養者回來的信心。在這樣的信心中,孩子內心開始形成對於撫養者的穩定圖像(Mahler,Pine&Bergman, 1975)。

當孩子們能夠等待,且自信地期待滿足,他們開始形成安全感,且不因與撫養者的空間和時間距離而改變。

2. 成長過程中撫養者的回應忽冷忽熱

孩童必須累積足夠多的溫暖經驗,並且認為溫暖是種生活的常態。這樣,孩子才能不會因為小的分離或不快,就動搖自己內心穩定美好的、關於「客體」的圖像。

也是因為美好的經驗足夠多,孩子會原諒撫養者的一些過失、對自己的傷害等,他們慢慢形成「理智上整合矛盾」的能力,他們經歷一番內心鬥爭,開始接受「有瑕疵、但足夠好」的概念(Ainsworth&Bell ,1970)。

3. 成年之後痛苦的分離體驗

Mahler(1971)指出,客體恆常性的發展並不會在生命早期就完全結束。我們與客體的關係,會在之後的人生裡不斷發生改變。

長大後,我們會與更多的客體產生聯結和感情。比如說,寵物、家鄉、同學、戀人等。

但人們也可能被迫與他們依戀的客體突然分離。比如說,親人的逝世、分手、寵物走失或是舉家遷徙等等。人們對於外界世界的基本認知可能會被這些創傷所挑戰(Tedeschi &Calhoun, 2004),也就是說,如果長大後與客體有意料之外的創傷經歷,我們的客體恆常性也會遭到破壞(Mahler, 1971)。 


圖片|來源

缺乏客體恆常性會怎麼樣?

自體心理學的建造者 Heinz Kohut(1971)認為,人與外界客體互動最健康的狀態是,能同時有獨立和依附感。

但缺乏客體恆常性,會讓人們既不能獨立、也不能依附。

說到底,具備客體恆常性之後,我們的內心會有對於客體的信任感,從而有關於自身的安全感。我們有能力不需要真的去和外在客體時時確認自身的安全,因為我們的內在客體是穩定的。此時,我們能夠自給自足地擁有滿足感和安全感。

缺乏客體恆常性的人,沒有能力在心裡形成一個「形象足夠穩定」的內在客體,或者無法維持足夠長時間——很容易崩塌。我們對與外部客體的認知和感情,會由於現實中的分離(比如失聯)產生劇烈動盪。

再來複習一下客體恆常性的全過程:

外部客體和我們發生關係,我們的內心產生關於外部客體的對應形象(內在客體),外部客體以其對應的內在客體與我們發生關係雖然外部客體會產生分離或過失,但對應的內在圖像(內在客體)相對穩定,我們與內在客體的關係也相對穩定有安全感。

1. 所以缺乏客體恆常性的人,難以真正地獨立。因為與外在客體一旦暫時失去聯繫,他們就會不安,他們需要不斷從外部客體中獲得即時的確認,才有安全和滿足感。

2. 缺乏客體恆常性的人,也無法真正享受與別人的聯結感。由於無法保留內在客體,他們對他人的評價也經常動搖,只是基於他人當下的表現和自己當下的感受,也無法容忍他人偶爾的過失。可以說他們缺乏信任的能力,所以他們也無法真正意義上享受長期穩定深入的聯結感。

在人際交往中,如果沒有綜合評判他人的標準,還會讓我們錯過真正關心自己的人。因為一個一直只會「讓你感覺良好」的人,並不能算是真正的好朋友。他們卻會因為一時感覺不好,推開珍貴的人。

推薦閱讀:愛是保有孤獨的自由!愛上獨立女子你該知道的九件事

缺乏客體恆常性的人,成年後可以努力改變嗎?

客體恆常性的存在,與「在我們的自身中安居」有著重要的關係。

它是一種能夠幫你看清世界的能力,你會發現這個世界雖不是一成不變,也並不是你想像的那麼無常。用文首朋友的感受去描述的話,的確,客體恆常性代表著一種「安寧與穩定」感。

好消息是,成人後客體恆常性仍有機會提升。你可以嘗試以下方式。

認知上的改變:

缺乏客體恆定性的人,在和外界的互動中產生負面情緒,可能馬上對外界和自己定下負面的評價。為了改變這種本能式的「過快下結論」的思維方式,也許人們可以有意識地以更理性的良性思維模式替代。

Greenberger, Padesky & Beck (2015) 所著的《思維取代思緒》(Mind over Mood)中,提出了七步方法:

1. 情況: 現在讓你出現強烈情緒的場景。

eg. 戀人離開家,出差五天。

2. 情緒: 現在的情緒。

eg. 害怕、焦慮和恐慌。

3. 自然湧現的想法:因為這個場景你自然而然對於他人和自己的一些看法。

eg. 他拋下了我。我不值得被愛。

4. 支持這些想法的證據: 實實在在發生的事情讓你覺得這些想法是事實。

eg. 他沒有說到底什麼時候回來,而且我一直沒收到他的信息。

5. 不支持這些想法的證據:

eg. 他一直都很在意我的感受,而且走之前說了事情結束後會盡快回來。

6. 平衡後的想法: 在對比了兩方面的證據後產生的新想法。

eg. 他一直不發短信給我是不好的,但是很有可能不是他不想理我,而是暫時抽不開身。

7. 評價現在的情緒: 現在的情緒有沒有變化或是產生了新的情緒。

eg. 掛念和擔心,而不是無法承受的恐慌。

情緒上的改變:

成人後新的關係可能會催生對於人際關係的新看法(Harms, 2011)。找一個能夠信守承諾,情緒穩定的人,與其建立起長期的人際關係。

這個人不一定是親密對象,也有可能是一個密友。甚至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很難找到這樣的人並與之建立穩定的長期關係的話,與心理諮詢師建立類似的長期關係也可能會有相同的作用(Harms, 2011)。在這些長期關係中,人們也許能夠重新審視自己對於客體的慣性思維。

願你我都能日漸成長為更為安寧的人。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