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尼迪克主演最新影集《梅爾羅斯》,細看與父母的親密關係如何影響一個人的生命歷程,若想獲得救贖,你得先理解自己的心。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最近,班尼迪克主演的新劇《梅爾羅斯》剛完結了,只有五集,我就一口看完了—— 被班尼迪克的演技深深折服。

這部劇改編自 Edward St. Aubyn 的同名小說,講述了童年時遭受創傷的帕特里克在成年後如何面對過去、如何艱難地重建生活。

影片從一陣急切的電話鈴開始,帕特里克·梅爾羅斯接了電話,對方說他的父親大衛去世了。男主角帕特里克努力從吸毒的眩暈中鎮定下來。他沒有悲傷,而是露出釋然的笑容。

帕特里克和父親大衛有著怎樣的關係?為什麼聽到父親離世,他竟是這樣的反應?

今天我們來聊聊班尼迪克的這部新劇。


圖片來源:影集劇照

大衛·梅爾羅斯是個極其嚴厲的人,他崇拜力量,享受在家中獨攬大權的感覺。他道德感較差,覺得傳統美德不過是弱者的自我安慰,這個社會就是弱肉強食的世界,人必須足夠「清醒」、足夠堅定。

所以,大衛的教育理念是殘酷的:為了孩子的成長,父母不應該滿足孩子的大大小小的需求,這些需求只是孩子的情感勒索。如果想要真正關心孩子,父母應該讓他們早些認識到現實的殘酷,早些做好成長的準備。大衛說:教育應該讓兒童以後能說出「如果我這都能挺過去,以後什麼都難不倒我」。

當大衛將這套「挫折教育法」付諸實踐,不難想像帕特里克會過著怎樣的童年。帕特里克不懂父親為什麼如此對待自己,當他想親近父親,父親總是在溫和的表面下一次次試探他、考驗他,讓他受苦、傷心。

推薦閱讀:家庭的關係課題:與父母和解,我們都有力量修復自己的傷痛

大衛甚至性侵了帕特里克,他還為自己辯解,現在以為的殘酷其實是愛,兒子暫時無法理解沒關係,他希望帕特里克長大後會感謝自己,他覺得自己在教育兒子如何學會獨立。

這樣的挫折教育之所以荒謬,是因為大衛過早將成人世界中消極的部分擺在兒子前,超出了一個孩子的承受力。當人們說「挫折使人成長」,這挫折更多是人生的某種「自然狀態」,當面對無法改變的事,我們會調整自己、迎接挑戰。但如果這些挫折是人為的,甚至是父母特意製造的,孩子會很難理解,他們要面對的不僅是挫折本身,更是愛與信任的危機。


圖|作者提供

長大後的帕特里克並沒有像父親預想地那樣感謝他,帕特里克心裡充滿對父親的憤怒。他沉迷在毒品和酒精中想忘記過去的經歷,覺得自己亂糟糟的人生都是父親一手造成的,所以聽到他的死訊時,帕特里克最先感到的是喜悅。

然而,無論帕特里克多麼想憎恨父親,他不得不承認這段父子關係極為複雜。帕特里克的言談舉止和大衛非常相似,當他和父親的老朋友聊天,他們覺得帕特里克彷彿就是年輕時的大衛,同樣健談,語氣裡同樣對世界的冷嘲熱諷。

當帕特里克望著父親的屍體,他突然情緒失控——已經不是悲傷或喜悅所能簡單形容的。帕特里克發覺,假如沒有對父親的憤怒作為支撐,自己的生活一片空無,突然不知道如何面對人生。

遇到巨大的壓力時,我們常常會反抗或逃跑,這都是求生的本能。帕特里克吸毒、酗酒是為了暫時忘記過去,這是逃跑的表現;而他憎恨父親、詛咒父親則是某種程度上的反抗,他從這種對抗中找到生存的依據。父親的存在,意味著帕特里克的反抗是有意義的,或許他在某天能聽到父親的懺悔,自己能決定是否原諒父親。即便這一切很難發生,父親的存在也意味著帕特里克的人生至少有明確的方向。

而當大衛突然離世,過去的對抗就沒了目標,帕特里克面對的是一個不存在的形象,是一片死亡的虛無,永遠無法得到進一步的回應。無論是痛苦的、煎熬的或混亂的,帕特里克之前熟悉的生活都因父親的消失而失效了。原以為父親死了,他就能開始新生活,但他發現自己失去了生活的支撐,就像面對一片濃霧,他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裡走。

在朋友的陪伴下,帕特里克一點點適應生活的變化,他開始戒毒、戒酒,偶爾參加一些社交活動,生活不至於過分封閉。後來,他認識瑪麗,兩人情投意合,結婚生子,過上了安穩生活。

然而,平靜的人生被母親埃莉諾晚年的一個決定打破:她剝奪了帕特里克的繼承權,將家產全部捐給慈善機構。這再次喚起帕特里克對童年創傷的記憶,失職的母親這一形象激發了帕特里克的不滿和憤怒。

埃莉諾是美國新興產業大亨家裡的千金小姐,覺得自己享受著豐盛的物質生活,應該幫助社會底層的人。她年輕時遇見大衛,被他的魅力吸引,不料婚後大衛像變了個人,埃莉諾越陷越深,無法逃離。

男主的母親埃莉諾在家裡完全受控於父親大衛,沒多少自己的空間,她自嘲說家裡只有一輛女士跑車完全屬於自己。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埃莉諾沒多少發言權,大衛要求她,沒特殊情況的話,不能遷就帕特里克的需求,這是溺愛,不利於孩子的獨立。

埃莉諾在丈夫的威權下放棄了自己作為母親的職責,她直接告訴帕特里克,不要總是依賴自己,要多和父親在一起。這讓帕特里克非常心寒,他不明白為什麼母親要將自己拒之千里。每當帕特里克渴望多和母親相處,埃莉諾就用一個個謊言臨時安撫,很少兌現許諾。

一定程度上來說,埃莉諾對帕特里克的情感忽視是被大衛逼迫的,但讓帕特里克最困惑的、最難以忍受的是,即便在父親去世之後,母親仍舊殫精竭慮地想著幫助別人,卻唯獨不愛自己這個獨生子。

這樣的行為在我們身邊也常常出現。有些人對待外人溫柔、友善,而對待自己的親友卻完全不同,很急躁、不耐煩,甚至惡語相向。為什麼明明是更親的人,這些人無法關心,卻將自己的愛施與其他人?


圖|作者提供

有一個細節能解釋埃莉諾的行為,就是她開車時看到農民在幹活發出的感慨:「那才叫做有意義的生命,日出而作,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可以說,埃莉諾的愛是虛浮的。她只能去愛那些遠方的人、陌生的物和未知的風景,因為這一切都是遙遠的,無法和她進行緊密的互動,她在這種的弱關係裡自由自在,而身邊的人與事難以避免包含著讓人厭煩的部分,包含著違背自己意願的情況,而她不想面對這種複雜性。

推薦閱讀:「我愛你,只是我不再喜歡你」愛情消逝的四個關係心理學

就像埃莉諾與兒媳瑪麗聊天時所說,每當她面對帕特里克,她總是無法忘記帕特里克是大衛的兒子。所以,埃莉諾作為丈夫的受害者,她想要愛兒子的時候,就必鬚麵對自己和丈夫之間的過往。最後,埃莉諾逃避了,她將自己所有的愛和關心都投入到慈善事業中,期待能在其中獲得一點靈魂的慰藉。

讓她沒想到的是,她的這種行為不但是對兒子的忽視,更是進一步的傷害。帕特里克再次想起自己遭受父親的虐待,他曾經懇求母親帶自己從家中逃離,但母親拒絕了。帕特里克越想越無法忍受,他想替那個從小被忽視的自己爭取應得的補償。


圖|作者提供

在妻子瑪麗的勸導下,帕特里克想要與母親坦誠溝通,他鼓起勇氣說起當年的經歷,他以為母親能對自己表達一定的關心,沒想到的是,母親聽完後只冷冰冰地說:「還有我」。埃莉諾只將自己視為和兒子一樣的受害者,而對自己與帕特里克的母子關係毫無在意,拒絕自己站在母親的立場上回應這件事。帕特里克無言以對,似乎又變成當年那個無助的孩子。

當母親去世,帕特里克在葬禮上聽著別人講述母親的博愛和善良,心如刀絞。站在台上發言時,他無法克服內心的矛盾,終於泣不成聲地離開教堂。

面對自己的童年創傷,除了對父親的反抗之外,帕特里克的很多行為都是某種逃避,藉以獲得繼續生存的可能。

帕特里克物質成癮,年輕時吸毒、酗酒,這已經成為他面對壓力的一種臨時措施。當他情緒波動較大,他就想喝酒,他不想調整自己的情緒,喝酒可以為情緒失控找到理由。

物質濫用除了能給帕特里克暫時的逃避之外,還為他提供了某種虛幻的希望。帕特里克覺得當前的生活混亂不堪,主要因為自己吸毒、酗酒,只要戒毒、戒酒,他的人生就能重新開始。所以,當他厭倦這樣的生活,他常常對朋友或自己說:我要戒酒了,我要開始新生活。

停止物質濫用並不容易,即便一次次失敗,帕特里克依然沒有放棄人生重來的希望,因為他覺得存在一個拯救自己的命定之人。只要她出現,自己隨時都能從生活的泥潭中走出來。

或許是因為母愛的缺失,帕特里克渴望從女人身上尋找母愛式的關心。愛情最初的激情能夠滿足他被愛的需求,一旦關係日常化,帕特里克就容易感到被冷落,內心又逐漸變得空虛。他開始覺得眼前的這個人或許不是那個來拯救自己的人,又要尋找新的目標。

這些方式的效果雖然並不長久,但也在帕特里克的某些人生階段幫助他度過一時的危機。帕特里克也渴望自己能真正從創傷中走出,只是這個過程遠比他想像的漫長。

當父親去世,帕特里克面對內心的巨大深淵,他將過去的遭遇視為羞恥的秘密藏在體內,他越是往裡面望,越是無法擺脫。一次,他從封閉的生活裡暫時走出來,和朋友的相處讓他感受到人際關係的溫暖。他將自己的過去第一次傾訴出來,感到一份難言的釋然。當他說出時,創傷就不再像過去那麼恐懼了。

想擺脫一件事的影響,我們最先做的往往是反抗,而反抗依然是一種緊密的聯繫,無法徹底抵禦影響,接下來要做的反而是將注意力逐漸從這件事上移開,努力將之視為一件「普通」的事、一件不需要自己特殊對待的事,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超越它。

帕特里克逐漸明白這一切,但想過上預想中的幸福生活依然艱難,因為他已養成逃避的習慣。當生活中出現較大的困境,他首先想到的是抽身而去,而不是切實地直面。

因母親的遺囑,帕特里克情緒失控、再度酗酒,讓他與妻子的關係岌岌可危,他從家裡搬出,獨自居住。在母親下葬後的聚會上,帕特里克又看上一位女服務員,要了電話號碼,他想再次逃避。但當他回到住處,要撥打電話時,他最終拒絕了「新生活」的誘惑。帕特里克撥通了妻子的電話,他決定面對兩人並非那麼完滿的婚姻,決定嘗試在生活的粗糙表面上真切地生活。

每個人的成長或許都在經歷著自己的某種破碎;雖然我們都對自身的完整抱有強烈的渴望,但這種渴望不是為了讓我們從自己身上逃離,而是為我們面對自身的破碎提供了一個方向,就像地平線永遠不是為了抵達的,而是為了讓人邁出自己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