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劇作家伊歐涅斯柯經典作品《椅子》,闡述人生不該寄託他人代言,那是件註定會失敗的事,你得直面自我,與自己對話,才能找到你想實踐的人生意義。

法國劇作家伊歐涅斯柯(Eugne Ionesco,1909~1994)1952 年創作了經典荒謬戲劇《椅子》,經典最奇妙的就是,不論隔了多久,仍然跨時空地域的回應當代議題。

如果你討厭臉書的喧囂,如果你個性害羞木訥,如果你討厭跟別人談判協商,如果你期待由一個代言人、委託人、經紀人來替你表達心聲、說明理念、爭取認同、談判價格、處理合約,把種種鳥事幫你處理掉⋯⋯

伊歐涅斯柯在《椅子》這齣戲裏告訴你,別傻了,等到白髮鶴顏,還是沒人能幫你說。

劇中的老夫妻覺得自己不擅表達,辦了一場宴會,請來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人聽演講,邀來一個演說家替自己代言,要他為自己說出自己這一生重要的想法。演說家遲未出現,叫老夫妻望眼欲穿,好不容易終於盼到演說家大駕光臨,他一開口,卻詞不達意、支離破碎、含糊不清。原來他既聾又啞!

老夫妻期待已久,託付了畢生希望的演說家,不過是沒有能力聽、說、運用文字的失語症。

但此時老夫妻已經先跳樓自殺了,也沒機會再爭取最後一次機會為自己表達了。

伊歐涅斯柯似乎想要告訴我們:把希望寄託在別人的身上,期待別人代言,自己不說,卻期待別人了解你——這是一件註定會失望、失敗的事。生命是無盡的失語和失望。


圖片|來源

是的,特別在當代,在人人都透過雲端接觸,人人都是自媒體的世界, 一旦保持沉默就好像從世界上消失。難怪:讓我們聽見世界的聲音、讓世界聽見我們的聲音、向世界發聲——就成為這個時代最盛行的號召與廣告話語。

推薦閱讀:有人陪伴卻覺得孤獨?談另一種孤獨的可能

椅子裡面老夫妻的對話,也很像臉書或即時通訊軟體上面的對話,零碎、隨時不相關、跳躍隨機、喜感和嚴肅抒情隨時切換跳躍⋯⋯

在這個人人都喧嘩的時代,沒有話語,甚至沒有一張圖片,或是虛言廢詞。比如類似《椅子》裡演說家的「嗯嗯啊啊 嗯嗯姆 嗯呜嗯呜嗯」這些無意義的虛詞都沒有發出,沒有:「嗚嗚嗚嗚嗚」「我的天啊! 」或者是表情符號笑臉哭臉倒地愛心⋯⋯你就是個被忽略而不佔據人們記憶體頁面的,灰塵。

在這個時代,似乎我們都必須跳出來為自己發聲,否則就淹沒在喧囂當中。但是如果要選擇加入喧囂的洪流,發聲的方式、管道和想要達到的效果,好像就要有點算計了。

替自己發言,為別人發言,可不可能有共好,創造最大利益? 經濟學家提醒我們,有更多種可能。看看電影《美麗境界》裏男主角,數學家約翰.納許提出的「納許均衡論」(Nash equilibrium)吧。在囚徒困境著名的例子中,兩個囚犯符合自己利益的選擇是坦白招供,各得到五年徒刑,既不是兩人都最輕的一年,也不是量刑最重的十年。這種兩人都選擇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刑五年的結局就是「納什均衡」。

與其忙於算計,不如努力為自己發言,努力將之表達給世界。是不是?

如今政府鼓勵創新創業,人人都是創業家,搏鬥過程中,更要學著為自己發言,讓自己被看見,爭取盡可能的資源。不為自己發聲聽起來很糟糕,落入沉默更是自我消音、自我放棄。

但是整天在意著別人,不斷擔憂自己的競爭力、害怕落伍,急著爭取別人注意力,會不會陷入像卡巴金博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分子生物學博士、禪修指導師)在《正念的感官覺醒》當中說的:「四面八方而來的海量的電子郵件信箱傳真電腦頁面手機等等,這些讓我們根本就搞不清楚自己最重要想去的方向」;「我們想著要跟某些人、我們在意的人保持聯繫,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根本沒有跟自己接觸」?

推薦閱讀:如果有一件事是我不會放棄的,那就是與自己建立關係

內觀禪大師暨臨床心理學博士傑克.康菲爾德《踏上心靈幽徑-穿越困境的靈性生活指引》這本書裡再三提到:「我們是在不請自來的記憶、計畫、期望、判斷和懊悔的連續水流中浮沉。」

我們努力讓世界聽見我們的聲音、向世界發聲。可是,我們真的知道我們在說什麼嗎?會不會我們所有的努力,其實就像老夫妻的《椅子》聚會一樣,不過是創造和展演了一場無盡的掙扎?

怎麼辦呢?就運用正念(mindfulness),懷抱著接納的心情來觀照自己吧。第一個接納:自己此刻的話語從日後回顧時,可能既沒必要又很非理性,就像椅子裡面演說家的嗯嗯啊啊一樣。第二個接納:再怎麼沒必要和非理性,如果覺察之後,認為還是自己此刻想要說的,那就說和接納後果吧。第三個接納:如果什麼也不想說,那就接納此時此刻不想表達和現身的自己。第四個接納:如果覺得自己說的必定利人利己,那就不要依賴他人替自己代言,自己努力替自己訴說。第五個接納:自己以為利人利己的話語,日後回顧時,可能既沒必要又很非理性⋯⋯但是就接納,自己曾經用心做過努力。

回到當下的呼吸,自己做自己的觀眾,清明的,看著呼吸中的自己,吸氣,吐氣。

盡力而為或是一切無為的時候,遭受挫折或者非常得意的時候,就這麼做吧。

此外還可以做戲劇裡的角色扮演(role playing),試著自己演演看《椅子》戲中戲的觀眾,坐到椅子上。試試看你會對老夫妻倆說些什麼?還是你選擇站著說?或是當你身體行動的時候,你自然湧現出一些回應?你會從其中更明瞭你自己。這也是戲劇治療(drama therapy)的一種方法。

所以你會怎麼說和演這段戲?答案,我就留給各位自己去尋找了。劇本網路上都查得到,圖書館也有。唯獨書店賣完了,好可惜啊。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實在有它的道理。不管在那一個時空,都能夠超越客觀現實的外在表象,回應當代社會人們共同的議題,啟發更多的思考和行動,做出改變。這就是文學藝術帶給這個世界的貢獻,也是吸引眾多欣賞者、創作者不斷前仆後繼,投入其中的最大原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