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導演陳慧翎寫編導心路歷程,當我們不斷追求收視率,是否忘了故事背後想傳遞主旨與意義?《我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與你細看,追求成功的教育體制下,扭曲的親子關係。

文|導演 陳慧翎

2007 年,我和好友尹馨共同改編了胡淑雯的短篇小說《與男友的前女友密談》送到公共電視人生劇展參加徵案,那時的我並沒有任何作品為自己背書,人生劇展卻給了我一個說故事的機會。

2010 年,公共電視節目部同仁夏康真、巫知諭、李懿芳、趙荃在原本繁重的職務之外寫出了《那年,雨不停國》,我們用了現在看來根本是不可能的預算完成了這部六集迷你劇,並在同年的電視金鐘獎入圍了六大獎項,包括第一次演出電視劇就提名戲劇類最佳女主角的簡嫚書。

之後幾年間,我遊走兩岸拍攝偶像劇、電影,在商業操作的體制下我已經漸漸遺忘了好好說故事的能力,劇本要以大數據分析,男女主角要在第一集的幾分鐘之內相遇、幾分鐘之後接吻,我們談收視率談點擊率就是不談故事的主旨和意義。一直到身體出現警訊停下腳步,才思忖著:如果我只能再說一個故事,如果我只剩下一部片可以拍,我要說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我要拍一部什麼樣的片子?


《那年,雨不停國》劇照

2016 年,我再次回到公視,改編自吳曉樂《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同名劇集開始撰寫劇本,這本書是身為家教老師的作者見證了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發展劇本的開端很不容易,當我們又落入了「現在的觀眾想看什麼? 」、「現在市場上端出來的牛肉是什麼?」、「這樣暗黑的故事會有人看嗎?」、「現在的主流是輕喜劇啊?」無限循環的詰問時,同時也失去了改編原著的初衷。

推薦閱讀:【性別觀察】身為母親的難,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容易嗎?

吳曉樂在自序裡非常誠實且殘酷地寫下:「我記得那些臉,我記得他們的表情以及他們對我說過的話。若是為了取悅誰,而低估了那些傷害的施加以及承受,我就是曾經目睹了些什麼,卻做出不實的證言,我也對不起那些傷痕,因為沒人把它們記得。」2017 年三月,在經理於蓓華的支持下,寫好的十集劇本打掉重練,我們重新思考公共電視在現下應該要做出何種樣貌的戲劇?這一個關於家庭關於教育的題材該用什麼樣的視角和觀點去切入去呈現?

我回溯到讀完這本書當下的悸動。

在四年前我當了媽媽,兒子樂樂當時五歲。和男友交往之初就知道他離婚有小孩,向來我是不想要有小孩的,我自己都像個孩子,沒有把握能擔起當媽媽的責任。然而事情就這麼發生了,樂樂已經要上大班,父母離婚後的這兩年,他一直在高雄讓奶奶帶,我們把樂樂接來台北一起住。一星期之後,樂樂問我:「你可以當我真正的馬麻嗎?」我看著他的眼睛,沒辦法拒絕。

有一回,男友說了一句話把我敲醒,「不是親生的果然有差,妳晚上都睡得好熟,孩子有什麼動靜妳都不知道⋯⋯」母愛的確沒有以規格化的形式內建在身體裡,但母親這個詞要妳是事事萬能,無條件犧牲,不容許犯錯,我從書中學習到的教育知識和方法比不上一條臍帶的連繫,而又有多少母親掌握著那條早已切斷的肉塊行使掌控的權利。

我是在這個時候,讀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主題曲 MV 截圖

扭曲的親子關係,孩子的壓抑,母親的痛苦,這是我們這個只追求分數追求成功的教育體制與社會所擠壓出來的變態的世界。回頭看看自己的成長經歷,我是不是該慶幸我的父母都沈浸在自己的人生課題裡而無暇顧及如何形塑他們想要的孩子?有一次我決定放棄對母親生氣,因為我突然想到,當時的母親,那個吼叫發狂的母親,不過是個二十多歲的女孩。每個人都跌跌撞撞好不容易長大,每個人都在學習好好當個人,去除我們被賦予的角色,每個人都只是需要愛的孩子,卻也都被愛綁架。

推薦閱讀:磨掉升學體制附贈的功利,演戲讓我學會對自己誠實

確立了中心主旨之後,我們集結了四組編劇,從書中挑出了五篇分別改編為五個獨立的故事《媽媽的遙控器》、《貓的孩子》、《茉莉的最後一天》、《孔雀》、《必須過動》,在每個故事裡加入微科幻的元素,以魔幻強烈的視覺風格包裝寫實敘事。而這個做法,無疑是增加了在製作上的難度和挑戰,五個故事,有五種影像風格,五種美術設定,五種表演要求,對整個製作團隊來說,我們是同時在進行五部電影的拍攝。而這樣的規格,也的確連結上現代觀眾在眾多 OTT 平台下的觀影習慣,已經不是傳統電視劇製作上的思考模式。

在台灣,公共電視展現了前瞻視野與寬容氣度,尤其在戲劇領域,長期以來不間斷地鼓勵幕前幕後新秀,給予創作者極大自由的想像空間,發展各種類型與議題。

十年前,我因為一部人生劇展受到肯定,才有往後接踵而來的機會與冒險,十年後我帶著和當時一樣的初心,好好地再說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