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喜歡追劇,一定要認識「編劇」這個角色,他是整個故事的創作者,也是把劇推向大眾不可或缺的角色。專訪編劇劉蕊瑄,看她如何在市場、家庭、議題裡殺出一條自己的路。

劉蕊瑄,世新廣電畢業,曾以《鴿子》榮獲新聞局 99 年度優良劇本,並以《回家》、《落日》兩部作品分別入圍第 48 屆與第 51 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編劇獎。

她所編寫的連續劇《鋼鐵之心》、《智勝鮮師》、《籃球火》(包含同名電視小說撰寫) 、《公主小妹》、《桃花小妹》、《翻滾吧~蛋炒飯!》、《終極一家》、《東方茱麗葉》、《我的寵物老公》、《星光下的童話》在收視與口碑上皆有亮眼表現。合作過的偶像明星,更是不計其數,周瑜民、王學圻、楊貴媚、劉德凱、舒淇、任賢齊、陳嘉樺 (Ella)、柯宇倫、吳慷仁、楊丞琳、吳尊、F4 言承旭、羅志祥、賴雅妍、陳楚河、李國毅、田中千繪,全都演過她筆下的角色。

她是如何從企編、寫手,慢慢成為作品為眾人所熟知的編劇,今天她要為大家分享心路歷程跟編劇心法。


劉蕊瑄以《回家》入圍第 48 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編劇獎/《落日》入圍第51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編劇獎

劉蕊瑄畢業後最先做的是綜藝節目,後來轉戲劇企劃、再轉編劇,也做過談話性節目,像是公共電視吳念真導演的《這些人那些人》,擔任過出版社行銷企畫,喜歡說故事,明白拍攝流程,是她成為編劇的利基點。對她來說戲劇對比綜藝,蘊含更多發人深省的韻味,製作時間比較長,對觀眾的思維影響力也比較大。

劉蕊瑄當年從一個很菜的寫手入門,也曾經歷斷頭的案子、臨門不拍等鳥事。但是隨著經驗的累積,不只累積作品也累積抗壓性,累積跟製作人、導演、投資方溝通的能力。

在她而言,編劇是一門很入世的工作,不只是宅在家裡天馬行空就能寫出好作品,她更要顧全多方的角度,是否有市場性?從導演的角度、演員的角度甚至觀眾角度思考。借不到場景如何應變?資金不足又該怎樣保全劇本意念,方方面面都通過考驗,才能讓這個紙上的作品來到觀眾面前。

劉蕊瑄坦言,自己是個水瓶座像風一樣的女子,不喜歡一成不變。很多人剛開始接觸她時,看見她柔美的外表就找她寫愛情戲,殊不知她腦中超多鬼靈精怪的想法,從運動偶像劇《籃球火》,到客家歷史大戲《回家》、改編自楊日松生平的推理劇《落日》、校園霸凌黑道題材的《翻牆的記憶》,都在她筆下展現驚人而幽微的面向。她說自己是個特別喜歡探究人性的編劇,尤其是黑暗面,所以懸疑推理跟喜劇是她特別鍾愛,她也非常重視動物保育議題,在劇情中常不經意地埋入相關的訊息,也希望台灣這個以民主自由自許的地方,能夠開發更多面向更具挑戰性的題材。


劉蕊瑄新作《翻牆的記憶》,導演何潤東

《翻牆的記憶》是劉蕊瑄最新力作,也是知名演員何潤東第一次身兼製作、導演、主演的新戲,主題在關懷青少年的校園問題。光看片花,可能會以為是類似當年《麻辣教師》的青春校園愛情片或是校園懸疑劇《愛殺十七》,但其實不然。此劇在講述校黑道入侵校園,霸凌、援交等事件,在眾角色之間層出不窮,編劇希望讓觀影者感受,混黑道本身並不是一件很強很屌在學校裡可以橫著走的事,風光的背後,觸及的是社會的殘酷面,以義氣開始的群體遊戲,將帶著角色們走進黑暗的深淵。  

作者淑靖也是本劇的協同編劇,在劇情構思的開頭,曾參與劉蕊瑄編劇團隊進行田野調查,田野調查的對象,從少年隊的員警、道上兄弟、退休教官、學校老師學生、社會線記者都有。

推薦你看:新聞主播的霸凌課題:管不了別人的嘴,但能為自己活下來!

訪談軌跡從台北到高雄,從青年到中年,從白道到黑道,我們試圖在這樣社會問題的表面下,找出問題發生的原因與脈絡,挖出在學校、家庭、社會的人際關係間隱藏的波濤洶湧,甚至警察是追查援交的過程、車手如何操作毒品販賣、老師如何介入失能家庭、社會記者剖析黑白兩道交纏不休的利益關係⋯⋯就是希望能增加劇情的社會真實性及可信度。雖然卡司很像偶像劇,卻因著劇本多層次的撐持,讓每一個角色都有各自完整的 15 集 90 分鐘的劇集裡,展現年輕演員具層次力度的演技。

在《翻牆的記憶》製作過程裡劉蕊瑄感受到,編劇與導演站在同一陣線對一齣戲的成敗來說是多麼的重要。何潤東在與編劇的溝通中,特別在意演員的表現性,卻也在意創作者的聲音。

在每一個角色、情節、口語都充分的溝通後,整齣戲從劇本到現場拍攝到後製,有著很強的一貫性,每一個環節都盡心地想把文本中的描述拍攝到最好,減去了製作、編、導之間的角力跟內耗,文本內涵被展現的比例也大大提升。而且何潤東在拍攝的片場,凡事親力親為,白天拍攝完晚上還要盯剪接,隔日早上起來繼續拍攝。不僅大膽啟用新人,也用了非常多創新的手法拍攝,讓人對台灣的連續劇,再次激起了期待。


劉蕊瑄與《翻牆的記憶》演員吳念軒


劉蕊瑄與《翻牆的記憶》演員鄒承恩

劉蕊瑄以自身經驗鼓勵想要從事影視編劇這一行的年輕朋友,文化部影視相關的徵案很多,鼓勵年輕朋友多寫,如果得獎,有機會被拍出來。電視台、網絡平台、甚至是跨國的影視平台其實都提供了發表的空間。

推薦你看:《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徐譽庭:領 22K 沒關係,明天要有本事翻倍

若是從片場實習開始,也很好,因為會更快了解拍攝的流程跟製作的策略。TVBS跟許多民間製作公司,都在開設編劇營,也期望培育新一代的人才。只是編劇跟導演這樣的幕後創作者,培養的過程通常都很漫長,不只「質」與「量」都要兼顧,還是一件非常關乎「人格特質」的工作,因為人格特質會深深影響寫作的方向與題材。

要成為一個成功的編劇,功夫一定要下得深,有寫作的天分自然是第一要務,而且要對這件事情夠喜歡,才有可能因著對這件事情的熱愛,衍伸足夠的抗壓性去對抗各式各樣的挫折。

必須有異於常人的觀察力,能夠從生活中找到有趣味的題材,大量的閱讀新聞事件、收集資料、田野調查。寫作的過程中,還要保有高度的溝通協調空間,與製作方、導演等密切配合,才有機會創造出叫好叫座的作品。

身為 TVBS 的編劇營導師,劉蕊瑄也率團到韓國參訪,近年韓國影視產業蓬勃發展,舉凡劇情、演員表現、製作等都令人稱許,但編劇考察更看門道,劉蕊瑄觀察到他們對影視產業幕後的重視是成功的關鍵之一。韓國影視產業已經很成熟,甚至有編劇的協會,除了培養編劇,甚至還能幫編劇洽談版權事宜、打官司,成熟的影視產業在對於智慧財產權這塊是很重視的。劉蕊瑄更驚訝他們的創意跟多元思考的角度,更多是羨慕可以天馬行空的創作。

同場加映:信號、太陽的後裔、來自星星的你:神韓劇背後更神的編劇


劉蕊瑄希望台灣的影視產業可以放眼亞洲

很多人都可能會對連續劇編劇有這樣的印象,熬夜寫本、作息不正常、菸不離手、常常工作到披頭散髮血色蒼白,才像有在創作。劉蕊瑄卻完全不是這個路線,對她而言,寫連續劇劇本是件需長期抗戰的工作,如果沒有把作息調好,沒有一副好的身體,是根本無法投入這個戰場。

身為一名三歲多女孩的母親,劉蕊瑄每天跟著女兒作息,七點起床,把小孩送去幼稚園上學後回家寫作,一天三到八小時的固定寫作時間,再加上先生的支持,讓劉蕊瑄安心創作且產量持續、豐沛。她感謝她美籍的先生有著更加開明的觀念,尊重另一半的工作,在家事跟帶小孩上都願意多分攤,讓她的工作無後顧之憂。

推薦你看:【謝淑靖答一問】兼顧一切的兩種節奏:快工作與慢生活

劉蕊瑄去年開始嘗試不一樣的興趣,挑戰自己的極限,因為她不希望自己想做的事被年紀或是性別所限制,於是她特別鼓勵女性從業,因為女性有一種天生強大的韌性,在成為母親後更甚。雖然說華人社會相對還是保守,有著男主外女主內的框架,但她相信,只要有堅強的意志,永遠都不會太遲。


先生與寶貝女兒是劉蕊瑄背後最大的支持

後記:

作者也曾經有過三年連續劇劇本寫作的經驗,但是所感受到的黑暗卻漫長的多,熬夜寫作、作息不正常、倉促易變、資金撤守、案子斷頭。

認識蕊瑄之後覺得她有一種強大的意志,是那種能夠挺過一切強風走到彼岸的意志,也讓我曾經在連續劇業界所受過的傷害與挫折,有了一種新的思維:或許是,只要我夠喜歡、夠堅持、夠有能力,一樣有機會看見蕊瑄所看到的風景,她手上握著的是一隻非常具有影響力的筆。

雖然說很多我戲劇系主修表演的同學都走向了影視,讓他們的作品為更多人所見,有更大的影響力,也有了很好的成績,我的創作卻少了與他們同框的機會。但在跟蕊瑄訪談完後,很期待我也曾擦身而過的《翻牆的記憶》在春天來時上檔,我也能再次激起一種盼望。如果能寫、又願意跟這個社會的現下作溝通的創作者,連續劇,還是一種相當常民又相當入世的創作手段,但要多些自由民主社會該有的百花齊放,而非只是不痛不癢的糜糜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