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編輯與作者為你挑片,寫影評也寫生命故事,看見鏡頭下的縮影人生。從《弟之夫》細看看性別教育在日本的推進與台灣的逆行。

在 2017 年年末時,日本 NHK 釋出將改編日本同性漫畫畫家田亀源五郎的漫畫《弟之夫/弟の夫》的消息,而 2018 年年初劇照釋出的時候,身旁的朋友們都很興奮的轉貼相關消息並討論。


圖|《弟之夫》劇照

兩個男生可以結婚嗎?

這部原著漫畫曾獲得日本第 19 屆文化廳媒體藝術季漫畫部門優秀獎,大綱從一位加拿大人 Mike Flanagan 與日本同性伴侶涼二結婚,然而在日籍伴侶不幸早逝後, Mike 特地飛到日本找涼二的原生家庭以完成生前與他的約定,當 Mike 抵達自己伴侶老家門口時,是由涼二的雙胞胎哥哥彌一來應門。

不同於涼二,彌一是個已經離婚且獨自撫養上小學的女兒夏菜的單親爸爸。在三週與 Mike 的相處時間裡,彌一不停反思著自己對於坦率承認同志身份的雙胞胎弟弟涼二是否刻意不去了解,而產生逃避心態?而 Mike 的爽朗與親切,讓剛上小學的夏菜對於外國人與同志知識得以進一步的認知。

推薦閱讀:【如果你想】四部當代日劇推薦:我喜歡內心脆弱,仍努力戰鬥的人


圖|《弟之夫》劇照

在日本,雖然性文化多元。同志影音市場、夜生活,又或者是與日本同志朋友往來等,都讓許多其他國家的同志嚮往。親自詢問幾位於青少年時代意識到自己是同志身份,卻礙於整體社會壓力不敢出櫃,到了海外才在伴侶鼓勵下開始與同性的伴侶交往的日本人們,在多年之後,他們覺得:日本社會緩慢的接納同志族群中。

《弟之夫》劇集已於 NHK 播送完畢,這齣劇的改編,藉由真人重現那些溫馨的場景、台詞好讓日本民眾認知同志其實跟一般人無異的事實。NHK 也在劇集官網上設了一個討論區,讓收看後的觀眾得以分享感言:

而在日本,更有學者致力研發兒童教材、辦理講座,利用繪本與書籍讓小學學童得以認識性少數與同志族群的教材。這些都是現在進行式。

可笑的反同志教育公投

拉回台灣,在 2017 年上半年的大法官釋憲宣告現行民法不讓同志伴侶結婚是違憲的好消息,但在同年,在公投法修正後,政府在性別議題上的漠視讓下一代幸福聯盟等反同性婚姻的團體開始伺機而動。在連署後,他們向中選會提出了三項公投題目,其中一題是:

你是否同意在國民教育階段內,不應對未成年孩子施行『同志教育』?

在中選會進行的聽證會期間許多荒謬又可笑的言論就不一一列舉了,但看到日本改編《弟之夫》好讓一般民眾甚或是小學學童開始認識「同志無異」的事實,轉過身來看到下一代幸福聯盟的代表在公聽會上說著:「我是孩子的父親,我為我的孩子發聲,同志教育已經給我們孩子很大的影響。」真的是不勝唏噓呢。大家看看在台灣那些勇敢出櫃的人啊!從青年世代苗博雅到中年世代蔡康永,乃至祁家威、王天明等,到底有哪個人受過同志教育而成了同志呢?

推薦閱讀:台灣真的同志友善嗎?台灣首份同志人權政策檢視報告公佈!

同場公聽會上,更出現了:「性向有可能後天改變。性傾向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後天生活因素。」這類過時的言論,性傾向本就是自我認定,沒人能說得準啊!於 2003 年時,主導將同志將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裡移除,也就是讓同志不再是精神疾病的推手,美國精神醫學專家 Dr Robert Spitzer 出版過一篇探討性傾向轉變治療的研究註1,那時他的結論是:「改變性取向的情況雖然可能發生,但恐怕非常罕見。」然而,當他發覺這篇研究裡轉介性傾向轉變的個案讓他分析的合作機構並未說實話,重新檢視結果後,他於 2012 年再次發表文章表示要撤回先前研究的結果註2:「簡單的事實就是:我們沒辦法決定參與者的改變是否有效」,並說了:

「對於我的研究讓性傾向轉變治療有了錯誤的印證,我相信我欠同志社群一個道歉。」

他更錄製了一段影片說明,並且希望同性戀者要積極面對自己的性向,讓自己活得更自在。

當不只是西方國家,鄰近的日本開始也有讓學童學習與認識同志族群的緩步前進之舉,台灣的「這些」家長代表們一句「保護下一代」的不要讓性別教育進來台灣,又用性向有可能後天改變這類已被學者道歉有誤的言論來影響輿論。

對比各個國家的現在進行中,台灣真的要逆行倒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