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整合之父」榮格,帶你認識內在原型,了解內在原型造成的情緒陰影。戀人原型:痴戀與執著,重複童年時未被滿足的情感。

  • 光明面:高度投入的熱情,全心全意為外在人事物奉獻與付出。

  • 陰影面:痴戀與執著,重複童年時期未被滿足的情感,朝向毀滅性行為。

所謂的「戀人」,大概是除了父母親之外,第一個能引發我們強烈情感、令我們神魂顛倒的人了。在心理上,「戀人」原型象徵我們對外在人事物的浪漫與熱情,讓人願意全心全意地投入、奉獻與付出,到家庭以外去尋找更精彩的生命價值。

「戀人」原型的陰影面,則意味著一種「執著」。當我們對人事物的熱情達到失去自我掌控力的地步時,就變成一種「迷戀」、「痴戀」、「狂戀」,因為太過渴望,就變得不能沒有。於是,我們年幼時未被滿足的地方,也會隨著這種「執著之戀」而被激發出來,比方說:重演童年時對於分離的害怕、想要逃離掌控性父母的心情、渴求缺席父母而不可得的怨恨⋯⋯。所以「戀人」原型時常趁我們覺察力薄弱時,和其他原型(特別是「父親」和「母親」原型)糾結在一起,變成掌控我們情緒的巨大陰影。

用榮格心理學的概念來看,「戀人」原型的發展是有層次的——榮格曾經用幾位神話故事中的經典人物,來象徵男性與女性內在對於愛戀的不同形象層面的追求。若將這些層面整合來看,其中包括:追求身體線條的性愛形象、具有引導性的獨立自主形象、啟發心靈深度的神性形象,以及誘發靈感的創造力形象。所以,當「戀人」原型的熱情投注到親密關係上,我們對於伴侶就會有一種過於理想的完美想像,以為眼前這個人(伴侶)可以滿足我們心靈不同層次的面向,卻終究發現原來這只是一場幻想。

推薦閱讀:認識內在原型|女皇:你的控制欲,來自你的不安全感


(Photo by Jeremy Bishop on Unsplash)

幻想破滅後,才是熱情能否持續的考驗。比方說,一個母親從事靈媒工作的男孩,在戀愛啟蒙階段,可能先傾向於追求能夠一起探索心靈深度的戀人,等到進入婚姻之後,才開始探索性愛方面的形象;所以他娶了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老婆,卻意外地發現老婆的女性特質竟是那麼索然無味,轉而迷戀起路上穿著緊身衣的性感女郎。又比如,另一位男孩的母親性感而貌美,因此他戀愛啟蒙時也以交往性感美女為職志,在情慾被滿足後,他突然驚覺眼前的美女原來是胸大無腦,轉而戀上那種聰明絕頂卻面貌平凡的上班女郎⋯⋯

「熱情」是一種內在能量,當裡頭缺乏意識的覺察時,就彷彿無腦的衝動而已。在持續的自我覺察下,我們才能發現自己心靈上的發展與轉變,用一種適當的方法往自己還未擁有的層面去追求。這也是一種透過親密關係朝向「整合」的心靈力量,就像在玩拼圖一般,我們的人生也會不自覺地重複撿拾的動作,在關係的刺激當中,把那些心靈的缺塊找回來,直到自己心靈回復豐盛的感覺為止。「戀人」原型,就象徵我們心靈朝向的熱情所在。

只是,當親密關係發生時,我們常常以「我」和「他」的角度在看待之:因為「我」是個什麼樣的人、「你」是個什麼樣的人,所以「你和我」是「適合」或「不適合」在一起的。然而,回到「戀人」原型的概念,原始本質談的卻是一種「熱情的投入」,也就是說:「我們」能不能一起嘗試去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們再回到前面提到的,有個靈媒媽媽的男人的故事裡。如果這個男人能夠覺察,並且善用「戀人」原型的功能,他便可能先去學習和他身邊那個不食人間煙火的老婆,一起嘗試探索性愛層面的快樂,而不是熱情一來,就盲目地尋找路上的性感女郎談戀愛。倘若如此,我們會說這個男人落入了難以駕馭內在熱情的「戀人」原型的陰影面,所以他無法等到結束一份熱情之後,再開啟內在新的熱情。當我們的內在熱情毫無分寸與界限可言,現實環境中的關係也可能因此變得混亂。我們空有熱情,卻難以駕馭它,就反過頭來被這股熱力所吞噬。

推薦閱讀:海苔熊導讀《情緒陰影》:我是誰、我此時像誰、我如何平衡

所以說,「戀人」原型的存在不是為了讓我們面對不同人事物時感到心猿意馬,而是學習在同一段關係、同一位伴侶、同一份工作、同一種處境上,去尋找不同層面的心靈需求的整合。「戀人」原型不是只為了美好而存在,而是將在熱情投入中所知覺到的痛苦,納進內在,形成面對未來的韌力。「戀人」原型也具有一種「超越過去」的意義,在一次次投注熱情的過程中,逐漸發生不同於上一次經驗的更成熟的表現。

【面對「戀人」的原型陰影,可以怎麼做?】

數一數,你過去曾經「熱情落空」、空歡喜的經驗,並將它們記錄下來。

想一想,這每一次的經驗中,你是如何度過的?

請為你每一次度過的方式,以一到十加以評分。檢視一下,隨著時間進展,你是進步或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