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宥勝於臉書貼文分享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引起網路熱議。作者趙書賢透過心理學分析事件背後,可能造成童年創傷的原因。

宥勝與女兒蕾蕾的故事就在旅行青蛙之後佔據了我 FB 的整個版面,除了心理專業人員的各種呼籲、重申教養方式,我還看到了很特別的現象:原來很多人都把小時候受傷的經驗藏在心中,直到看著小鰻魚與蕾蕾的故事,我們才想起兒時的那個自己有多無助。

延伸閱讀:從鰻魚媽媽事件看逃避依戀:給孩子學習,而非恐懼


圖片|來源

本文並不是要責怪任何父母,而是趁這個機會好好地看看我們自己身上的傷口。於是我從朋友處蒐集了一些看過蕾蕾的故事之後,他們被勾起的經驗(相關的案例已經過當事人同意及適度改編):

1. 兩敗俱傷的故事

家家說她姊姊小時候常常搶她的玩具,但只要姊妹兩人開始吵架,工作被打擾的媽媽就會「一視同仁」的處罰:「下次再吵,一樣把妳們玩具丟掉,看你們兩個人還要怎麼吵!」家家每次都覺得很傷心,明明丟掉的是自己的玩具,為何媽媽似乎覺得這很「公平」?也覺得每次都「害」自己玩具被丟掉的姊姊好討厭。

2. 玩太多會影響課業

阿正的爸媽非常重視他的課業,小時候剛好是神奇寶貝遊戲流行的年代,很常見到人手一台 GAMEBOY 遊戲機,爸媽說如果連續三次考第一名,就買給他當禮物,努力了一個學期阿正終於加入了抓神奇寶貝的行列,但到手沒幾天的遊戲機就以「玩太瘋會影響課業」為理由,又被沒收回去,讓阿正覺得爸媽只在乎成績表現,根本就不在意自己的感受。

3. 破壞與暴力的一線之隔

美美和弟弟小時後在提心吊膽的氛圍中成長,面臨中年危機的爸爸,常常沒來由地發脾氣,尤其在喝酒之後更是難以捉摸,吼叫與打罵是家常便飯,有一次父親生氣當著兩人的面把他們的玩具熊扯碎(對,弟弟也喜歡熊),美美只能摀住弟弟的嘴,因為哭太大聲,可能招來更多的打罵⋯⋯

以上這些故事,你大概不陌生,或許甚至你也有一個關於童年陰影的故事。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些故事,其實都反映了某些現象,值得我們思考。

一、玩具有時象徵著內在重要的一部分

很多人會認為玩具只是小事,爸爸把蕾蕾的玩具撕掉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需要如此「小題大作」,然而這其實是以大人的思維來理解,若以成人心愛的物品來看,其實長大之後每個人依然有我們自己的興趣與喜好,有人愛車、有人愛畫、有人愛包包,撇除金錢價值之外,這些心愛的物品仍然對我們有心理上的意義。

若從客體心理學的理論來理解,客體理論認為小孩會先跟主要照顧者(如媽媽)形成非常親密、形影不離的狀態,再慢慢適應照顧者的離開與自己獨立,在這個過程中會有「過渡性客體」的需要,類似我們小時候常常抱的小被被、玩偶,每當我們緊張可能都會需要摸一下或抱一下這個客體,來弭補照顧者無法隨時隨地安撫我們的需要,此時父母如果強制剝奪甚至摧毀掉這個提供安全感的物品,可能會讓孩子發展的歷程受到影響(Gomez, 1997 / 2006)。

推薦閱讀:脫離母愛創傷:你不必為母親的幸福負責


圖片|來源

二、孩子其實很容易受傷,只是你看不出來

當孩子的寶貝被破壞,毀掉的不只是物品,還包括孩子(或童年的我們)心中對於物品的連結、情感,並產生深深的受傷或自責,真正造成影響的可能是我們心中如何理解這樣的情境,例如蕾蕾在傷心之餘,還要跟玩具道歉,因為這樣的毀滅「是自己不好」,對父母來說或許就是一次懲罰,但對於兩歲的小孩而言,這可能就是又一次對於「自我」的傷害,或許事件會隨著時間遺忘,但是感覺卻可能會永遠留下來。

而美美跟我說,在父親的陰影之下,長大後的她對於成年男性會感到莫名的恐懼,她的爸爸就很類似許皓宜(2015)提到的國王(威權)父親或野獸(暴力)父親,儘管如今的美美已經可以理解父親的情緒不是因為自己不好,但面對陽剛男性的時候,仍然會不自在的焦慮起來,處理這些感受最快的方式,莫過於逃離這個家。

推薦閱讀:解構創傷與恐懼:別讓「如果」綁住你的人生

三、好好地說說自己童年的失落或傷口

看完這些故事,你是否也想起了自己的經驗呢?或許在按讚分享之餘,你也可以跟朋友們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

  1. 你也可以介紹一下你的玩具,以及它對你的重要性。
  2. 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有類似的經驗?(若有請繼續第 3 題)
  3. 在那個經驗中你的感受有哪些?你是否對當時的父母生氣?
  4. 事件對你的影響有哪些?
  5. 如今的你,會怎麼好好安慰那個小小的自己?

透過把內心的回憶用文字或語言說出來,這麼做不是要責怪當年的父母、逼他們跟現在的自己道歉,而是重新照顧那個無力的自己,並練習讓過去的經驗不再對我們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