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以愛之名進行情緒勒索!作者謝淑靖寫自己的育兒經驗,教育孩子,用愛而非恐懼。

常在賣場或是公共空間聽見媽媽扯著嗓子,對著奔跑的孩子大喊「過來!」「不可以!」「小心⋯⋯危險!」然後上演一場面色凝重的恐嚇與追逐的戲碼。但如果爸媽不加以阻止,旁人則會投來指責的神色,暗怪他們是放縱孩子的恐龍家長,養出這些破壞社會秩序的小恐龍還袖手旁觀。

成為父母後,心裡常有不自主的恐懼,害怕自己的孩子搗亂,害怕自己的孩子傷害別人或是被別人傷害,害怕他不懂得這個世界運轉的規則,會招來不幸或是排擠。或者,害怕自己的孩子因為脫離軌道,失去保護而無法平安的長大。於是,恐懼成了一種推動力,讓我們將孩子牢牢地鎖在眼前,不能跑太快(要在家長的視線範圍),不能跳上跳下(因為煞車時會跌倒),不能丟東西(因為東西會壞人會痛)⋯⋯於是為了安全,為了規矩,我們成天把這個不行、那個不行掛在口中,孩子或者消極地接受,或著積極的反抗,對親子關係來說都造成了一種緊張。「因為媽媽是為妳好!」這句話就成了《血觀音》中,角色與角色間合理化控制的藉口,但深層的原因,是恐懼。

推薦閱讀:情緒勒索:遇到利用恐懼、責任、罪惡感控制你的人,該怎麼辦?

某個夜晚,我們一家因公夜宿基隆,那是個又冷又下雨的夜晚,理應早點休息。但是孩子因為下午午睡得晚,加上又濕又冷沒戶外可以玩,所以孩子到了晚上很晚還在旅館內大吼大叫,央求我陪他玩球。我小聲勸阻他,跟的孩子說這裡不是家裡,旁邊的客人都已經睡覺了,這樣會吵到人家。但是一個精力過剩電沒放完的四歲孩童,怎麼會聽呢?於是我心生一計,約他去門外爬樓梯,我們住的樓層是五樓,心想如果來回爬個三五趟,對於消耗體力應該會有點效果吧!結果孩子背上相機,就直直地往大門外面走去,我趕緊跟櫃台借了傘,就這樣踏出夜半雨中的冒險之旅。

孩子踏著輕快的腳步,拿著相機到處照相,街上又濕又冷,隔天又是周一,幾乎所有的店鋪都已關門,沒有行人在路上行走。孩子卻像是大冒險家一樣,開心地享受這個沒有人煙的城市,我也才得以看看深夜的基隆,每一個小巷弄每一盞燈,好像都在訴說著從歷史裡發出的故事。我一邊跟孩子說著,左邊是港、是船,是通往世界的道路。右邊是過往的哨船頭,是碼頭工人、水手飲食玩樂的地方,每間窄門,代表當時港邊密集的繁華,怎能想像在上個世紀,這裡是通宵達旦的不夜城,往來著世界各地的貨輪,而這個夜裡,只剩寒雨到天明。

推薦閱讀:親職與事業兩難?北歐經驗:整個國家一起養小孩才是王道

一個小時過去,我們在信路跟義路之間棋盤格式的來回數趟,孩子終於露出疲態,心滿意足地準備回飯店睡覺,而那時已接近凌晨一點鐘。我相信正常的家長,只要是有在管教孩子的,一定不會讓孩子在這麼冷、這麼晚、這麼陌生的地方漫遊。因為會感冒、該睡覺、有危險,一切常識可以判斷的理由,讓我們都不應該出現在那個時間那些地方。幸好,孩子的體質尚算強壯,沒有感冒,回到旅館後沒有吵鬧,很快地進入夢鄉。雖然讓當媽的累趴,卻也讓我看見從未看見的基隆面貌,走在路上的時刻,我一直在想,這孩子比我勇敢多了,敢作媽媽都不敢做的事情。我也想,或許很多小時候的勇氣,在成長的過程中,也因為被叮嚀不能做這些事不能做那些事,就算長大了、有力量了、能自主了,卻依然跨不出這樣看不見的愛的結界。

我的婆婆,今年約六十歲,小時因為家裡比較辛苦,把她送給養母做養女,寄人籬下的生活讓她只能藉著乖順,求得立足之地。如今三個孩子都已長大成人,一直都是家庭主婦的她,想回職場工作。但是公公怕她太過勞累,對身體不好,家中的經濟也不需要多一個人來扛,還是希望她能待在家中主持家務。家中就有了兩派立場,婆婆擔心她的舉動會讓家中失和,她不想做讓公公不開心的事,但是我先生就很鼓勵母親要跨出去,不要再被這個家庭綑綁,不能做自己。而我相信,我婆婆心中的「結界」或許不只是跟我公公結婚後,因為孩子而造成的,或許更小的時候,這個緊箍咒就已經臨到她的頭上而不自知,覺得犧牲自我才是美德,為自己爭取權益,是件不識大體的事情。而多少自我,是在這樣的意識下漸漸消失,多少的和諧是肇因於某些人的「失聲」,而非真正的公平。

我媽媽有時會跟我婆婆抱怨,跟我先生結婚後,我就不再是她記憶中那個「叫她往東就往東,叫她往西就往西的乖小孩了!」我心中難免覺得遺憾,為那個我媽媽心中的「乖小孩」悼念,因為那個「乖小孩」擠壓了另外一大部分的真我,而我年少時也僅以這樣的面容,存在於我父母的眼前,所以長大後,我爸媽覺得我變了,變得他們都不認得了,溝通難免出現斷層,因著那道隱形的、卻牢不可破的牆,在我媽認識的「好孩子」跟真我之間,成為一堵靜默的長城。

我不是個勇敢的人,而那些冒險的精神也不知在成長中的那些環節遺落,因為記不得遺落的地址,所以也找不回來。但是看著孩子在深夜裡大步跨出的腳步,我卻得到一種鼓舞,或許那些「未知」之地,似乎潛藏危險,但是否,也存在這另一種視野,一種明明存在身邊我們卻不察覺的另類空間,而那裏,讓我們得以從日復一日的狹窄中逃脫,讓我們對「未來」對「未知」,對框框外的世界,永遠能夠存著一種盼望而非恐懼。或許孩子不是不懂規矩,只是還想在這世間遊戲,是我們活得太過嚴肅,忘記生活該有歡笑。

推薦閱讀:《被討厭的勇氣》越是親近的關係,越需要課題分離

只願我們對孩子的教導,因著愛,而不因著恐懼。孩子便能一直懷著這種勇氣,踏上父母親都無法想像的遠方。